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记者从河南省财政厅获悉,省财政厅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以下简称PPP)意向项目库新增项目90个,总投资1277亿元,涉及郑州老鸦陈棚户区改造、机许城市快轨等项目。调整后,省财政厅PPP意向项目库项目共计1028个,总投资12259亿元。
据介绍,新增的90个项目分布在郑州、许昌、新乡、汝州等多个市(县),涉及文化旅游、教育、生态、市政工程、保障性安居工程、交通运输等领域。
据省财政厅工作人员统计,本次市县新申报入库项目125个,总投资1804亿元,经过筛选,确定新增入库项目90个,再减去退出的项目14个,截至目前,省财政厅PPP意向项目库项目共计1028个,总投资12259亿元。
来源: 大河网
一、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情况
6月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082亿元,同比增长8.9%。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568亿元,同比增长10.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9514亿元,同比增长7.4%。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的税收收入13720亿元,同比增长12%;非税收入3362亿元,同比下降2.4%。
1-6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4306亿元,同比增长9.8%。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3891亿元,同比增长9.6%,为年初预算的55.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50415亿元,同比增长10%,为年初代编预算的56%。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的税收收入80074亿元,同比增长10.9%;非税收入14232亿元,同比增长4.4%。
主要收入项目情况如下:
1.国内增值税28815亿元,同比增长2.2%。其中,受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翘尾减收以及去年同期各地清缴营业税导致的高基数等影响,改征增值税下降19.4%;受相关产品价格上涨、部分行业销售收入快速增长等影响,工业增值税、商业增值税分别增长21.9%、30.4%。
2.国内消费税5849亿元,同比增长7.1%。
3.企业所得税21210亿元,同比增长15.6%。主要受企业利润较快增长带动。
4.个人所得税6753亿元,同比增长18.6%。主要是居民收入增长、财产转让所得增加等带动。
5.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7701亿元,同比增长34%;关税1458亿元,同比增长21.2%。
6.出口退税7141亿元,同比增长23.1%。主要是出口增长较快以及上年基数较低。
7.城市维护建设税2187亿元,同比增长0.6%。
8.车辆购置税1552亿元,同比增长22.8%。
9.印花税1197亿元,同比增长1.6%。其中,证券交易印花税618亿元,同比下降8.8%。
10.资源税699亿元,同比增长58.2%。主要是部分矿产品价格上涨,以及去年7月1日起全面推开资源税改革、对绝大多数矿产品实行从价计征带来翘尾增收。
11.土地和房地产相关税收中,契税2564亿元,同比增长18.5%;土地增值税2920亿元,同比增长23.9%;房产税1389亿元,同比增长18.8%;耕地占用税1173亿元,同比增长8%;城镇土地使用税1312亿元,同比增长14.2%。
12.车船税、船舶吨税、烟叶税等税收收入436亿元,同比增长8.7%。
总体上看,上半年全国财政收入较快增长,是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综合反映,也是工业品价格上涨、企业盈利状况改善、进口价量齐升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情况
6月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7016亿元,同比增长19.1%。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3030亿元,同比增长10.2%;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3986亿元,同比增长20.3%。
1-6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03483亿元,同比增长15.8%。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14196亿元,同比增长9.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9287亿元,同比增长16.9%。财政支出进度加快,中央财政支出为年初预算的48%,地方财政支出为年初代编预算的54.2%,分别比去年同期进度提高0.6个和4.4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各级财政部门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实施更加积极有效的财政政策,推进财政资金统筹使用,及时拨付下达财政资金,切实保障各项重点支出需要。从主要支出项目情况看:教育支出15346亿元,增长17.2%;科学技术支出2905亿元,增长22.7%;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272亿元,增长10.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4803亿元,增长24.6%;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8623亿元,增长18.2%;城乡社区支出11892亿元,增长20.1%;农林水支出8060亿元,增长10%;交通运输支出5507亿元,增长4.4%;住房保障支出2967亿元,增长8.7%;债务付息支出3075亿元,增长31%。
二、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情况
(一)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情况
1-6月累计,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22969亿元,同比增长27.8%。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965亿元,同比增长2.1%;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收入21004亿元,同比增长30.9%,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8836亿元,同比增长34%。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情况
1-6月累计,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20491亿元,同比增长24.6%。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支出842亿元,同比增长19.5%;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相关支出19649亿元,同比增长24.9%,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相关支出17392亿元,同比增长24.9%。
来源:财政部
由中国PPP基金承办的首期PPP项目专题业务培训班今日开班。专家表示,PPP资产证券化为资本市场与PPP领域架接了一座桥梁,将成为PPP领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近年来,我国PPP改革工作取得积极进展。2017年,PPP更是迎来项目落地高峰期。截至6月底,全国已落地项目2021个,总投资额3.3万亿元,存量资产空间较大。
为缓解PPP项目融资难问题、推进PPP项目规范实施,今年6月,财政部、人民银行和证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规范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资产证券化有关事宜的通知》,这是继去年底国家发展改革委与证监会就传统基础设施领域PPP项目资产证券化联合发文后,PPP资产证券化领域又一重要政策文件出台。
“推进PPP项目资产证券化,能够利用资产证券化这一创新金融工具的优势,推动实体项目与资本市场对接,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从根源上破解PPP项目融资难题。”财政部金融司司长孙晓霞指出,推进PPP项目资产证券化有利于盘活PPP项目存量资产,提高流动性,进一步拓展社会资本发展空间;丰富资产证券化市场产品类别,扩展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空间,增强发展活力;规范PPP项目运作,通过资本市场更为谨慎、理性、严格的约束,推动PPP项目各参与方规范运作、严格履约,提升项目实施质量。
证监会债券部主任蔡建春认为,PPP是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重大创新,是中国经济“稳增长”和“调结构”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而且,PPP项目政策约束性强、基础资产广、保障力度大以及规范化程度高,这些优点结合公共服务需求稳定、现金流可预测性较强的特征,也正好满足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基本需求,能够成为最为优质的基础资产。
“未来几年内,随着大量PPP项目的落地和运营,PPP资产证券化可能会成为资产证券化市场乃至资本市场具有重要影响的市场板块,资产证券化也将成为PPP领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蔡建春说。
孙晓霞指出,资产证券化是PPP项目再融资和提高资产流动性的手段,应坚持在确保实现PPP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确保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和效率的基础上推进,不能让PPP资产证券化成为社会资本的快速“退出”渠道。同时,也要坚决避免本应完全依赖项目未来现金流收益的PPP资产证券化产品,将偿付责任向政府延伸,“绑架”政府刚性兑付。
来源:中国经济网
北京2022年冬奥会计划使用25个场馆,分布在北京赛区、延庆赛区、张家口赛区三个赛区。北京赛区共有12个场馆,其中5个是竞赛场馆,将进行冰壶、冰球、滑冰等三个大项的比赛。“这5个竞赛场馆中,4个为改造场馆,只有1个为新建场馆,也就是国家速滑馆。”北京市2022年冬奥会工程建设指挥部执行指挥、市重大项目办党组书记王钢介绍,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期内,国家速滑馆将用于速度滑冰的比赛和训练,奥运会结束后,这里则会变为既能够举办国际赛事也能让大众进行冰上活动的多功能场馆。
国家速滑馆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奥林匹克公园西侧、国家网球中心以南,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临时场馆原址。国家速滑馆场馆总建筑面积约8万平方米(不含地下停车场),造型呈现椭圆形,分为地上四层和地下两层,竞赛层在地下一层,设置400米滑道,观众座席约12000席,设计理念来自一个关于冰和速度结合的创意,银白色的外结构宛如一圈圈冰丝带,旋转着攀援、上升,象征着2022年的22条“冰丝带”交织成茧,新一代的奥运之星破茧而出。
“目前,2008年曲棍球和射箭临时场馆地上物的拆除已经完成,已经具备建设条件,建设期为3年,计划于2019年完成速滑馆中永久性工程的建设。”
“这是冬奥会中首个采取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即PPP模式的场馆。”市重大办巡视员戴孟东介绍,项目规划投资约11.8亿元,建设内容为国家速滑馆场馆设施及红线内配套设施的建设,包括市政设施、绿化、景观工程。PPP项目合作期限共30年,其中建设期约3年(2017年—2019年),奥运服务期约2年(2020年—2022年),赛后运营期约25年。市重大项目办作为PPP模式的实施机构,负责此次的公开招标工作。
据了解,此次公开招标是确定社会资本方,社会投资人可以以“联合体”形式投标,必须具备相应的施工资质,具备体育场馆投资、建设、运营的经验和业绩,同时应拥有足够的资金实力和融资能力。社会资本方可以通过政府建设期投资补助以及赛后运营期内场馆及配套停车设施等运营获得合理的投资回报,政府在赛后运营期则不提供补助。
“市政府将积极引导和鼓励北京市冰雪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充分授权,让社会资本方能够有效发挥自身的创新经营能力,通过自主经营获得合理收益。”戴孟东提到,按照计划,招标工作将于7月底启动,9月底完成开评标工作。同时,下一步,延庆赛区奥运场馆项目也将采取PPP模式。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新NEWPPP平台小编欢迎大家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