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助力未来基建投资——华创债券大数据看宏观系列专题之四2017-6-9


来自:屈庆债券论坛     发表于:2017-06-11 12:14:33     浏览:398次

前三篇“大数据看宏观”系列报告中,我们通过寻找高频数据或领先指标,分别构造出了消费、工业、制造业投资的预测指数。经济趋弱的大背景下,政府越来越重视基建的托底作用,而今年以来基建投资累计增速有所下行,从年初21.26%降至4月18.21%,而且市场对政府财力下滑的担忧有所增多,我们认为市场可能忽视了PPP对基建发挥的积极作用。本篇报告我们将聚焦于基建投资领域,结合目前市场对PPP的担忧阐述我们的观点,跟踪和预测PPP项目的入库、落地情况,以期估算出PPP项目对于基建的影响。

一、PPP会带来供给效率的提升,近期利率上行对PPP参与热情负面影响可控

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模式,是指政府与私人组织之间,为了提供某种公共物品和服务,以特许权协议为基础,彼此之间形成一种伙伴式的合作关系。PPP项目中,社会资本通过负责设计、建设、运营、维护的大部分工作获得使用者或政府部门提供的合理报酬,而政府则负责监督和验收工作,保证项目的质量。这种合作模式一方面减少了政府部门财政压力,节省的财政支出可以投放到更多的公益性质项目中,保证公共利益最大化;另一方面有利于调动社会资本参与基建的热情,社会资源能够更有效地利用起来。

经济趋弱的大背景下,政府越来越重视基建的托底作用。为了提高公共服务和产品等供给效率,减轻经济下行导致政府财力下滑、进而影响基建项目资金来源的负面影响,政府不断完善PPP的政策法律环境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服务和产品的供给过程中。1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PPP模式的通知》(国办发[2015]42号)标志着中国PPP模式的开局,在后续配套政策的大力推动下,PPP模式的推广和落地节奏不断加快,社会资本参与热情逐步提高。但另一方面,市场上对PPP发挥的实际效果仍存在一定分歧,主要包括PPP仅是基建的简单替代、目前高企的资金成本对PPP参与热情的负面影响等,我们的观点如下:

(一)PPP不仅仅是对基建项目的替代,更会带来供给效率的提升

部分投资者认为,从PPP项目的类型分布来看,绝大部分的PPP项目属于政府基础设施建设类的项目,而且对于特定类型的项目,财政部要求必须采用PPP模式,比如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等公共服务领域。另外,16年下半年PPP落地和基建增速出现背离,也使市场上有观点认为PPP对基建仅仅是替代效应,甚至可能有一定挤出效应。

首先,从统计口径角度来看,除了基建项目以外,PPP还包含了20-30%其他类型的项目,因此PPP模式的开展不仅仅是对基建项目的简单替代,还会推进基建以外的其他类型项目投资。从主要省份PPP项目推进对基建等投资的影响来看,16年6月底PPP投资规模排名前三位的省份分别为贵州、河南和山东,排名后三位的省份是山西、上海和天津。受制于各省基建数据的可得性,我们以(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投资)作为基建在内的PPP可能影响的投资领域。我们发现排名前三位中的河南和山东16年基建等领域投资增速保持相对稳定,考虑到PPP落地时间要求后,16年底以来贵州投资出现了回升;另一方面,16年下半年排名后三位与前三位省份的投资增速之差走扩,其中山西投资增速也出现明显下滑。因此,整体来看,PPP的推进对基建在内的投资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其次,我们认为PPP是一种项目运作全流程模式的整合和创新,社会资本和政府取长补短,因此PPP模式有利于提高公共服务和产品等供给效率。通常情况下,社会资本在设计、建设和运营等环节比政府更有经验,近年社会资本的参与热情也有所提升。截至今年3月末,455个落地示范项目的签约社会资本共716家,其中纯民企性质的(民营独资+民营控股)合计有262家,占比36.6%,PPP分类中的19个行业中民企参与其中15个领域。

(二)PPP项目周期长,所以长期来看,近期利率上行对PPP参与热情的影响并不大

去年底以来,受金融去杠杆和海外压力等多重利空因素影响,国内债市持续调整,以债券收益率为代表的利率中枢不断上行,叠加银行流动性紧张,同业存单和理财收益率也不断上行。通常情况下,PPP投资回报率偏低,那么近期理财等资产收益率上行是否会降低社会资本参与PPP的热情?

如果从短期角度来看,理财等资产收益率提升确实会对社会资本参与PPP热情构成一定负面影响,但负面影响有多大,我们认为需要从长期角度出发,考虑以下两点:

首先,处于推进早期的PPP而言,政府优先开展那些回报收益高的项目,所以早期的PPP项目享受制度红利。但随着相关制度和投资环境的不断完善,以后PPP的投资收益率大概率会处于下行通道中,所以对于那些计划投资PPP的基金而言,越晚投资收益率可能就会越低。

其次,目前理财收益率虽然高,但理财产品期限通常为一年以内,所以将面临再投资风险。从长周期视角来看,未来全社会投资回报率应该会不断下行,而PPP项目生命周期通常10-20年,那么对于那些长期投资者而言,目前PPP稳定而且相对不低的收益率仍然具有一定优势。入库项目数按回报机制分布方面,其中政府付费和可行性缺口补助模式占比接近75%,也表明大部分PPP项目安全性较好。

(三)10%的政策红线对PPP短期规模扩充的负面影响有限

去年四月底发布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指引》(财金[2016]21号)强调“每一年度全部PPP项目需要从预算中安排的支出责任,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例应当不超过10%”,财政部通过划分10%的红线来降低地方政府对PPP项目的支出风险,客观上对PPP未来的发展规模形成了上限,但我们认为10%的政策红线对PPP未来的规模扩充影响有限,主要基于以下两点理由:

第一,各省份PPP项目支出责任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例距离10%的政策红线较远。政府付费和可行性缺口补助类型的落地项目是政府需要履行支出责任的项目范围,政府付费项目的付费比例为100%,我们假定可行性缺口补助类型的付费比例也为100%(这是政府需要履行支出责任的极端情况),考虑到PPP项目的回报率为7%,两者乘积即为政府每年需要在PPP项目的支出。我们发现,截止到今年4月底各省该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例在4%以内,距离10%的政策红线较远,未来PPP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第二,10%的政策限制或将有松动可能。伴随着PPP的快速发展,未来个别省份可能接近10%的政策红线,届时是否会对PPP进一步推进产生负面影响呢?我们认为占比达到临界状态省份一方面可以丰富PPP项目的回报模式,增加PPP项目的自身回报,减少地方政府对PPP项目的补贴;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也可以通过政府性基金预算规避10%的红线要求。《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深入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工作的通知》(财金[2016]90号)中规定“对于政府性基金预算,可在符合政策方向和相关规定的前提下,统筹用于支持PPP项目”,政府性基金预算不纳入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因此地方政府未来可以加大政府性基金预算以支持PPP发展。此外,21号文中在介绍10%红线要求时提到“省级财政部门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确定具体比例,并报财政部备案,同时对外公布”,具体比例可能的调整机会为PPP未来的继续扩展空间提供了可能性。 

二、今年以来PPP项目发展现状跟踪:入库需求依然旺盛,落地率稳步提升

早在去年8月,我们团队的报告《PPP项目加速落地有望支撑基建保持高增速》对截止到去年二季度的PPP入库项目进行了系统地梳理和分析。那目前PPP项目发展到哪个阶段呢?结合最新一期的PPP季报,我们对财政部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的入库项目跟踪如下:

(一)示范项目落地率稳步提升,部分中西部省份对PPP较为积极

为了加快PPP项目推广和落地,财政部设立了PPP示范项目。截至3月末,国家示范项目总数为700个,总投资为1.7万亿。其中第一批项目22个,总投资714亿;第二批项目162个,总投资4871亿;第三批项目516个,总投资11616亿。

PPP项目按全生命周期分为识别、准备、采购、执行和移交阶段。分阶段来看,今年以来执行阶段的项目无论项目数还是投资额均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尤其是3月受春节后新开工的影响增长明显。项目落地率是指执行和移交两个阶段项目个数之和与准备、采购、执行、移交阶段项目个数总和的比值。示范项目落地率从去年一季度的35.1%一路升高到三季度的58.2%,四季度出现了一定的下行,主要是因为第三批示范项目的引入,而今年一季度落地率止跌回升,达到66.6%。分批次来看,第一、二批示范项目落地率100%,第三批落地率54.6%,较去年末提高了11.7个百分点。按照财政部的规定,第三批示范项目原则上应于今年9月底前完成采购,因此我们预计,示范项目落地率未来仍将维持稳步提升的趋势。 

项目库共包括能源、交通运输、水利建设、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市政工程、城镇综合开发、农业、林业、科技、保障性安居工程、旅游、医疗卫生、养老、教育、文化、体育、社会保障、政府基础设施和其他19个一级行业。分行业来看,市政工程、交通运输、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占据示范项目个数的前三位,三者合计占比达到63.3%,与去年末63%的占比基本持平;市政工程、交通运输、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占据示范项目落地个数的前三位,三者合计占比达到64.7%,较去年末下降了3.3个百分点,示范项目落地行业集中度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

分地区来看,河南、云南、山东占据示范项目个数前三位河南、山东、云南占据示范项目落地个数前三位,中西部经济实力相对较弱的省份对PPP项目的推广和落地较为积极。

从资本构成上看,目前455个落地示范项目涉及到716家社会资本,其中国有独资、国有控股分别为221、174个,占比分别为31%、24%,国有相关资本总计占据一半以上份额。PPP项目除了能够拉动基建投资外,也对民间投资有一定促进的作用,数据显示示范落地项目社会资本中,民营独资和民营控股分别为144、118个,占比分别为20%、17%,民营相关资本合计占比37%,较2月末和去年末分别低1.3、2.3个百分点,民营资本参与示范项目热情在缓慢降低。

从民营相关资本投资的行业领域来看,市政工程、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水利建设占据前三位,占比分别为40%、11%、7%。与整体的投资结构相比,民营相关资本对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养老等产业更加青睐。

(二)全部入库项目需求依然旺盛,政府背书相关项目占比提升

入库项目需求依然保持较高增速。截至3月末,入库项目总计为12287个,投资额为14.6万亿,分别比2月末和去年末净增503个、1027个和6114亿、10686亿。分阶段来看,3月末执行阶段项目为1729个,比2月末、去年末分别增加207、378个,入库项目落地率也从去年末的31.6%稳步提升到3月末的34.5%。

分行业来看,市政工程、交通运输、城镇综合开发占据入库项目个数的前三位,三者合计占比达到53%,低于示范项目前三位合计占比63.3%,体现出一般的入库项目范围分布更加均衡;市政工程、交通运输、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占据示范项目落地个数的前三位,三者合计占比达到64%,基本与示范项目占比持平。尽管入库项目各行业分布比较均衡,但实际落地行业集中度依然较高。

分地区看,贵州、山东、新疆占据入库项目个数前三位,这与示范项目的排名情况大相径庭,考虑到示范项目的筛选需要达到一定要求,这反映出部分省份的PPP项目整体水平较弱。落地项目中,山东、新疆、河南占据前三位,与示范项目个数和落地个数分地区排名基本类似的情况有所不同,入库项目个数和落地个数分地区排名存在较大差异,比如贵州省入库项目个数排名第一,但落地个数只排第七,这显示出中西部部分省份对PPP项目热情较高但落地速度滞后。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新NEWPPP平台小编欢迎大家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重磅】PPP项目债券融资开闸: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PPP项目专项债券指引(附文件全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