撬动社会资金盘活城市建设PPP加速海口城市变革


来自:凤凰房产海南站     发表于:2017-07-18 04:07:17     浏览:251次

路面平整干净,两旁安装了节能路灯,墙面凌乱的“小广告”不见踪迹,店铺经过规划后显得整洁有序……这些变化让多年生活在海口市美兰区福安村的刘明权眼前一亮,“以前下点小雨走路都会溅上一腿的泥。”

自海口启动“双创”工作以来,背街小巷改造工作在全市铺开,不少原本破旧老化的道路,仅用时数月就完成了升级改造,变得畅通整洁。在美兰区2016“双创”PPP项目小街小巷提升改造工程项目负责人瞿汝东看来,海口背街小巷改造保质增速的背后,离不开PPP模式的助力。而这只是一个缩影。


提供更优公共服务

6月28日上午,海口港新海港区二期项目工地现场施工火热。作为PPP模式项目,新海港区二期项目自2015年12月底开工以来,已累计完成投资3.2亿元;去年11月30日,海口当时最大的棚户区改造项目——红城湖片区棚户区改造基础设施PPP项目奠基开工。作为琼山区棚户区改造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目将进一步推动红城湖一带道路、综合管廊、绿化及学校等配套设施建设,加速海口老城区基础建设……

近两年来,海口通过PPP模式达成合作的项目还有很多。

PPP模式,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是指民间参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事务管理的一种模式。由于推广PPP模式成效显著,社会资本参与程度较高,不久前海口还被国务院“点赞”。

更可喜的是,在PPP模式的带动下,海口在撬动社会投资的同时,有效地提速了城市变革。“通过采用PPP模式,我们开辟了多元化融资渠道,可将短期建设支出转化为合作期内各年的可用性服务费和运营维护费,有利于加快相应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缓解海口财政压力,从而腾出更多资金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海口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说。

提升百姓生活品质

每当听到一阵悦耳的音乐声,海口市兴丹路上的商铺店主们就知道,环卫一体化清运车来了。大家开始自觉收整店铺里的垃圾,待音乐声靠近时提袋出门,将垃圾装车。

这是海口目前十分常见的垃圾清运模式。在店主王美平看来,从过去顶着太阳、提着袋子跑数百米扔垃圾,到现在在店门口就能轻松解决,“环卫一体化给老百姓带来了诸多便利。”

2015年11月,海口保税区开发建设总公司与海口市市政市容委、琼山区政府、北京环卫集团共同签订了海口第一份环卫一体化PPP项目协议,首先以琼山区为试点,将全区的清扫保洁、垃圾清运、公厕运营管理,以及二级转运站运营管理等,统一运作、统一监督、统一管理和服务,以此实现环卫一体化全覆盖。

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后,这种模式随之在海口各个区逐一铺开。海口保税区开发建设总公司董事长章黔表示,在引入环卫PPP模式之前,海口的机械化清扫作业率仅为19%,PPP项目企业进驻后,4家环卫PPP企业共投入经费2.46亿元,购置机扫车、清运车、护栏清洗车等环卫作业车辆3252辆、电动保洁车近3000辆,全市新增各类垃圾桶超过1.3万个,新设果皮箱约1万个,新建环卫基地3个,全市机械化清扫率已提高到60%。

海口市民们看到,城市的道路越来越干净,随地丢垃圾的现象也越来越少。PPP模式在便利百姓生活的同时,也在改变着城市环境,提升着百姓的生活质量。

带动地下管廊建设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NewPPP小编欢迎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高燊咨询】攻坚克难新阶段PPP条例应时而生厘清困惑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