用PPP模式促进宜章特色小镇建设


来自:天下百姓是一家     发表于:2017-10-03 23:59:34     浏览:622次

编者按:日前,农业部专门下发通知,将全面在全国开展农业特色互联网小镇的试点工作,力争在2020年试点结束以前,在全国建设运营100个农业特色互联网小镇。随着国家对特色小镇的扶持力度的加大,越来越多的特色小镇以各种不同的特色展示在世人面前,那么,什么是特色小镇?我们宜章又有什么特色值得去申报特色小镇?我们又要以什么模式发展宜章特色小镇呢?下面就让小编为大家收集其中资料,并带来一点抛砖引玉的看法,请大家给予支持讨论!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牧、农村经济)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和特色小城镇建设的部署要求,加快农村互联网建设步伐,让更多农民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互联网,推动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管理数据化、服务在线化水平,我司决定组织开展农业特色互联网小镇建设试点,探索镇域范围内加快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有效途径、机制和模式。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重要意义 



小镇相对独立于市区,具有明确的农业产业定位、农业文化内涵,有别于行政区划单元和产业园区。农业特色互联网小镇(以下简称小镇)建设是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有利于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发展动能转换,有利于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有利于充分发挥城镇化对新农村建设的辐射带动作用。

 

(一)小镇建设是落实新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小镇是经济社会发展中孕育出的新事物,贯穿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在基层的探索和实践。加快小镇建设,有利于破解资源瓶颈、聚集高端要素、促进创业创新,能够增加有效投资,促进消费升级,带动城乡统筹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提高村镇生活质量,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小镇建设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有益探索。小镇是改革创新的产物,也是承接、推进改革创新的平台。加快小镇建设,可以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企业和创业者的创新热情和潜力,也能推动政府转变职能,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多元化投资的开发建设格局。

 

(三)小镇建设是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有效路径。小镇突出新兴产业培育和传统特色产业再造,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发展新动能的生力军。加快小镇建设,既能增加有效供给,又能创造新的需求;既能带动工农业发展,又能带动旅游业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既能推动产业加快聚集,又能补齐新兴产业发展短板,打造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示范区。

 

(四)小镇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抓手。加快小镇建设,能够推动产业之间、产城之间、城乡之间融合发展,有利于落实新型城镇化和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功能定位,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提速农民就地城镇化进程,形成独具魅力的城乡统筹发展新样板。





 二、建设目标 



力争在2020年试点结束以前,原则上以县(市、区)或垦区为单位,在全国建设、运营100个农业特色优势明显、产业基础好、发展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农业特色互联网小镇。在小镇内,培育一批经济效益好、辐射带动强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打造一批优势特色明显的农业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将小镇培育成农业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

 


 三、建设原则 



(一)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农业特色互联网小镇的核心在农业,要统筹空间布局,集聚资源要素,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园、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农业科技园区与农业特色互联网小镇等建设的有机融合,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功能形态良性运转的产业生态圈,激发市场新活力,培育发展新动能。

 

(二)规划引领合理布局。小镇规划不以面积为主要参考,遵循控制数量、提高质量、节约用地、体现特色的要求,推动小镇发展与疏解大城市中心城区功能相结合、与特色产业发展相结合、与服务三农相结合,打通承接城乡要素流动的渠道,打造融合城市与农村发展的新型社区和综合性功能服务平台。以镇区常住人口5万以上的特大镇、3万以上的专业特色镇为重点,兼顾多类型多形态的特色小镇,因地制宜规划建设。

 

(三)积极助推精准扶贫。围绕种植业结构调整、养殖业提质增效、农产品加工升级、市场流通顺畅高效、资源环境高效利用等重点任务,发挥各地区各部门优势,协同推进农业特色互联网小镇建设运营,带动贫困偏远地区农民脱贫致富。

 

(四)深化信息技术应用。将农业特色互联网小镇作为信息进村入户的重要形式,充分利用互联网理念和技术,加快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在小镇建设中的应用,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方式,有力推进特色产业发展。





 四、建设投资机制 



农业特色互联网小镇建设试点采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政府负责宏观指导和引导,积极争取金融机构融资支持,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鼓励企业投入资金并组织申报、审核、建设、运营工作。

 


 

小镇建设遵循自愿原则,以县级政府为主组织,制定建设方案,明确四至范围、产业定位、建设运营单位、投资规模、建设计划,并附概念性规划。建设运营单位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有独立对公账户。对于自愿申报、审定合格的建设运营主体,专项资金按照PPP模式提供项目投资总额70%以内的资金支持,与小镇建设运营主体建立利益共建共享机制。在建设运营中,申报主体管理自有资金,负责建设运营工作,不能撤离资金或将资金挪作他用;专项资金管理办公室负责监管专项资金的使用进度和类别是否与建设运营方案一致,但不参与具体建设运营工作。由于小镇建设具有高度个性化、差异化的特点,专项资金管理办公室将组织对申报主体开展一对一服务。




 五、有关安排和要求 



(一)各地要把农业特色互联网小镇建设试点纳入本辖区内特色小镇建设规划,充分体现出农业特色,找准互联网与农业产业的结合点,按照成熟一个、建设一个的思路,有计划、有步骤、分期分批开展建设,申报小镇不平均分配名额,凡符合申报条件的,均纳入初审名单。各地要充分遵循共建共享的互联网理念,将农业特色互联网小镇建设试点与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推进统筹安排,互为补充、形成合力。

 

(二)各地应加强制度机制创新,力争通过农业特色互联网小镇建设试点,探索实践出一批统筹城乡发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美丽乡村建设、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农村数字经济等方面的制度机制成果。

 

(三)农业特色互联网小镇建设试点采取先建设、后认定的方式。2018年,我司将在各省份自愿申报的基础上,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并按程序报批后,先期认定一批农业特色互联网示范小镇。

 



作为宜章县的一名公务员,我深深地感到,宜章应该在特色农业小镇和特色旅游小镇上下功夫。象玉溪镇、梅田镇、黄沙镇、赤石乡、天塘镇、五岭镇等这几个在农业上有特色的乡镇,应在发展农业特色小镇上下功夫。而玉溪镇、白石渡镇、莽山瑶族乡、迎春镇、一六镇、平和乡、瑶岗仙镇等几个有地理旅游资源或红色旅游资源的地方,就应该抓住旅游特色,挖掘特色旅游小镇开发潜能。当然,以上各镇可以找准落脚点,着重下力,也可以综合考虑,整体开发,集当地群众与外来资金、集体智慧的力量,推动宜章发展。

那么,什么是特色农业小镇




有特色产业才能建特色小镇,如果为了特色而人造特色便是偏离了政策的初衷。而利用自身的优质农业资源打造农业类特色小镇将是一条实事求是的道路。  


农业特色小镇是指依赖农业特色产业特色环境因素如地域特色、生态特色、文化特色等),打造具有明确的农业产业定位、农业文化内涵、农业旅游特征和一定社区功能的综合开发项目。它是通过现代农业+城镇,构建产城一体,农旅双链,区域融合发展的农旅综合体。它是旅游景区、消费产业聚集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区三区合一,产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城镇化模式。

 



为什么要发展特色农业小镇




特色小镇是推动小城镇发展的重要手段,提高城镇环境建设,要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才是根本。改革开放至今,农业依然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尤其是对于承接城市和拉动农村发展的特色小镇来说,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农业科技、农业服务、休闲农业必将发挥重要作用。我国农业开始从传统的农业大镇转向休闲农业特色小镇发展,逐渐形成了集农业、休闲、生态、旅游、消费等一体的产业集群。






如何打造特色农业小镇




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确立发展现代绿色生态农业的同时保护生态,加快形成资源利用高效、生态系统稳定、产地环境良好、产品质量安全的农业发展新格局。积极推广高效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加强农业生态保护和修复。

 

特色农业小镇应以文化为精髓,以农业产业为特色,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为抓手,打造壮美现代田园、多彩文化演绎,创新产业示范,活力宜居的城乡农业旅游共同体。

 

特色农业小镇在规划建设中,应按照生产、生态、文化、生活四位一体融合发展的角度出发,构建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形成新型的城乡统筹发展模式。通过创建新型的农村生活方式,用现代农业与城镇发展空间充分融合、衔接,打造特色的城乡生态空间,构建农业主题产业特色鲜明,产品多元,可持续发展的农旅综合体。

 

国家政策红利:打造1000个中国特色小镇


随着乡村逐渐向城镇化靠拢,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明确提出,到2020年,将打造培育1000个左右特色小镇,加速农业地产的发展。



据官方的定义,"中国特色小镇"是"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和一定社区功能的发展空间平台",其既不同于建制镇、工业园区、产业园、经济开发区、旅游区,又不是五者的简单叠加 。


中国特色小镇的主要特点

从现在规划建设的中国特色小镇来看,通常,中国特色小镇拥有以下特点:


1、特色之一:通常在上海,杭州,北京等产业基础好的城市周边,距离城市中心30到50公里。


2、特色之二:不只是地产开发,而是把支撑小镇的基础生态农业包含在内。


3、特色之三:模式创新:基础农业配套&为返乡创业的人提供产权保障,开发现代农业,有效抑制人口流出。


4、特色之四:在建筑规划中,90%的是住宅,预计售价1万/平米,10%的是配套设施,包括医疗、教育、餐饮、航空、生态农业、旅游、养生、养老、娱乐和文化等。


中国特色小镇的背后需求

1、老龄化背景下的"银发经济"。世界银行相关数据预测:2025年,我国60岁以上老人将达到3亿,占比例为百分之21,65岁以上老年人比例也将达到百分之13.7,接近深度老龄化社会。


2、大城市承载力日益受到挑战。2016年,北京五区公布人口上限,这标志着以北京为代表的大城市人口数量已经开始逼近人口上限。


大城市病,指的是在大城市里出现的人口膨胀、交通拥挤、住房困难、环境恶化、资源紧张等"症状"。由于中国一些大城市的"城市病"日益严重,很多上班族不得不逃离"北上广,到二三线城市寻求新发展。环境污染同样严峻,2013年,"雾霾"成为年度关键词。


不仅仅是雾霾,大城市病还体现在户籍歧视,入学难,资源紧张等,城市的承载力已经遭遇空前挑战。很多城市中产阶层渴望在城市周边有自己的一块地或者农庄,可以在紧张的工作之余,享受田园生活。


3、城市生活节奏快,人们对"慢生活"需求增加。二线城市周边的房地产市场进行考察,结果发现周边的别墅虽然价格不菲,但生意十分火爆。这体现了人们对城市快节奏生活的厌倦和慢生活的向往。特色小镇正好能迎合这一需求。


4、地理空间布局和产业布局的需要。随着城市的日渐拥挤,承载力日趋紧张,城市一些特色产业向周边转移成为大势所趋。未来,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在大城市周边,形成若干具有产业特色,呈卫星状环绕城市周边的地理形态。


这样,既可以将一些产业分离出去,发展周边经济,又可以缓解大城市的压力,其离城数十公里的距离又可以使得其可以共享城市的教育、科技等资源和发展红利。实现协调发展。


5、农民回流与产业空白的矛盾凸显特色小镇的必要性。与沿海地区出现民工荒同时出现的是,大量农民工回流,由此也形成了就业压力。如拥有800万务工人口的重庆,目前保持稳定回流态势,市内就业的农民工已超过市外近100万人。大量的回流人口客观上增加了对产业的需求。


6、城市产业转移的需求。在中心城区,整个商业地产价格依然攀升的大背景之下,产业转移就成为大势所趋。越来越高涨的租金和房价使得企业不堪重负,因此,向城市周边房租相对较低的区域进行产业转移,成为一种必然需求。


特色小镇因为其离城市较近的距离,相对完善的配套设施和优美的环境,理所应当地成为产业转移的一个较好的选择。比如,嘉兴市规划创建的南湖基金小镇,就是准备承接上海金融服务业转移的业务。



中国特色小镇对农业的战略机遇


城镇化建设红利:特色小镇建设将是中国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抓手之一。正如经济学家厉以宁所说,中国经济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城乡分割,这有损社会公平。


就近城镇化,可以解决一系列农村的社会问题。相比之下,美国等发达国家是城乡高度一体化的。在中国几乎所有的商业模式的策源地和发起地都在城市,而美国则很多商业模式发起于农村,比如美国20世纪50年代的乡村小镇,孕育了沃尔玛这样一个零售巨无霸企业。美国孕育沃尔玛的乡村小镇现在仍然只有3万人。希尔斯百货公司最初的客户是农民,后来才发展到城市。


由于中国特色小镇一般都在经济发达地区或者经济带上,比如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西部地区、东三省、中原城市群等。这些经济带的城市周边,一般都有着较好的工业基础和产业基础,因为,这些周边的小镇可能成为商业模式的策源地,比如,无锡市西侧的査桥镇,周边就坐落着雅迪和新日两家电动车,由此带动整个这座小镇的发展 。


产业转移的红利:特色小镇所依托的城市母体,通常都有较强的特色产业基础。比如杭州的电商、丝绸,无锡的电动车、轻纺等产业;上海有金融、国际贸易;深圳的电子等,都是具有特色和竞争力的产业。一旦承接了这些产业,特色小镇的发展就不是孤立的,而是站在城市产业集聚区甚至整个周边城市群、经济带的"巨人的肩膀上"。这无疑将推动特色小镇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城市农业需求:农业的最大障碍之一是供求分离,这种分离不仅仅是时间上的,也是空间上的。特色小镇所催生的农业需求 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特色小镇建成之后,必将涌入至少数万人口,这些人口一方面来源于城市,一方面,来自于周边农民的城镇化,人口的集中化必然产生对于农业的需求。另一方面,中国特色小城镇离城市距离近,农产品配套半径小,资讯较农村发达,便于把握城市局居民需求,可以更好地服务城市母体对农业的相关需求。菜篮网总裁姜晓宇曾经算过一个账,以郑州市为例,每年生鲜消费金额大约在600亿元左右 ,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如何抓特色小镇给予现代农业的机遇

1、可以在满足农业需求中扮演多重角色。特色小镇几十公里外的城市母体孕育着巨大的农业需求,做好良心菜放心菜有机蔬菜,让周边百姓吃的起的放心菜,把抬高价格的企业打下去,做中国特色农业新农村。针对不同层次的需求,中国特色小镇可以扮演多重角色,和城市经济牢牢焊接在一起。比如,农业生产基地管理者的角色,物流配送起点的角色,订单农业执行者的角色,乡村旅游度假中心的角色。


2、做好生鲜电商的"后院"。近年,生鲜电商或者了长足发展,其最大特点在于打破了农业供求在时间和空间上分离的状况。中国特色小镇可以作为生鲜电商的"后院",尽管目前多数生鲜电商实际上还是通过一级批发市场来采购,但依托中国特色小镇的周边,可以增加产地直供在整个商品供给中的比例。比如,可以在特色小镇周边种植时令的花果、蔬菜,经由生鲜电商供给给城市消费者,航空物流配送中心。


3、现代农业本身可以作为产业特色。特色小镇依托城市母体,通常拥有一定的产业优势和特色。实际上,现代农业也完全可以成为中国特色小镇的产业特色,在一些农业资源禀赋良好,或者周边本身就有地理标志性产业的地区。可以开发附加值高的现代农业产业集体,打造大特产品牌,推动农产品深加工。


4、打造多层次农业需求。城市对于农业的需求是多层次的,特色小镇可以通过打造农业多层次产业体系,满足城市对于农业 的多层次需求,打造农业服务"综合体"。比如,针对养老需求,特色小镇可以打造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项目。针对养老需求,可以建立养老社区,针对城市休闲需求,可以建设特色农庄、农家乐等。


5、打造航空链产业航空机场,航空旅游,航空运输,航空救援,航空物流配送中心,把特色农业产品运送全国各地,特色产业配套发展。



特色小镇政策在各地已展开,小镇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在农村建设变革的关键时期,懂政策、懂方法是关键。要想在新农村建设上占得先机,可及时与中睿智旅全产业链咨询机构联系,并有来自农业部主管领导、实战派专家当面求教探讨,共同探讨休闲农业成长之路。




特色小镇案例




以玫瑰为载体的生态全产业价值链,依托相关的原有园区产业和乡村自然与文化资源做“加法”,是集玫瑰种植、食品生物加工、文旅创意、科技创新、健康养老等多产业为一体的“业态叠加”,给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思路、新活力。

 

和平玫瑰是特色小镇品牌,也是打造小镇的重要元素。中企和平玫瑰特色小镇集现代农业种植、加工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旅游、观光、婚庆、影视基地等)、战略科技创新产业、健康养老产业于一体,探索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综合体”的新模式新业态。

 

由《中国企业报》集团联合19家企业及相关组织发起的双十双百计划,从某种意义上说,与千企千镇工程同源同流、一脉相承。其中,作为双十双百计划的落地与执行项目,《中国企业报》集团推出的和平玫瑰特色小镇,相继在江苏江阴、宁夏西吉、湖南花垣、广西贵港等地相继开启,逐步形成资源整合的先发优势。

 

2016626日举办的第二届中国企业园区国际合作峰会上,《中国企业报》集团联合中国力源控股有限公司、中国石油投资集团公司等19家央企国企及社会各界组织机构共同发起“一带一路”和平玫瑰园区建设计划。



“一带一路”“双十双百”和平玫瑰特色小镇工程,意在结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国际上建设二十个、全国建设两百个和平玫瑰特色小镇,带动国内产业发展升级。

 

《中国企业报》集团社长吴昀国表示,启动“一带一路”和平玫瑰园区建设计划,目的是整合各方力量,努力打造符合“一带一路”战略布局、具有创新引领力的玫瑰产业园区。参与建设者将着力践行“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框架,共建国际通商基地、企业国际合作平台、电商国际合作平台、国际电子商贸示范园、国际产业示范区。

 

 



 

云南丽江金龙村9色玫瑰小镇



工程以“和平玫瑰”为品牌,以“双百”玫瑰园区为依托,以“一带一路”战略为导向,构建现代化国际文化旅游综合产业体系,融合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项目建设内容:

金龙村442户农户的房前屋后种植观赏玫瑰,打造丽江玫瑰第一村

种植1000亩食用玫瑰,并通过深加工开发玫瑰产品;建设玫瑰景观,打造特色旅游小镇。

 


主要项目:

3D画文化街、风情商业街在内的玫瑰小镇主街道;包括求婚广场、同心锁廊道在内的爱情大道以及玫瑰迷宫广场、休闲三角地带、玫瑰加工坊、花卉种植基地、景观入口、配套道路、绿化、电力设施等。

2016101日,云南丽江九色玫瑰小镇正式开园,这也是和平玫瑰特色小镇的开山之作。接下来,更多以玫瑰为主题的特色小镇陆续开建。

 



 

宁夏西吉和平玫瑰小镇



20161118日举行的中国企业扶贫(西吉)峰会上,和平玫瑰小镇落地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宁夏西吉。

 

绽放在革命圣地的和平玫瑰分外美

 

《中国企业报》集团与西吉县政府共建长征胜利会师和平玫瑰小镇建设工程,总投资38亿人民币。项目规划总占地5000亩,投资38亿元。旅游景观按照5A景区标准打造,投资约10亿元,九通一平投入约2亿元,后期配套6亿元。

 

项目建设内容:

将台堡长征胜利会师和平玫瑰小镇规划用一条红色的路径串联起各个功能分区,结合具体功能展示长征时的经典场景。

生态与红色旅游区用遵义会议、四渡赤水等景点来渲染红色氛围,重现长征历史;

特色种植产业区以爬雪山、过草地等场景来回顾长征时的艰辛之路;

综合服务区以大会师等节点来反映军民一家亲,长征路上乡亲们支援革命的鱼水之情;

企业孵化区表现出迈向未来,科技创新,新时期新长征精神。通过重现红军长征历史场景,进而增强旅游者爱国情感。



通过和平玫瑰小镇建设,促进红色旅游与休闲观光农业、民俗文化体验、户外拓展等发展,实现当地群众脱贫致富。

 

中企和平玫瑰特色小镇,成在特色挖掘,功在全产业链,胜在地域文化呈现,利在多业态联动,赢在规模连锁。

 



 

四川翠屏特色玫瑰小镇



2016728日举办的长江大保护战略央地对接(宜宾翠屏)峰会中,翠屏区人民政府与《中国企业报》集团和平玫瑰科技产业(北京)有限公司共同签署了《特色小镇开发建设项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江苏江阴和平玫瑰小镇



2016923日,第十三届中国企业发展论坛“国民共进、央地共赢”(江阴)峰会在京举行。江阴市与《中国企业报》集团和平玫瑰科技产业(北京)有限公司签约,共同建设和平玫瑰小镇。


项目概况:
项目选址江阴市云亭街道,总用地面积约430公项(总计6443.4亩,其中允许建设区3022亩,有条件建设区805.6亩,限制建设区2213.8亩,水域约402亩)。

项目定位:
拟在该片区规划建设以文旅健康产业为主、其它新型产业为依托的特色小镇,以中企和平玫瑰为品牌符号,打造一个全要素、全天候、全方位需求的和平玫瑰特色小镇,建成展示江阴文化的新平台,成为文化旅游健康养生的引爆点。

 

20171月,中企和平咨询有限公司与江苏绿城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分别作为双方代表,在京签署成立中企和平玫瑰文旅健康(江阴)有限公司协议,意味着和平玫瑰(江阴)特色小镇的组织工作开始由虚向实。江阴方面计划整合一切有利资源,支持项目尽快落地、尽快运营、尽快形成效益。

 

2017115日举行的2016中国企业十大新闻揭晓仪式上,玫瑰小镇的版图再扩围:

 

·《中国企业报》集团与江西省赣州市龙南县人民政府签订了“龙南武当和平玫瑰特色小镇”开发战略合作协议。


定址于龙南县武当镇开发建设龙南玫瑰小镇,占地面积约10000亩,项目建设期约3年,未来将打造成为国际知名的集生态文化、种植、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健康疗养、娱乐、餐饮、购物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生态文明综合体。

小编了解到,国家旅游局近日确定了旅游扶贫行动方案,计划每年对深度贫困地区进行从人才、金融、创业等多方面的专项扶持,旅游扶贫项目将不少于1000个,资金不少于3000亿元。


旅游局:金融支持 加大旅游深度扶贫


近日,国家旅游局联合12个部门共同制定了《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共梳理出具备发展乡村旅游条件的贫困村2.26万个,涉及建档立卡贫困户230万户



以西藏地区为例,截至目前,西藏已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超过2000万人次同比增长17.7%,当地旅游部门通过推动旅游产业与文化、体育、藏医药、农牧业、民族手工业等相关产业融合深化,以农家乐、藏家乐、牧家乐、休闲度假点、家访点为代表的乡村旅游新业态,鼓励城镇居民和农牧区群众依托旅游发展,实现旅游收入301.54亿元同比增长21.6%



下一步,国家旅游局将每年对深度贫困地区进行金融支持,旅游扶贫项目将不少于1000个资金不少于3000亿元,通过招工、订单采购农产品、成立互助社等方式帮扶深度贫困地区脱贫。

     这么利好的消息,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下面就让我带着大家看文件精神:


全文如下

↓↓↓


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贯彻实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重要政策措施分工方案》,深入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充分发挥乡村旅游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的重要作用,国家旅游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国务院扶贫办、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共同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工作目标

“十三五”期间,力争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全国25个省(区、市)2.26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230万贫困户、747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2016-2018年减少1.26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实现400万贫困人口脱贫;


——2019-2020年减少1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实现347万贫困人口脱贫。


——通过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使全国1万个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年旅游经营收入达到100万元,贫困人口年人均旅游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


(二)基本原则

中央统筹、地方负责。按照中央统筹、省(自治区、直辖市)负总责、县(市、区、旗)抓落实的管理体制,中央各相关部门负责制定配套方案,明确工作部署。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统筹负责本辖区内乡村旅游扶贫工作,整合省内资源予以支持。各县(市、区、旗)政府要组织实施好扶贫项目,确保政策措施落到实处,扶贫资金用到刀刃上。


部门协作、合力推进。各相关部门根据行动方案要求,结合各自职能,在制定政策、编制规划、分配资金、安排项目时向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倾斜,形成旅游扶贫开发合力。


因地制宜、创新模式。因地制宜确定各类乡村旅游建设发展类型,选择精准到户到人的脱贫模式。创新投融资方式和途径,为贫困地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更有力的资金支持。各项旅游建设尽可能利用原有建设用地,不占或少占耕地,严禁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突出农村特色和田园风貌。


精准施策、提高实效。按照“六个精准”的要求,精准锁定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和贫困人口,精准发力,精准施策,切实提高乡村旅游扶贫脱贫工作成效。


二、乡村旅游扶贫工程主要任务


(一)科学编制乡村旅游扶贫规划。各地要将乡村旅游扶贫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脱贫攻坚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县域乡村建设规划、易地扶贫搬迁规划、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交通建设等规划有效衔接。推动乡村旅游规划与村镇规划、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森林旅游发展规划、林地保护利用规划、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休闲农业发展规划等专项规划合并编制。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分布比较集中的省市,应当编制区域旅游扶贫规划,打造沿山、沿河、沿路、沿湖、沿海乡村旅游扶贫开发带(区),整村整镇、成带成片、全景全域推进乡村旅游扶贫开发。乡村旅游扶贫应充分体现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和贫困人口的帮扶途径、支持措施和收益安排。


(二)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各地要积极整合资源力量,加大投入力度,挖掘当地生态旅游、民俗文化等资源,因地制宜打造乡村旅游重点景区,引导生活在周边不具备基本生存条件的建档立卡易地扶贫搬迁对象适度集中居住并依托乡村旅游就业脱贫。集中精力解决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旅游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完善乡村旅游服务体系。加快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硬化路,加强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设施建设和危桥改造,对不能安全通客车的窄路基路面公路合理进行加宽改造,提高通行能力和安全水平。推进重点旅游景点景区到干线公路的连接线、旅游路建设,改善重点景点景区的交通条件。加快完善乡村宽带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深入推进“厕所革命”向乡村延伸,开展“六小工程”建设,大力推进有条件的贫困户开展乡村旅游服务,对从事乡村旅游经营的贫困户实施改厨、改厕、改房、整理院落为主要内容的“三改一整”工程,提升改善旅游接待条件。


(三)大力开发乡村旅游产品。各地要突出乡村自然资源优势,挖掘文化内涵,开发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带动贫困户参与的乡村旅游产品。要发展一批以农家乐、渔家乐、牧家乐、休闲农庄、森林人家等为主题的乡村度假产品,建成一批依托自然风光、美丽乡村、传统民居为特色的乡村旅游景区,策划一批采摘、垂钓、农事体验等参与型的旅游娱乐活动,大力开发徒步健身、乡村体育休闲运动,培育发展自驾车房车营地、帐篷营地、乡村民宿等新业态,打造丰富多彩的乡村特色文化演艺和节庆活动。


(四)加强旅游宣传营销。各地要因地制宜,加大对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的宣传推介,通过电商平台、节庆推广、主题活动等一系列载体,开展乡村旅游扶贫公益宣传。大力推广乡村度假生活理念,开展乡村旅游进社区、高校、企业单位等宣传,把乡村旅游点变成“单位的疗养院”、“学校的实践基地”、“社区的活动中心”。利用互联网等信息平台推介民宿客栈等乡村旅游特色产品,引导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挖掘当地乡土文化、民俗风情,举办农事节庆游、山水美景游、民俗风景、农家乐厨艺大赛等系列节庆活动,打造乡村旅游品牌。


(五)加强乡村旅游扶贫人才培训。各地要创新乡村旅游扶贫人才培养方式,积极开展乡村旅游经营户、乡村旅游带头人、能工巧匠传承人、乡村旅游创客四类人才和乡村旅游导游、乡土文化讲解等各类实用人才培训,依靠人才支持和智力投入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高贫困人口旅游服务能力。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培训种子工程”,培养一批乡村旅游扶贫培训师,深入基层一线、面对贫困群众进行技能辅导。


三、乡村旅游扶贫八大行动


1、乡村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大力改善乡村旅游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启动“六小工程”,确保每个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建好停车场、旅游厕所、垃圾集中收集站、医疗急救站、农副土特产品商店和旅游标识标牌。到2020年全国2.26万个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实现“六小工程”和“厕所革命”全覆盖,50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施“三改一整”工程。


2、旅游规划扶贫公益专项行动。组织和支持300家旅游规划设计单位开展旅游规划扶贫公益行动,围绕旅游产品建设和促进旅游产业发展,为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编制旅游发展规划。每年促成不少于500个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与规划设计单位结对,5年完成3000个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的规划编制。


3、乡村旅游后备箱和旅游电商推进专项行动。依托乡村旅游发展带动农副土特产品销售,支持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在邻近的重点景区景点、高速公路服务区、主要交通干道旅客集散点等设立农副土特产品销售专区。开展旅游电商万村千店行动,优先支持有条件的重点村利用已有资源建设旅游扶贫电商平台,组织实施贫困地区“一村一店”、“旅游淘宝村”、“旅游扶贫村+特色馆”立体扶贫,依托村民中心、超市等营业场所建设电商服务站点,支持各大电商平台开展旅游电商扶贫行动,为贫困地区开设扶贫频道,开展在线宣传推广、特产销售、旅游线路营销。到2020年,全国建设1000家“乡村旅游后备箱工程示范基地”,销售产值8000亿元,带动不低于50万户贫困户脱贫;建设1000个乡村旅游扶贫电商示范村,每年实现旅游商品销售100亿元。


4、万企万村帮扶专项行动。组织动员全国1万家旅游企业、宾馆饭店、景区景点、旅游规划设计单位、旅游院校等单位,对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进行帮扶脱贫。采取安置就业、项目开发、输送客源、定点采购、指导培训等多种方式帮助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发展旅游,通过5年时间解决100万左右贫困人口的脱贫。


5、百万乡村旅游创客专项行动组织和引导百万返乡农民工、大学毕业生、专业艺术人才、青年创业团队等各类“创客”投身乡村旅游发展,通过一系列的创意研发、产品开发、宣传推广,推动乡村旅游实现转型提升、创新发展。到2020年,全国培育1000个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形成一批高水准文化艺术旅游创业示范乡村。


6、金融支持旅游扶贫专项行动。加快乡村旅游扶贫项目库建设,统筹资源支持国开行、农发行等银行创新金融服务,设计符合旅游扶贫项目特点、与旅游扶贫项目周期相匹配的支持产品。探索建立乡村旅游投融资主体、担保平台、风险准备金制度及信用评级体系,优先在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进行授信,为贫困户提供小额贷款,相关部门给予贷款贴息。积极探索景区带村、能人带户、企业(合作社)+农户等扶贫信贷政策,引导金融机构根据带动贫困村、贫困户实现增收的情况,为景区、能人、企业(合作社)提供成本低、期限长的信贷支持。每年金融支持旅游扶贫项目不少于1000个,资金不少于3000亿元。


7、扶贫模式创新推广专项行动。探索景区带村、能人带户、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多种类型的旅游扶贫新模式,按照景区扶贫加分政策,鼓励每个4A、5A级景区带动周边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不少于3个,每个能人带动不少于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一个合作社带动不少于2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招工、订单采购农产品、建设绿色食品基地、成立互助社等方式帮扶脱贫。加快扶贫创新模式推广,到2020年,全国建设旅游扶贫示范景区1000个、企业(合作社)+农户旅游扶贫示范基地1万家,培育旅游扶贫带头人5万个,带动80万户贫困户脱贫。


8、旅游扶贫人才素质提升专项行动。设立乡村旅游扶贫东部、西部培训基地,组建“全国乡村旅游扶贫专家库”,动员规划、管理、营销专业人才到扶贫开发重点县、易地扶贫搬迁小镇、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开展公益指导培训。到2020年前,各省要以市、县为基础,建立地方培训基地,实现对2.26万个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致富带头人培训全覆盖,培养旅游扶贫带头人10万人。


四、实施保障


(一)明确任务分工。建立由旅游、发改、国土资源、环保、住建、交通、水利、农业、林业、扶贫、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部门和金融机构共同参加的乡村旅游扶贫工作机制。旅游部门建立旅游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重点村的旅游规划引导、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宣传推广、人才培训、市场监管以及跟踪统计工作。发展改革部门加强重点村和周边重点景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交通运输部门指导协调重点村交通体系发展和重点村、重点景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指导重点村开展规划建设,合理安排乡村旅游扶贫各项用地的规模、布局和时序。环保部门指导重点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住房城乡建设部门指导重点村人居环境改善、风景名胜区保护和规划建设。水利部门负责指导乡村河流、湖泊、水利风景区资源保护利用。农业部门负责重点村的特色农产品开发,促进休闲农业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林业部门指导森林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打造精品景区。扶贫办负责协调利用扶贫资金和扶贫小额信贷,支持重点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乡村旅游项目。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创新金融产品,加大对旅游扶贫的金融支持。


(二)加强组织协调。各地将旅游扶贫工作有机融入党委政府扶贫攻坚大局,构建跨部门、跨单位、全社会共同参与、多元主体的旅游扶贫体系,统筹解决旅游扶贫工作中的规划对接、用地保障、行政审批和资金整合使用等问题,打好组合拳,形成政策合力。


(三)强化督查考核。各地应建立旅游扶贫开发督导考核机制,把乡村旅游扶贫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议事日程,纳入工作考核体系。及时开展旅游扶贫情况动态跟踪监测、督导检查,每年年底进行考核。各地要通过电台、电视台、报刊、网站、微信等多种手段,大力宣传旅游扶贫成果,进一步强化典型示范引领,推动各方参与旅游扶贫,共同分享旅游扶贫成果。


各省区市旅游部门牵头,结合实际尽快制定推进落实行动方案的具体举措,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抓紧制定配套政策,营造良好环境。





留住绿水青山,就是留下子孙赖以生存的家园

十八大以来这5年,习近平总书记总揽国家发展的时和势,作出全局性的谋划部署,以一系列治国理政的大手笔大方略,精心布局出一盘发展的大棋。作为我们农民,这样的好书记和这样的好政策,必将为我们带来看得到的实实在在的利益。

新华社《学习进行时》原创品牌栏目“讲习所”今天推出“大棋局”系列文章之八——《这步棋,习近平落子“绿水青山”》。

习近平在“7·26”重要讲话中指出,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

天蓝水绿山青,是人民对“更优美的环境”的期盼,也是习近平心中的美丽中国。为了绘就这幅美丽画卷,他从未懈怠。

“绿色”布局引领“美丽中国”

2012年12月,习近平担任总书记后首赴地方考察时就谆谆告诫:“我们在生态环境方面欠账太多了,如果不从现在起就把这项工作紧紧抓起来,将来会付出更大的代价。”

5年来,对生态环境,总书记走到哪儿,强调到哪儿:

在海南,他指出,青山绿水、碧海蓝天是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最大本钱,必须倍加珍爱、精心呵护。他希望当地着力在“增绿”“护蓝”上下功夫,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

在云南,他强调要让“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自然美景永驻人间,明确提出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在重庆,他指示要保护好三峡库区和长江母亲河,“建设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

......

大格局需要大布局。顶层设计与战略部署,密集推出——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十八大审议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写入党章;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十八届四中全会要求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五大发展理念”,将绿色发展作为“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理念,成为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性认识的最新成果。

超越和扬弃了旧的发展方式和发展模式,生态文明、绿色发展日益成为人们的共识,引领全社会形成新的发展观、政绩观和新的生产生活方式。这一切,为实现“美丽中国”之路铺下了最坚固的基石。

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党的十八大以来的5年,“我们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要步伐”。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如果仍是粗放发展,即使实现了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的目标,那污染又会是一种什么情况?届时资源环境恐怕完全承载不了。”2013年4月25日,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说,“经济上去了,老百姓的幸福感大打折扣,甚至强烈的不满情绪上来了,那是什么形势?”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真的无法兼得?

其实,习近平早就给出了回答。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到安吉天荒坪镇余村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9天后,习近平在《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一文中指出:“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的优势,那么绿水青山也就变成了金山银山。”

目光如炬,直指关键。

8年后,习近平出访哈萨克斯坦时再次重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16年5月,他在考察黑龙江时又指出:“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

这是以史为鉴、立足现实、面向未来的科学论断。这一论断,是对生产力理论的重大发展,为正确处理生态环境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指明了道路。

5年来,习近平一再叮嘱,要“因地制宜选择好发展产业,让绿水青山充分发挥经济社会效益,切实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步提升,实现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

“要按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思路,摸索接续产业发展路子”。

“正确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原则”。

......

习近平鼓励大家:“只要勤劳肯干,守着绿水青山一定能收获金山银山。”

事实也是如此。2014年,浙江舟山定海区新建社区旅游接待人数突破20万人次,经济总收入350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22000元。2015年5月,习近平来到这里,村民介绍,他们利用自然优势发展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收入普遍比过去明显增加、日子越过越好。习近平表示,这里是一个天然大氧吧,是“美丽经济”,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他强调:“这就是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我们就要奔着这个做。”

环境如水,发展似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脱离环境保护搞经济发展是“竭泽而渔”,美好的环境与富裕的生活,完全可以共生共赢。

“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

绿色发展理念,是习近平萃取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结合发展现实,又着眼未来的思想成果。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中华文明历来强调天人合一、尊重自然。

2013年11月,习近平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作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时指出:“我们要认识到,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习近平指出:“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因此,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刻不容缓,不容松懈。

过去几十年,中国人民普遍富裕起来了。可是,清澈的河水、清洁的空气却成了奢侈品。从“求生存”到“求生态”,从“盼温饱”到“盼环保”,群众对干净水质、绿色食品、清新空气、优美环境等生态的需求更为迫切。

民有所呼,党有所应。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遵循发展规律,顺应人民期待,彰显执政担当,将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绿色发展视为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融入治国理政宏伟蓝图。

习近平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态环境问题“决不能说起来重要、喊起来响亮、做起来挂空挡”。他要求“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在国家发展的大棋局上,总书记的落子,展现了他深厚的民生情怀和强烈的责任担当。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习近平对“绿水青山”的执着,更因为他认识到,“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他强调,“给子孙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是“对中国自身负责,也是对世界负责”,更是对未来负责。

“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寅吃卯粮、急功近利。”振聋发聩的话语,不可不深思、铭记!

编织法治保护网,让绿色生生不息

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长远大计,必须有法治的保障。习近平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制度化、法治化轨道。”

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推出一系列措施为“绿水青山”编织起法治“保护网”。

2015年4月,我国首次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名义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目标愿景、重点任务、制度体系。同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构建起生态文明体制的“八大制度”。

这一被誉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四梁八柱”的关键文件,为加快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夯实了体制基础。

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几年来,一场场环保问责风暴在各地掀起。

2015年底,中央环保督察巡视从河北省开始,不到两年已覆盖全国23个省份。2016年,中央环保督察对16个省份的6000余人问责。今年7月,中办、国办就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发出通报,包括3名副省级干部在内的几十名领导干部被严肃问责。这一举动,明确宣示了中央在生态环境保护上决不姑息纵容的态度。

有规可循,有责必究。环境保护落到实处,绿色生生不息。

5年,从理念到政策再到落实监督,不懈努力成效初显:2016年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84个城市空气质量达标(好于国家二级标准),占24.9%;优良天数比例为78.8%,同比提高2.1个百分点;重污染天数比例为2.6%,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

“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美好”,总书记的嘱托正在成为现实。怀着对“绿水青山”的不懈追求,今日之中国越来越美,我们更将“为子孙后代留下美丽家园,让历史的春秋之笔为当代中国人留下正能量的记录”。

一幅美丽中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而这些,和我们所有的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我希望我们宜章的特色小镇建设抓住机遇,抓出特色,使宜章申报特色小镇的项目获得全国级的特色小镇指标。

我欢迎全国各地有实力的老板到我们郴州这块福地来投资兴业,我将为您做好牵线搭桥工作!

              

                我的娘家迎春镇简介


迎春镇(Yingchunzhen)     区划代码:431022107

1968年,境域原名碕石公社,改名迎春公社,寓意“迎接社会主义新春天”故名迎春。

迎春镇地处宜章县城西南面,东与黄沙镇接壤,东北与浆水乡、长村乡为邻,西邻临武县同益乡,北接临武县广宜乡。镇人民政府驻太平圩。

明时属太平乡之太平里,清朝初年属宜章县太平乡,清咸丰年间(1851~1861年)属黄沙团;民国初年沿袭清制,仍称团局,后改称公局;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属第三区智明乡,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7月为长平乡;1950年4月隶属黄沙区(第三区),1956年6月10日为碕石乡,1958年10月与长村、黄沙、复兴3乡合并成立黄沙人民公社,1961年7月24日从黄沙公社划出成立碕石公社,同年将乡政府驻地迁至太平圩,1968年3月6日改名迎春人民公社,寓意“迎接社会主义新春天”,1984年3月改社为乡,1993年10月19日撤乡改镇至今。现辖光明、山上、鹧鸪坪、碕石、欧联、周坪、东冲、金朝山、畔头等9村民委员会,下设131个村民小组。全镇总面积87.26平方公里,耕地19195亩,2015年末总人口6866户、2.55万人。

小编语:迎春镇是朱德、周恩来南昌起义后的转移地,是红色革命的摇篮!


我所工作过的赤石乡简介



 

赤石乡(Chishixiang)  区划代码:431022212

赤石原名红石,因乡政府驻地三望亭旁有一块长10米、宽8米的大红石而得名。

赤石乡位于宜章县东北部,东经113o7′59"—113o13′48",北纬25o28′15 "—25o35′14"。东与里田乡相邻,西与杨梅山镇毗连,北与苏仙区五盖山镇接壤,南与广东省乐昌市黄圃镇交界,西北与平和乡交界。乡人民政府驻三望坪,距县城37公里。

乡镇建置明以前无考,明时属永平乡白清里。清初,仍属永平乡。咸丰(1851-1861)年间,属赤石团。民国12年(1923),赤石团分东南西北中5乡。民国24年(1935)设立第六区区公所(原名赤石团),下辖江厚乡、长策乡、黄溪乡、曹邝乡、平和乡。民国27年(1938)7月属渔溪乡。抗战时期,县政府在赤石设路东行署。1949年5月,赤石是宜章最早解放的第一个乡镇,比县城解放提早半年。1949年11月,属赤石区人民政府办事处。1950年4月设赤石区;1952年5月为第八区;1956年4月,撤区并乡,为赤石乡;同年12月,成立赤石办事处,为县委、县政府的派出机构。1958年10月改设赤石公社;同时,撤销赤石办事处。1984年3月更名为赤石乡;1986年9月宜章县增设新华乡,巩桥、汇溪、南塘门3个村划入新华乡;2012年3月,撤销新华乡,原新华乡巩桥村、汇溪村、南塘门村3个村并入赤石乡。



赤石乡地处宜章县东北部,距县城37公里,东与里田镇相邻,南与广东省乐昌市黄圃镇交界,西与杨梅山镇毗连,北与苏仙区接壤。赤石乡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属楚地,明朝始设赤石巡检司;康熙十六年孟春红石司改为赤石司;1950年4月设赤石区;1958年10月改设赤石公社;1984年6月改设赤石乡;2016年乡镇区划调整,现辖赤石、下涟、曹田、栗坪、广江、下欧、平光、渔溪、白清、五四、长城岭、巩桥共12个村委会、15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2198人。国土总面积86.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6313亩(水田9891亩,旱地6422亩)。地形大部分为山地和丘陵,地势从北向东南倾斜,呈阶梯状逐级递降,山脉走向多为东北向,脉络明显,地面高程一般在海拔270米。主要河道渔溪河,流经赤石在广东省罗家渡与武水汇合,是珠江主要源头之一。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适中,光热良好。境内交通便利,有厦蓉高速、省道S353线和通乡公路Y705线等三条主干公路,世界第一大跨径四塔混凝土斜拉桥——赤石特大桥(主塔最高处286米)如天堑横亘赤石。

小编语:赤石的辣椒是本地出得最早的,其白辣椒和白水棉花是本地特色土特产。我结婚用的棉被就是买的白水棉花,非常暖和。



                        

            我现在工作的玉溪镇简介

玉溪镇位于“五岭”之骑田岭下,南与乐昌市坪石镇相邻,北与郴州苏仙区廖家湾乡接壤,东与五岭乡、白石渡镇毗邻,西与麻田镇、梅田镇相连,系宜章县委、县政府驻地,是宜章县最大的乡镇。辖24个村、4个社区居委会,34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85349人,其中城镇人口43074人,总面积178.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1千公顷。境内有国道107线、省道S324线、京珠高速、宜凤高速通过,交通优势明显,是承南接北的投资理想之地。

多年来,玉溪人秉承着“攻坚克难、勇于担当、厚德明理、敢为人先”的精神,全镇改革稳步推进,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已成为湘粤边境上的中心镇、特色镇、示范带动镇。培育了清水食用菌、水浸窝乌梅、宜章福鹅、城西万亩脐橙、华山红林生态农庄、寿福苗木等特色农业品牌。形成了有色金属、水力发电、建材、电子制造、医疗器材、饮料等六大行业,有伯朗电梯、欣昌鞋业、万旭电子、阳普医疗等现代工业进驻。

2015年全镇实现地方生产总值483153.59万元,同比增长19.80%;完成财政总收入37583万元,同比增长15.19%;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25167万元,同比增长28.12%;引进外资600万美元,完成招商引资119627万元,其中省外境内68405万元,市外省内51222万元。完成飞地经济2个;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31635元,同比增长5267元,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2837元,同比增长1978元。

        小编语:玉溪镇是宜章的县城所在地,玉溪是全郴州市最大的乡镇,玉溪镇的安康小区建成后是全省最大的社区。玉溪镇水浸窝乌梅和罗家山脐橙已经闻名全国。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新NEWPPP平台小编欢迎大家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部委发布||发改委:鼓励社会资本通过PPP模式参与清洁供暖项目(附各领域PPP政策文件)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