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的机遇与挑战


来自:方略咨询     发表于:2017-02-08 08:21:32     浏览:292次

8月30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做好传统基础设施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工作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建立合理投资回报机制,以及构建多元化退出机制,包括推动PPP项目与资本市场深化发展相结合,依托各类产权、股权交易市场,通过股权转让、资产证券化等方式,丰富PPP项目投资退出渠道。

另外,财政部按计划将在9月形成第三批示范项目清单并正式对外公布。

至此,在有关PPP一系列的顶层设计清晰之后,社会各类资本特别是民间资本参与PPP项目的步伐将加快。

PPP是什么?

PPP是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的首字母缩写,常译为“公共-私营-合作机制”,即公私合作模式,是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提供公共服务中的一种项目合作的模式。在该模式下,鼓励私营企业、民营资本与政府进行合作,参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私营企业和政府在项目运作过程中,是伙伴关系,双方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PPP模式本质上是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为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而建立的全过程合作关系,以授予特许经营权等为基础,以利益共享和风险分担为特征,通过引入市场竞争和激励约束机制,发挥双方优势,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和供给效率。即建立政府与企业“利益分享、风险共担、全程合作”的模式,形成“政府监管、企业运营、社会评价”的良性互动格局。

PPP模式的核心是在公共服务领域引入市场机制,因此,它不仅仅是单纯的融资方式,也是一种机制和制度设计。推广PPP模式进行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与运行,可以将适度的市场竞争引入城市基础设施领域,在实现社会福利、提高基础设施服务质量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合理的投资回报,同时也能够增强公共基础设施可持续运行的效率和能力。

PPP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PPP可以理解为一系列项目融资模式的总称,包含BOT、TOT、DBO、BTO、股权转让、委托运营等多种模式。狭义的PPP与BOT原理相似,都是由“使用者付费”,但它更强调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的全过程合作。

机遇?

先看一组数据:

2016年7月11日,财政部PPP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6月末,PPP项目库入库项目9285个,总投资需求额首次突破10万亿元,达到10.6万亿元。6月末全国PPP项目落地率由1月末的20%提高至23.8%,落地项目总投资额1万亿元,项目落地加速。其中,232个财政部PPP示范项目落地率更是高达48.4%。这一投资需求额已经超过去年全年基础设施总投资额。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去年全年全国基础设施投资总额是10.13万亿元。

从行业分布上看,PPP项目主要集中在市政工程、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领域。在财政部105个落地示范项目中,市政工程类项目54个,占51%;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9个,占9%;交通运输8个,占8%;8个,占8%。在全部入库的PPP项目中,市政工程、交通运输、片区开发3个行业项目数和投资额均居前三位,分别占入库项目总数、总投资额的53.1%、67.2%。

2014年是PPP的概念之年,2015年是PPP的订单之年,而2016年则是PPP的落地之年。2016年以来项目落地亦开始加速。截至6月末PPP项目落地率23.8%,呈显著上升趋势。从盈利模式上看,项目回报以使用者付费类型居多,行业分布主要集中在园林、轨道交通、环保、海绵城市等行业,未来一段时间PPP项目将迎来一轮新的发展。

PPP遇到的阻力?

近两年,我们经常听到PPP项目这个词,但真正实施落地的项目却并不多见,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有政府部门坦言,PPP最大的障碍就是政府信用。

因此,中国财政部正在期望通过将PPP(即公私合作模式)支出纳入预算和对不履约地方政府进行转移支付扣款的方式,来解决在推动PPP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中国财政部推动PPP发展、扫除PPP投资障碍的一份最重要文件——《PPP项目财政管理办法》(以下称《办法》)在2016年7月进入征求意见阶段。

《办法》的出台,可以从制度上形成约束机制,真正推动PPP项目的落地!

《办法》主要分为四个部分,最主要的内容是地方政府不履约时的扣款机制和将PPP支出纳入预算管理,主要是为了保障PPP项目合同中地方政府履约能力,解决地方政府信用问题,让社会资本不在对政府信用心存芥蒂。

据悉,《办法》对PPP的投资、国有土地、国有资产与资源、PPP纳入预算支出、以及对地方政府监督都做了详细的规定。

我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的顶层设计正在加速推进,相关部门已展开PPP改革工作调研,包括税收优惠政策、财政管理办法在内的一揽子政策已在酝酿中,同时PPP领域的统一立法也步入快车道

未来随着融资立法两大约束逐渐扫清,PPP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PPP引导基金运作模式

最后,为了更深入地了解PPP项目,我们有必要分析一下该类基金的运作模式。

模式一:PPP基金一般由政府(通常是财政部门)发起,政府委托政府出资平台与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以及其他出资人共同出资,政府作为劣后级出资人,金融机构与其他出资人作为优先级出资人。PPP基金的管理人可以由PPP基金公司(公司制)或PPP基金有限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制)自任,也可另行委托基金管理人管理基金资产。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NewPPP小编欢迎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PPP资产证券化示范项目近期出炉
下一篇:

方略咨询   最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