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应用于“一带一路”战略的两大关键点是什么?


来自:融时达RSD     发表于:2017-04-13 18:26:59     浏览:306次

自2013年以来,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PPP模式的重要性日益显现。中国工程咨询协会陈会长表示:“未来‘一带一路’发展的关键点就在于设施的联通,尤其是基础设施的联通。而基础设施联通的关键点又在于以PPP融资模式解决部分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资金问题。由于‘一带一路’国家在能源、交通、宗教、文化、经济状况等方面都千差万别,因此我们可以有效利用自身在资金、技术、管理方式等方面的比较优势,为‘一带一路’国家补齐发展短板的同时还可以获得稳定的经济效益。”这一观点可以作为当前我国政府对于“一带一路”和PPP联合发展的最好解读。

前一阶段,国家发改委会同13个政府部门建立了“一带一路”PPP机制,和沿线国家加强合作,积极推广PPP模式,鼓励和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去,推动相关基础设施项目尽快落地。

以文化结合促进“一带一路”与PPP结合

追根溯源地说,“一带一路”最原始的模型来源于我国的丝路。其中,丝代表整条道路上流通运转的最重要商品,路代表着基础设施,这一历史现象就是商品和基础设施相结合的成果。伦敦大学的张教授认为,我国的丝路最早起源于汉代,兴盛于唐朝,而其兴盛的秘诀就在于唐朝对于各族文化的包容性。对于我们的“一带一路”战略思想,他认为这是一个跨国大尺度的统筹性治理,因此建立信赖感是非常必要的。如果只是单纯地输出经济和贸易利益,不注重文化的输出,很容易令“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生抵触心理,无法实现双方的共赢。

国托信达相关专家也很赞同张教授的观点。该专家认为,要想把PPP发挥到最好,必须要强调制度化的文化,尤其是与PPP相关的制度。对于PPP来说,契约化的精神是至关重要的。要想我们中国的企业走出去,首先双方要有文化的认同,其次要有严谨的合同且按照合同有效地执行,只有这两个条件都具备,才能使一个项目落地成功。

控制风险是PPP在“一带一路”战略运用的关键

由于PPP模式涉及到的项目通常周期长、投资大,加之多是基础设施项目,受到政策和法规的影响很大。对于涉及到海外投资的企业,这一难度更是显著增加。因此,对于PPP项目的风险研究和风险管控就显得尤为重要。对此,多名专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陈会长表示,开展PPP项目的风险管控应该建议政府部门牵头,由企业、社会组织、研究机构共同参与,开展“一带一路”国别风险的研究,并建立动态监控体系和网络。而且,在开展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先易后难,先在社会经济法律环境较好的国家开展PPP尝试,再逐步推进。切记不能一哄而上。

业内有专家认为,他们在实践中是通过投保对风险进行管控的,同时如果项目并购成功,会做一些反馈评价,从而为新的项目并购提供支撑。


业内部分专家也认为,PPP最大的问题就是风险防控问题。因此在选择PPP投资项目所在国时就需要特别在意。可以通过评价这一国家的资源条件、劳动力市场、政府执政能力等方面综合考虑,确保项目上马后能够平稳运行,最终获得稳定收益。

“中国企业走出去做基础设施离不开PPP,而一个PPP项目的成功无法脱离我们国家的现实基础和实际情况。”国投信达相关专家表示:“PPP尽管是起源于英国,目前国际上通行的也是英国制定的标准,但是中国的PPP仍然有着强烈的中国特色,是我们国家文化、法律、经济甚至发展阶段的产物。因此,我们企业走出去做PPP,必须要从中国特色出发,同时结合当地情况和国际标准最佳实践。要做好‘一带一路’的PPP项目,不但要有理念、操作上的要求,更要有一种使命感。”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新NEWPPP平台小编欢迎大家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PPP模式撬动河南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大资金”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