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珠海市海绵城市试点PPP项目海绵型土壤技术研发成果应用


来自:市政焦点     发表于:2018-11-03 15:57:40     浏览:294次

目前,城市发展迫切需要具有可持续性的雨洪管理新策略。低影响开发(lowimpactdevelopment,简称LID)就是目前国际上城市水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雨洪管理新策略。而海绵城市改造就是该策略中国本土化的形象阐释。

海绵城市改造主要采用分散、多样、小型、本地化的技术从源头上储存、渗滤、蒸发以及截流雨水,最大程度保护开发改造地区的水文机制,减少负面环境影响,其主要包括渗、蓄、滞、净、用、排等技术手段来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其中,雨水花园属于生物滞留技术,目前比较流行,其净化水质效果在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得到广泛认同和应用,目前在国内试点区也广泛采取,具有小投入、高效益、维护低、景观好、布局灵活的优点。

珠海金湾区海绵试点工程自2018年3月开工,目前基本完成4个公建小区(中保新村、东鑫花园、红旗中学、红旗医院)的海绵改造,改造解决了居民雨季积水出行难的困难,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赢得了一片赞誉。目前正在实施大型湿地公园白藤山生态修复湿地公园,计划年内基本完成建设,给当地居民带来一个新的城市休闲运动栖息地。

在海绵改造过程中,项目提发现当地土壤渗透性差易板结,无法达到海绵改造渗透过滤的效果,因此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建工集团工程研究总院、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依托珠海海绵试点PPP项目与珠海南德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合作,为解决珠海试点区土壤渗透性差、易板结、不利于海绵城市建设的特性,共同研发海绵型介质土。该成果旨在通过利用生物化学技术来改良当地土质,以满足海绵城市建设所需的渗透、过滤、净化水质的技术要求。项目团队与东北农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科研力量合作,通过取样珠海当地土壤,采取添加生物、化学掺合料进行配合比设计,经过一系列试验,获取了能够满足生物滞留设施换土层各项指标(渗透率、酸碱度、SS去除率、COD去除率等)的配合比,并投入小规模生产,该试验成果目前正在申请相关专利。

介质土拌和生产

实验室配置

2018年10月31日,试验成果于红旗医院雨水花园进行成果现场实地运用。现场邀请了金湾区住建局海绵办副主任姚鹏飞、珠海水务集团金宜公司工程部主任邹秋云参加,参建各方与研发企业派专人共同参与,一行20余人。

现场首先由研发企业负责人田维做讲解,对该土体改良技术进行介绍,随后各方对改良土和掺合料进行查验,由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刘海洋、设计项目经理李新建对该产品的实地运用提出专业意见,并针对珠海的特殊地质提出了新的设计建议;PPP项目公司总经理王水良和总工唐泓麟对现场施工控制提出了要求,最后区海绵办副主任姚鹏飞首先对上海建工团队的研发举措表示高度的肯定,并对该产品研发机理予以认可,同时提出海绵试点工程要敢于突破以往经验,敢于尝试新工艺、新材料,要求PPP团队针对当地土壤特性,进一步优化设计;同时土体改良应因地制宜,调整当地土壤配合比利用率,提升该技术的高效实用性。



会后,一行人又于珠海市金湾区建金生态城市建设有限公司七层会议室开会继续探讨,并对后续技术改良提出合理化建议。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NewPPP小编欢迎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PPP项目融资困难重重,敢问路在何方?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