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城市内涝到海绵城市,PPP模式大有可为


来自:产城新视界     发表于:2016-07-30 08:10:00     浏览:391次
自6月入汛以来,江淮、江南、华南、西南等地普降暴雨,7月,华北、东北、黄淮、江汉等地又在暴雨中纷纷告急。广州、深圳、南宁、武汉、南京、太原、邢台、北京等城市相继进入“看海模式”大半个中国遭遇“内涝之殇”。深究城市内涝的原因,既有气候异常、频降暴雨的天灾,但更有长期围湖造田、规划滞后的“人祸”。

武汉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城市排水系统建设标准偏低是造成此次内涝的原因之一。我国之前大多数城市地下管网排水设施是按照苏联标准设计建造的,但苏联模式并不符合我国国情,加之近些年城市发展“重地上不重视地下”“地下跟不上地上”以及城市水系破坏严重等情况导致城市排水系统每况愈下。另外,城市道路、地面等设施建设导致下垫面过度硬化,而且我国很多城市里的河堤和公园的湿地都做了防渗处理,这就改变了城市原有自然生态本底和水文特征,70%以上的降雨形成径流被排放。“渗水功能薄弱、排水标准偏低、蓄水区域减少”最终导致城市“年年暴雨,年年内涝”。

海绵城市受到政府追捧
“如何治水”成为中国城市的痛点,而打造“海绵城市”则提供了一种从“末端治理”转向“源头治理”的智慧治水新思路,用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指导未来城市发展成为民心所向。海绵城市是指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绿地和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通过“灰色”基础设施与“绿色”基础相结合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做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从而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的城市发展方式。
近年来,海绵城市已经被政府所重视。2015年,镇江、嘉兴、厦门、济南等16个城市成为第一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随后,国务院、住建部等部门相继颁布《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城市综合管廊国家建筑标准设计体系》、《海绵城市建设国家建筑标准设计体系》等指导政策文件,2016年,福州、珠海、宁波、上海、北京等14个市场又成为第二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
根据网上公开资料统计,截至目前,全国内制定了“海绵城市”建设方案的城市就有130多个,而根据《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十三五”规划纲要》,2017年底厦门市将完成第一批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建设项目。不可否认,海绵城市建设受到不少城市的追捧,且将从规划变成现实。
  
PPP模式或大有可为
《中国十三五规划纲要》公布了未来五年中国计划实施的100个重大工程及项目,建设海绵城市成为重要内容。据业内专家测算,未来5年我国海绵城市及地下管廊建设的投资需求可达到3.5万亿元。海绵城市包括排水管道整修、河湖沟渠雨水设施建设、生态恢复等多项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建设内容,具有准经营性公共物品的属性,可以通过使用者付费、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实现投资回报,在政府债务高企、专业建设运营管理能力不足的情况下,政府应鼓励具备技术实力的企业集团或联合体,采用总承包方式参与海绵城市的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PPP模式对于海绵城市的投资、建设、运营或大有可为。
海绵城市的PPP模式已经在部分城市开始实践。日前,全国首批16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之一,迁安市政府与迁安市华控环境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正式签约海绵城市PPP项目,签约金额超过30亿元。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NewPPP小编欢迎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公立医院PPP项目的实践与应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