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PPP模式建设智慧城市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来自:朗坤自动化     发表于:2017-06-30 22:23:57     浏览:439次

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又称PPP模式,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是公共基础设施中的一种项目运作模式。在该模式下,鼓励私营企业、民营资本与政府进行合作,参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

应用PPP模式建设智慧城市的必要性

1、减轻财政压力,开拓融资渠道。

       智慧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根据《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预测显示,未来10年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相关投资有望超过2万亿元,传统的政府投资建设模式已经不能满足需求,采用PPP模式建设智慧城市,可以凭借社会资本的专业化运营经验、商业开发拓展能力,有效拓宽项目投融资渠道,减轻政府财政压力。

2、利用先进技术,提高运营维护效率。

       智慧城市建设属于高新技术行业,项目的后期的运营维护对技术要求高。传统模式下政府后期将面临较大运营维护压力。采用PPP模式将投资、融资、建设和运营维护统一打包,通过充分竞争的方式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有利于引导社会资本从项目全生命周期的角度,统筹考虑建设和运营维护工作,利用其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项目建设和运营维护的效率与质量。

3、节约财政资金,避免重复建设。

       传统的信息化项目主要由政府直接投资,导致部门间各自为政,出现重复建设、重复开发、建设水平不高、处理能力不强等问题。而采用PPP模式,统一规划、打包多个项目进行整体建设,不仅为政府节省了咨询的时间,更重要的是节约了财政资金,避免了重复建设。

应用PPP模式建设智慧城市的可行性

1、政策环境的逐渐成熟,为采用PPP模式建设智慧城市提供了政策支持。

       2013年8月8日,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提出在有条件的城市开展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建设。各试点城市要出台鼓励市场化投融资、信息系统服务外包、信息资源社会化开发利用等政策。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共同参与智慧城市建设。

       2014年8月27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八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鼓励建设和运营模式创新,注重激发市场活力,建立可持续发展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建设投资和运营,杜绝政府大包大揽和不必要的行政干预。

       2015年8月31日,国务院《关于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通知》中提出,建立市场化的数据应用机制,在保障公平竞争的前提下,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服务建设。鼓励政府与企业、社会机构开展合作,通过政府采购、服务外包、社会众包等多种方式,依托专业企业开展政府大数据应用,降低社会管理成本。


通过一系列文件的出台可以看出,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国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智慧城市项目的建设,依托专业企业开展智慧城市建设,以提高运营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2、广泛的建设需求,为应用PPP模式建设智慧城市奠定了市场基础。

      《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预测未来10年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相关投资有望超过2万亿元,涵盖智能交通、公共安全、数字城管、智慧医疗等解决方案市场。自2010年以来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投资保持年均14%左右的增速,并且《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也提出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可以预测未来智慧城市行业的建设投资仍将持续增加。

       根据财政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中心的数据,截止至2017年1月31日,智慧城市类型的PPP项目共有97个,其中有18个项目已经在执行阶段,14个项目正在采购阶段。根据未来智慧城市的建设投资规模,未来还会有更多智慧城市的建设选择应用PPP模式。


3、大量试点城市的推广,为应用PPP模式建设智慧城市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为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推行新型城镇化建设,住建部自2013年至2015年,公布了三批共290个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城市。据国家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部级协调办秘书处秘书长单志广统计,发改委、住建部、工信部、交通部、科技部与国标委、国家旅游局、国家测绘局等部门组织的智慧城市相关试点共597个。

       为了推动智慧城市的健康发展,2016年11月2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国家标准委联合发布《关于组织开展新型智慧城市评价工作务实推动新型智慧城市健康快速发展的通知》,同时下发《新型智慧城市评价指标(2016年)》等相关附件。国家部委将依据该评价指标体系对各地试点的智慧城市项目进行评价,到2018年底分类筛选100个国家示范性新型智慧城市。


由此可见,国家为了推动智慧城市的的健康发展,在开展大量的试点城市建设的基础上,逐步对试点城市进行绩效考核,为智慧城市建设采用PPP模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南京朗坤自动化有限公司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新NEWPPP平台小编欢迎大家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聚焦PPP】山西省财政厅地方金融处常锦全处长在贯彻落实全省PPP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座谈会上的讲话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