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部获悉,PPP立法进程加快,目前PPP条例初稿已完成,准备公开征求意见。同时,财政部、央行、证监会将于近期出台新规,进一步规范PPP资产证券化。财政部PPP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财政部金融司司长孙晓霞表示,符合中国实际的PPP发展道路正在形成,PPP发展要用众智才能事半功倍。她是在当日由财政部、中央财经大学和中信集团联合主办的“中国PPP良好实践国际研讨会暨中央财经大学PPP治理研究院成立大会”上做出上述表示的。
“我国PPP改革是一次体制机制变革,重塑了政府、市场、公众多元治理关系。PPP改革是一种创新的公共服务供给管理模式,通过放宽市场准入、释放社会活力,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孙晓霞表示,不过,目前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未来PPP发展道路依然漫长,需要不断整合各方资源,进一步深化理念,完善政策,创新实践。
“自2014年开始,中国开始推动新一轮PPP改革,成果颇为显著。”财政部PPP中心副主任韩斌表示,PPP已成为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重要抓手,是公共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创新,为深入改革,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注入强大动力,也为全球增长动能、经济治理和国际合作提供了更多经验参考。
“我们在PPP的顶层设计中,在传统的路径之外增加了法治的路径。目前PPP条例正在紧锣密鼓制定中。”财政部PPP中心主任焦小平说,现在PPP覆盖19个行业,在PPP条例制定过程中存在着是用过去的条款来给这个实践进行指路,还是用新的实践来打破过去的一些束缚的不同看法,所以在PPP条例的修改中争议非常大。
记者了解到,财政部积极参与PPP条例起草修订,目前条例初稿已完成,准备公开征求意见。下一步,财政部将继续配合国务院法制办加快推动条例出台,提振各方主体尤其是民营资本参与PPP的信心。与此同时,财政部、央行、证监会将于近期联合发文,进一步明确PPP资产证券化的条件、标准、程序,突出市场化导向。
中央财经大学党委书记傅绍林表示,PPP改革是一项事关国家战略全局影响深远的综合性改革,对激发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推动国家治理模式的变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世界银行常务副行长兼首席行政官杨少林表示,“一带一路”倡议为PPP、地区合作和互联互通提供了重大发展机遇,中国PPP成功经验可为其他国家提供有益借鉴。世界银行愿与各方伙伴共同努力,支持推动“一带一路”和中国PPP事业的发展。
杨少林透露,世界银行正在与财政部PPP中心共同推进一个新项目,全球基础设施基金和国际金融公司也参与了进来。该项目将以引进PPP项目准备和开放良好的国际经验与实践为基础,并引入国际投资者,也将释放一些成功的PPP项目,供中国各级政府、社会资本和PPP实践者参考。
财政部条法司副司长周劲松表示,ppp条例初稿已经完成,预计将会在两个月之内公开征求意见。
周劲松是在ppp创新与规范发展论坛暨潍坊市ppp项目推介会中提出这一消息。而在两年之前,财政部与发改委当时还在互相研究ppp相关法律,比如发改委的特许经营法,财政部的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法。
周劲松表示,目前ppp规范需要法律,ppp条例将以解决突出问题为导向,同时具备前瞻性和引导性。
专家表示,无论是条例还是法律,需要解决一些实质性的问题才有意义。比如ppp运作当中的一些问题,回报机制问题。再如,各个地方现在已经达到用于ppp的资金快接近可支配财力的10%,怎么样改革来解决这个问题,条例应该体现。还有,社会资金量很大,ppp很缺资金,解决机制和通道的问题。
在2017年的3月26日到3月30日之间,国务院法制办、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相关司局组成联合调研组,一组调研河南省PPP项目情况,研究推动PPP立法,另一组则是在重庆调研ppp项目情况。
当时一位PPP人士对记者表示,从调研的情况来看,在未来PPP立法的工作中,可能会优先推动PPP条例的出台。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资源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陈少强认为,PPP在中国属于新生事物,在各个方面理解还不完全一致的情况下,先用PPP条例给社会资本一个稳定的预期,同时有利于规范政府的行为,从而促进PPP的健康发展。条例完成后研究实施细则。
“PPP立法是一个方向,但是立法是一个更复杂的事情,在条例之后在研究立法,这样由易到难,逐步完成。”陈少强告诉记者。
PPP条例加快立法项目落地提速促结构性改革
近年来,中国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发展迅速。中国财政部条法司副司长周劲松11日在北京表示,中国有关PPP的立法正在紧锣密鼓推进,PPP条例目前已完成初稿,最近一两个月会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当天在北京由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山东省财政厅和潍坊市政府联合举办的PPP创新与规范发展论坛上,周劲松作上述表示。他透露,有关PPP立法以解决目前突出的问题为导向,同时体现制度建设的前瞻性、引导性,为PPP的发展发挥保障、促进和规范作用。
中国PPP改革推进3年多来,发展较快。据财政部PPP综合信息平台公布的统计信息,到今年3月末,全国入库项目12287个,累计投资额14.6万亿元(人民币,下同),覆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19个行业领域。其中,已签约落地项目1729个,投资额2.9万亿元。
社会各界对PPP改革期望越来越高,改革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也越发复杂艰巨。近日,中国财政部、国家发改委、中国司法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等六部委联合发文,要求地方政府规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严禁地方政府利用PPP等方式违法违规变相举债。
11日举行的论坛上,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表示,在国外,社会资本主要是指私人资本。在中国,社会资本既包括私人资本,也包括国有资本。PPP在中国的发展有其自身特色,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不能照搬外国经验。PPP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否则就容易陷入以往的条条框框中。
此次论坛上,山东省潍坊市推出93个PPP项目,总投资1660亿元,涵盖城镇综合开发、市政工程、交通运输、文化旅游、生态建设环境保护、教育体育、医疗养老、政府基础设施等领域。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NewPPP小编欢迎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