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与市政公用设施管理


来自:中欧国际建工集团     发表于:2016-06-15 20:28:06     浏览:378次

昨天有很多中外专家谈了很多对PPP的认识,他们实践的经验,给我也有很大的启发。应该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广的一个重要的领域,昨天大家听到的一些报告,很多的领域,当然,这个领域,第一,量大、面广,我国1400个县城。第二,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水电气热、能源、交通、道路、园林绿化、市容环卫等等,一系列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恰恰在一块,我们的投资是严重的不足,出现了短板,也导致了我们的城市病,比如说环境问题,安全问题,最近天天新闻报道城市的内涝问题,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等等,一系列的城市诟病,老百姓非常不满意,这跟我们的投资欠账有很大的关系。

   我给大家举一个数字,现在我们每年的房地产投资,直接投资,在10万亿。但反观我们城市基础设施,什么叫城市基础设施?城市里面把房子一推倒,剩下的地上地下都属于城市基础设施。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只有不到两万亿,现在去年的数字还没有出来,前年的数字基本上是1.6万亿,曾经世界银行给过一个数据,说城市基础设施跟房地产之间,就是房屋之间有一个合理的比率,基本上是4:6或5:5,我觉得像我们国家现在这样,至少应该五五开,大家看这个数字就能看出来。所以PPP这个方式,在这个领域当中,应该是大有作为的。这是我想讲的第一点。

  第二,我们城市基础设施引入市场机制,应该说是在国内走得比较早的行业,从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我们部里就发了《关于推进城市污水垃圾市场化的指导意见》,2004年我们部里专门制定了在市政公用领域进行特许经营的管理办法,当然这是部门规章。在这个部门规章上,应该说是大大推动了我们在有经营收益的,当然,我这叫准经营收益,是政府定价这一块,比如说水、气、热,这些领域开展了BOT。截止到目前,我们的燃气行业大概有40%,供热行业有60%,供水行业有20%,污水处理有40%,垃圾也有20%。这些行业都是通过BOT引进的社会资本,转变了过去以往靠财政、靠政府的供给方式。那么我们还有通过BT在道路、园林绿化等等做了一些探索。但是,这些探索的过程当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第一个,由于我们过去打包的形式,过去一想搞BOT,最好是界面比较清晰,昨天专家也讲到,规模、速度、效率,过去我们太注重这个了,但是导致了我们出现了什么问题呢?比如说水,我们把厂都包出去了,把网留给了自己。结果变成在这种方式,继续往下走的话,我们出现了什么呢?肥肉都被吃净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骨头,而在这个过程当中,从整个的系统的角度来讲,很难发挥整体的效果。这是现在我们反思发现的,并且我们实际上政府的这种风险转移也好,或者叫系统的,我们本来想通过PPP得到高效的服务质量,反而由于界限在系统中切分了,造成的整体效果并不好,现在甚至于出现了由于管网的质量维护跟不上,技术厂商的运营也得不到好的效果,导致低价竞争,管网也维护不上。这是很大的问题,就是这个包怎么打。

  第二,我们的回报机制不确定,大部分是收费性质的,不能及时调价,成本的提升导致了这种原来的预期做不到。

  第三个,很多的制度不完善。最大的制度不完善导致了信誉之间的危机,有些是制度过程当中,没有确定,大家的认识不一样,而导致了这种信誉上的危机。有些地方政府,对这个不熟悉,生怕企业、市场把它骗了。有些企业在进入之前,又怕政府关门打狗,所以这种现象也比较普遍,所以这是我想在前面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尽管花了很大的力量,在推动这件事情,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下一个,我想提几点考虑,供大家一起来分享。

   第一,昨天国家发展改革规划司的司长也谈到规划的问题,我也想对规划谈下,现在我们如何来注重规划的引领和纲领性的作用。我们很多城市非常注重总规,基本上一任市长一来,关心的是总规。但是对总规确定以后的所有城市基础设施的规划重视不够,基本上很多城市是没有一个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稳步性的规划,这是我们国家跟西方国家在这方面有很大的差别。你没有这个规划,你无法去进行资本投入和资本的安排。你在引入PPP的时候,一个是项目的选择,一个是对项目的工作没有基础,现在我们推行PPP入库,我们为什么很多项目落地难?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有的是着急,说今天中央政府支持这个,设立了基金,然后报项目,在审查的过程当中,前期工作很不扎实。真正按照严格的物有所值来分析,昨天的案例都讲了,物有所值的分析,我看至少两年到三年,你前期工作没有基础,耽误时间很长,现在我们又是一个快餐的机制,就导致了很大的出入。所以我觉得根本的原因,是我们的规划没有做到位。我们如果规划做到位了,那么我们最起码知道这一个城市的需求,知道城市项目当中的优先安排,也知道我们的投资回报怎么解决。我觉得这个是我希望的第一个建议。

  第二,我们政府职能的转变,如何来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尤其是现在我们的城市政府,自从2008年管理体制改革以后,我们把很多的城市的管理体制设置交给了城市人民政府,我们国家目前出现的第一个政府层级比较多,尤其在城市一级,有些大城市还分了三个层面,市本级一级区一级,有的甚至还有更往下的,街道、镇,分了三级。那么我们在横向也分了很多部门,导致我们把一个市场,像九宫格一样,切得很碎。同时,我们这么多的城市,有大有小,还要重点发展十万以上人口的重点镇像这样的市场分割下,有没有利?一个是薄利、一个是多销。时间是一个方面,如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政府在职能转变的过程中,我们如何创新机制,来破除体制上的障碍,这个也是需要我们来考虑的。如果我们都是政府的亲力亲为,每个政府都是还没有转变供给方式的这种理念的话,那么我们一定是碎片化,不利于PPP的进入。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政府,最近我们国务院发的,《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当中,明确提出了要创新模式,它的创新模式在文件当中指出的是希望政府投入合同管理,绩效考核,按效付费来引入我们的PPP。现在我们的绩效考核是很多政府不具备的地方,所以我觉得有些国家在这方面,政府进行绩效考核、按效付费、合同管理这一套机制,我们没有建立起来。

    第三,就是健全法律法规制度。现在我们有很多的PPP的推行,涉及到很多方面,包括政府采购、招投标、价格、预算,现在还要做PPP法和特许经营法。这些法律之间的关系如何理顺?现在有些法规中间,就像我们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地下管廊,很多收费是相对的,我们现在法律法规中间是不是也有冲突的地方?

  第四,我们要建立一套稳定的回报机制,没有一套稳定的回报机制,怎么来保证社会资本进入?而且我们这一块,因为大部分市政公用设备都是结合国企,结合国企的改革,结合回报机制的建立,结合我们的绩效考核,真正让我们的第二个P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P,这个是非常重要的。我觉得这方面,在座有很多专家,都是对国外的一些情况是了解的,我也特意地,曾经对这个事情专门对法国和英国的一些管理体制做了一些考察,我觉得有非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比如说英国在撒切尔时期推行的,实际那时候就相当于国企改革,他们怎么保证价格调价机制,怎么让市场有稳定的预期,怎么样通过股市来民营化。昨天我看有的专家说英国的民营化已经达到80%,但是它不是直接进入的。这里面,因为市政公用,既可以引入民间资本,我们又不能够缺失政府的主导,这个怎么把它甄别好。

  最后一个就是要建立好一个信誉制度。我们现在信誉制度也是这样,昨天台湾的交通部长讲到,我们现在也有这个问题,如何通过这些法规、制度的完善,把这些制度建立起来,为我们这个领域来实现PPP创造一个很好的政策和市场环境。

  由于时间原因,我就简单地介绍到这里,说得不对,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转自中国发展网,原标题《PPP与市政公用设施管理》,PPP资讯整理)

免责声明:版权归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处,请谅解,如原创作者看到,欢迎联系“中欧国际建工”认领(请直接在公众号留言),“中欧国际建工”会在后续文章声明中标明。如觉侵权,敬请通知“中欧国际建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谢谢!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NewPPP小编欢迎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PPP研究】青岛市推广PPP的体会与启示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