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重要成果之一,PPP模式在近年逐步迈入快速发展通道,且已成为提供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项目的主流模式。而今,在PPP进入立项、发展的高峰期之时,推进PPP项目的规范化成为当务之急。
6月26日,《人民日报》在江苏、湖北、四川等地,对3省6市的100多家实体企业进行调查时发现,“最低竞标价”成为企业集中诟病的问题。这是《人民日报》继5月31日之后的30天内,对"最低价中标"问题的第二次聚焦。
多位企业负责人表示,一些地方和国企招标采用“最低价中标”,这种“重价格、轻质量”的指挥棒,不符合新发展理念,阻碍了中国经济转型升级。
在PPP领域,“最低价中标”的现象也屡见不鲜。“现在很多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由政府或大型央企牵头招标,往往是最低价中标,压价非常严重。”一位参与PPP项目竞标的企业负责人表示。
作为政府采取竞争性方式,在公共服务领域与社会资本开展合作的新型管理模式,PPP在加快落地及监管趋严的双重推动下,正在逐步走向规范化。
“最低价中标”只是当前PPP规范化道路上的众多乱象之一,但是《人民日报》在短期内针对该问题的再次聚焦,也传达出PPP规范化势在必行的讯号。
自2014年以来,国家陆续发布了多份有关PPP规范管理的政策文件,PPP的规范化要求也日益明晰:
2014年10月2日,国家公布《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即PPP届常常提到的“43号文”,重点强调了PPP相关补贴应与地方债务采用相类似的管理模式;
2014年12月31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政府采购管理办法》首次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为主语提出政府采购PPP项目的管理要求,并为PPP设计专属采购模式;
2015年1月19日,财政部发布《PPP项目合同指南(试行)》,明确PPP项目利益相关方法律关系;
2015年4月14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指引》指出,政府PPP项目总投资额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例应当不超过10%,为财政承受能力论证做出了统一的标准与规范;
2016年12月30日,《国务院关于加强政务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将PPP纳入政务诚信建设重点领域……
随着PPP相关政策的日益完善,以及各地对PPP项目的落地实施,PPP正在朝着规范化的道路稳步迈进。但是,在相关法律尚未正式出台之际,PPP项目的真正规范化尚需时日。
在业务战略前瞻性和技术条件先进性的双重推进下,东方园林承接工程模式不仅转变为以PPP模式为主导,更是开创了中国水环境PPP的先河。截至目前,东方园林已中标PPP项目55个,中标总额已过千亿。
PPP项目的规范化,需要政府和相关企业的共同努力。作为国内水环境PPP的开拓者,在推进国内PPP项目规范化的过程中,东方园林有义务也有责任。未来,东方园林将充分发挥先入经验优势和技术领先优势,与政府一道,共同完善国内PPP项目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同时,将东方园林的PPP经验推广至全国。
此外,东方园林还将紧跟政策导向,扎实推进已有PPP项目的落地工作,在中国PPP规范化的道路上继续领跑行业。
文章来源:东方园林
本公众号为全国特色小(城)镇服务联盟下设的文旅专业委员会官方微信号。全国特色小(城)镇服务联盟是由国家相关部门牵头发起,为特色小(城)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夯实城镇产业基础, 完善城镇服务功能,优化城镇生态环境,提升城镇发展品质,在政策、文化、规划、资 金、建设、运营等各方面提供全产业链体系化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新NEWPPP平台小编欢迎大家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