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关于PPP


来自:南阳宛商发展促进会     发表于:2016-06-17 14:48:06     浏览:443次

 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直译为“公私合作关系”,是指政府与私人组织之间,为了合作建设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或为了提供某种公共物品和服务,以特许权协议为基础,彼此之间形成一种伙伴式的合作关系,并通过签署合同来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以确保合作的顺利完成,最终使合作各方获得比预期单独行动更为有利的结果。

PPP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项目融资模式。这种模式以各参与方的“双赢”或“多赢”为合作理念,由政府部门或地方政府通过政府采购形式与中标单位组成的特殊目的公司签订特许合同,特殊目的公司负责筹资、建设及经营,政府与金融机构达成直接协议,向借贷机构承诺按照与特殊目的公司签订的合同支付有关费用,促使特殊目的公司得以较为顺利地获得金融机构贷款。政府通过给予私营公司长期的特许经营权和收益权来换取基础设施的加快建设及有效运营。“PPP模式解决了政府在民生问题上的经营难题,给居民带来温暖的同时,也有效改善了环境质量。“PPP”不仅是一种融资手段,更重要的是一种理念和思路的转变,最终实现的将是政府、企业、社会的共赢。

基于其框架结构,“PPP模式具有伙伴关系、利益共享和风险分担三个基本特征。按照世界银行对PPP的分类,主要有外包类、特许经营类和私有化类三种,具体包括了 BOT(建设-经营-移交)、BT(建设-移交)、TOT(移交-经营-移交)、BOOT(建设-拥有-经营-转让)和 BOO(建设-拥有-经营)等投融资模式。

PPP模式的运用能有效缓解政府债务压力,降低地方融资平台的融资风险。“PPP模式注重市场机制,引入社会资本,平滑年度间财政支出,符合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社会公平的现代财政制度要求。在中国,“PPP模式是中央政府力推、各地方政府广泛响应推广起来的,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全面改革过程中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以解放生产力的战略选择。

目前,中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处于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但我国有些地方政府财政债务负担较重,已基本接近政府承受的极限,政府财政资金吃紧,公共部门财政困难,经济发展需要保持适度公共投资规模与地方政府短期偿债压力过大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PPP融资模式可以使民营资本更多地参与到项目中,为政府分担投资风险,在减轻政府初期建设投资负担和风险的前提下,提高基础设施建设的服务质量和效率,对于重大项目的建设、实施和运营具有重要推进作用。(南阳日报)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NewPPP小编欢迎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PPP项目准备阶段主要做好哪些工作呢?】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