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业务】平衡好政府和社会资本的关系中国最适合PPP模式


来自:中政智信     发表于:2017-04-11 23:56:49     浏览:293次

中政智信(北京)经济咨询有限公司,集聚国内外一流专家团队,主要从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合规性地方政府融资对接及政府性债务风险评估、PPP咨询、P2P管理和技术支持、政府政策顾问、财经培训等业务,旨在打造提供全方位、系统性、个性化财经类问题解决方案的高端专业智库。

自去年相关部委联合出台《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指导意见》后,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股PPP热潮。据了解,全国各地目前已发布超过8000个PPP项目,水资源项目是其中热点之一。在PPP热潮之下,水务行业如何迎接历史机遇?城市水资源“联姻”PPP,怎样才能携手共进?

  外国专家:中国最适合PPP模式

  瑞士水务首席执行官磊托?舒尔泰斯在演讲中,介绍了该公司在中国施行的两项PPP水务项目。他直言中国是最适合采用PPP模式的国家,政府重视的同时,资本市场也正在加速进入。他举例,位于贵阳的白云污水处理厂,2008年设厂动工,当年即通过中国和瑞士双方完成了融资,目前由私营企业运营,运作非常有效率。美国快速集团创始人艾伦?韦伯更强调“监管”。他认为,PPP项目中低价竞争不可取,要重视工程质量,决策制定者首先要到实地去看一看,在项目刚开始的阶段就坚持定期评估和监管,同时应用技术时应考虑到技术其实是一把“双刃剑”。

  法国水务专家强调,水资源PPP项目中,“生态”因素很重要,必须尽早明确其生态环境维度,虽然这会使成本增加,但这种早期投资会在后期带来良好的回报,为市民提供更优质、长远的服务。

  水资源项目出现落地难

  “引入PPP模式能达到多方共赢的目标。社会资本进入,将使项目机制更加灵活,效率大大提高。”论坛的联合筹办方之一——广东粤海水务董事长徐叶琴在主旨演讲中提到,截至5月31日,全国共发布PPP项目8644个,总投资需求约10.4万亿元。然而,截至4月,纳入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的项目落地率仅有21.7%,出现落地难的现象。徐叶琴表示,“为了推动PPP模式的健康发展,建议政府部门建立专业PPP机构,厘清项目边界。”

  徐叶琴认为,水资源PPP项目将出现三大趋势

  一是“业务一体化”,未来合作模式将由水业务单一模式向行政区域一体化、乃至流域一体化合作模式发展;

  二是“监管精细化”,PPP模式下社会资本要求合理回报,将倒逼政府从过去的粗放式管理模式转变为精细化监管模式;

  三是“退出多样化”,未来PPP项目的退出将从目前的股权转让或合同期满退出,发展为多渠道的退出途径,如PPP股权交易平台、PPP基础资产证券化等。

  政府和社会资本的平衡是关键

  论坛中,不少与会嘉宾将水资源PPP项目称为“联姻”关系,既指代水资源项目与PPP模式的结合,也意指政府与社会资本的合作。对于如何维持好这种联姻关系,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龙隆认为,水资源PPP中最重要的是最后一个“P”,即Partnership(合作)。水是特殊产品,不可能完全通过市场进行资源配置,政府必须提供基础的保障,从经营管理上说水务往往是自然垄断,因为单个城市不可能有几套水务管网,同时难以产生超额利润。引入PPP模式后,则需要考虑资本收益和合作的稳定,这些特殊性决定了这种“联姻”必须处理好政府和社会资本之间合约的稳定性。

  水务专家认为,PPP模式存在的问题,相关法律出台之后可能会解决。而政府在其中起主导作用,首先要完善PPP合作机制,不能要求PPP项目沿用老的国企、事业单位的管理模式,否则无法激活企业活力。还有与会专家认为,对政府而言,引入具有水务资金、管理、技术的专业水务投资运营公司,能提高水务运行的供给和效率,政府适当参股可参与项目的管理和决策。对社会资本而言,地方政府入股,可以增加其投资信心,便于协调处理地方关系,投资方式也灵活。 


来源:中国网,原标题《平衡好政府和社会资本的关系中国最适合PPP模式》

整理:PPP资讯

版权声明:“中政智信”推送的文章,一定注明作者和来源,除非无法确认。部分文章推送时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在24小时内做删除处理,谢谢!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NewPPP小编欢迎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PPP项目移交阶段介绍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