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模式下的政府审计探讨


来自:工程审计     发表于:2019-07-29 10:57:17     浏览:329次

PPP模式下,政府有充分的法律依据行使审计监督的权利和义务。各阶段下,政府审计介入方式和审计重点,有所不同,宜分阶段因地制宜进行。

目前中国PPP项目立项数量过万,总投资金额达13万亿元。大多数PPP项目体量巨大,建设运营周期长,业务流程复杂,涉及敏感公众利益和财政支出,政府如何监管和审计,颇值得提前规划。

一、合法性问题

政府要不要对PPP项目进行审计控制?这个问题在学界有一定争议。一方面,大部分学者认为,PPP运作涉及公众利益,监督机构对PPP项目的管理是必要的,另一方面,多数学者认为法律上处于模糊空间,政府监管合情合理,但于法无据。由于PPP资金大部分来自社会资本,按现行《审计法》,似乎PPP不属于政府审计的范围。

的确,依照现行《审计法》,政府仅可对国有企业、国有资本占控股或主导的企业、政府投资为主的基建项目实施审计监督(参见《国家审计法》第20、21、22条)。但是《审计法》第二十七条也规定,“审计机关有权对与国家财政收支有关的特定事项,向有关地方、部门、单位进行专项审计调查,并向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报告审计调查结果”。由此,我们至少可以推定,只要PPP项目中涉及未来政府的付费和补贴(财政缺口补助),就完全属于政府审计监管的范围,政府有权对项目的建设和运营采取监管行动。

如果存在项目资金完全由社会资金负担,且项目回报完全采取使用者付费方式的PPP项目情况(这种情况较罕见),是否需要政府监控或审计,或者以何种方式进行监管,则确实处于法律约束之外。此种情形下,则确有必要在具体的PPP合同体系加以明确。

根据亓霞(2009)基于中国案例的研究表明,不少地方政府在PPP项目(原文指广义的PPP,如BT,BOT,并非指2014年后推行的需入库为前提下的PPP项目)中存在行政干预过多倾向。从尽量减少对企业的法外干预的角度出发,在可能引起社会资金方疑虑的监督行为上,采用合同提前约定,是妥当的做法。需要说明的是:PPP本质是公私合营,政府与社会资本是生意伙伴,在民法意义上是完全平等的。政府因为公共利益或财政支出原因,启动对PPP项目的监控(包括造价控制、跟踪审计、绩效审计),尽管符合《审计法》之规定,也最好预先体现在相关PPP合同体系的约定中。

中国的PPP法(或者条例)还在酝酿之中。目前的PPP法律体系主要以《预算法》、《采购法》、《建筑法》、《招投标法》等相关法律和国务院及部委、省级政府的规范性文件以主。我们相信,随着PPP实践的深入,直接针对PPP事务的国家级法规的出台将会水到渠成。

欧美等发达国家PPP 项目中,政府一般都把直接经营权完全授予社会资本方。当然,政府清醒地认识到这种模式下的风险隐患。在实践中,发达国家审计机关开展了对PPP 项目的例行审计监督,应对风险。

第一,政府和公众利益的实现情况,即项目的社会经济效益是否达到预期;

第二,是项目本身的绩效问题。

三、各阶段的审计规划与重点

本文从PPP业务流程出发,梳理各阶段的审计与控制要点。

现阶段,PPP审计的重点在于:1、项目的成本是否真实;2、项目社会效益的达成。具体业务会涉及传统的财务审计、造价审计、造价过程控制、项目绩效评价。PPP周期很长,相关部门可以分阶段实施审计,并将成果分阶段汇报给本级政府,以资参考和决策。

在咨询业高度专业化的趋势之下,政府对PPP的审计和监管,主要由审计行政部门外请第三方专业机构(会计所、造价所、评估所)进行。

1.项目识别与立项阶段

PPP项目识别阶段事关项目成败,主要步骤包括项目发起及筛选、物有所值评价、财政承受能力论证。这些步骤都属于决策阶段,事中控制仅能由决策体系的内部控制来约束。事后审计则涉及对财政承受能力评价、物有所值评价的绩效审计。

2.采购阶段

采购阶段主要是通过公开招标确定合作伙伴并签署合同。重点是进行招投标绩效和合同管理绩效审计。

3.施工阶段

PPP项目一般是基于初步设计概算进行招标。由于概算处于项目早期,最终实际的工程造价往往与概算有明显变化。根据目前的行业惯例,业主一般需要在施工过程外请第三方进行造价过程控制,以确保成本控制的及时性。通过过程控制,可以及时审查工程变更的真实性和合理性,手续和流程是否完善,工程量、综合单价和措施费用等价格调整是否符合合同及法律的规定。

在PPP模式下,项目业主为项目公司,项目公司存在夸大工程造价的道德风险。最好在PPP合同约定,由政府邀请第三方造价公司对工程施工进行过程控制。

4.运营阶段

财务审计主要包括对PPP项目公司的报表审计。主要确认运营收益与成本的真实性。真实的财务信息为政府补贴和制定收费标准提供科学依据,防止社会资金方牟取不当暴利。

5.移交阶段

PPP运营到期之后,项目公司清算资产将依合同进行资产交割,移交给当地政府。

此阶段,政府将组织开展绩效审计和资产评估。具体为:

1.通过对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绩效审计,对PPP项目进行全面总结和评价,评价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否达到预期,是否实现“物有所值”,从而为PPP工程打上句号;

2.对项目公司进行清产核资,进行资产评估,为下一步的财务公允计值奠定基础。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NewPPP小编欢迎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解读】1098号文:助力PPP行稳致远无关紧缩或释放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