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日益回升,借力PPP加速转型


来自:投行风云     发表于:2017-08-13 20:38:27     浏览:311次

PPP模式下,企业的利润由原来建筑施工的单一利润变成了建筑上下游多个利润点的汇集,这样不仅可以分享项目投资、运营等多个环节的利润,其质量、效益也可高于传统施工模式。


 

城镇化进程的推进,直接拉动了建筑业的需求;  供给结构性侧改革、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化发展,也会带来工业建筑的装饰装修需求,存量建筑的装饰改造空间巨大。从发展态势上分析,我国建筑装修装饰业已经触底,进入稳定的小幅回升阶段。


一、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城市格局的发展、更多旧改项目升级改造需求


2016年李克强为建筑业力减重负,规范工程建设领域保证金,激发市场加速建筑行业发展推进使用“银行保函”业务,据2016年统计,各地建筑企业使用银行保函替代现金形式保证金进1200亿元,盘活了企业流动资金。

(银行保函:指银行应委托人申请而开立的具有担保性质的书面承诺文书件,一旦委托人未按其与受益人签订的合同约定偿还债务或履行义务,由银行履行担保责任,是一种融信行为。)


根据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建筑业是我国经济支柱产业,基础性产业等受到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建筑业改革发展”,明确推动建筑行业改革,从深化建筑行业门槛到细化建筑行业框架从7个方面提出措施。各地政府也积极回应以“做大做优建筑业”推动建筑业整合,从各方面条件扶持建筑企业“走出去”,实现建筑业由大做强。


二、 受惠于“一带一路”国家级战略巨大利好,面临庞大商机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桌峰会联合公报针对基建方面指出:

  推动在公路、铁路、港口、海上和内核运输、航空、能源管道、电力、海底电缆、光纤、电信、信息通信技术等领域务实合作,欢迎新欧亚大陆桥、北方海航道、中间走廊等多模式综合走廊和国际骨干通道建设,逐步构建国际性基础设施网络。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发展中国家为主,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巨大,衍生出庞大的商机,给中国企业“走出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对于处在基建行业下游的建筑装饰行业而言,“走出去”被看成是装饰企业发展的一大突破口,而“一带一路”将引爆行业长期利好。


PPP推进以来,行业基本面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是市占率的改变。


市占率进一步提升,使得行业的龙头梯队,尤其是央企、地方国企和上市民企,这些综合实力历经沉淀的公司将更多的市场份额,强者恒强格局,未来两到三年,建筑板块领域的龙头企业有业绩持续增长支撑点。


行业调研预计未来行业的平均业绩增速将保持在10%-20%之间。不同于其他附带周期品属性的行业,建筑领域不存在所谓的量价关联。其利润增速通常全部来自订单量的释放,而免于遭受价格挤压。换句话说,只要订单足够多,后续转化为有效利润是大概率事件,盈利预期确定性更强。


2月24日,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601668,SH下称中国建筑)公布了一批重大项目公告,项目分房建和基础设施两类,合同金额高达263.3亿元。

 

今年6月,由中建二局总承包的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项目即将迎来第一个大型会展——国际家具展览。这一大型博览中心的落成,让西部从此有了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最大的会议会展平台。

 

在中国建筑获得的诸多项目中,已有不少采用PPP(公私合作)模式,即由投融资带动总承包。企业转型升级,和建筑市场进入寒冬期有关。2015年上半年开始,房屋新开工面积和建筑业新签合同额均出现近十年来首次负增长。同时,建筑市场的结构调整压力凸显。

 

2月28日,记者采访中建二局后获知,在结构调整中,基础设施建设成为了“一带一路”落地的重要抓手。该局借机在投融资领域发力,去年光西南分公司投融资+基础设施项目的营业收入达34.6亿元,占全年营收的28%。同样提出依靠新业务模式及投资获得项目的还有中建一局。


由中建二局西南公司承建的西博城是国家级新区天府新区的重大项目,总投资约120亿元,其中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就占了一半。

 

钱从哪儿来?

 

和传统的项目施工不同,中国建筑和合作伙伴中信集团组建了联合体投标。据当地媒体报道,早在2015年1月,由中信集团牵头,为四川省融资建设天府新区的开篇之作——西博城首期融资金额60亿元。据知情人士介绍,事实上,中信集团联合了中国建筑、金融机构、运营主体等成为联合体来投标并中标。

 

“在联合体中,各方都有需求,如政府需要工程,银行需要优良的贷款获得收益。”上述知情人士称。

 

据中国建筑旗下中建二局西南分公司项目负责人介绍,该公司融资部分既有自有资金,也有银行贷款,最终以投融资带动了总承包。目前,该项目获得的土地出让金专项用于该项目建设,正通过中信集团支付给总承包单位中建二局。

 

事实上,这已不是中建二局第一个中标PPP投资项目。此前,深汕特别合作区信息技术城开发、建设和运营的PPP项目中标总造价16.11亿元。该项目采用PPP+EPC合作模式,建设期3年,运营期7年。

 

近年来,PPP模式盛行。PPP特许经营方式已成为如法罗里奥、万喜等国际知名大承包商业务常年保持稳定增长的关键因素和主要利润来源。

 

“PPP模式下,企业的利润由原来建筑施工的单一利润变成了建筑上下游多个利润点的汇集,这样不仅可以分享项目投资、运营等多个环节的利润,其质量、效益也可高于传统施工模式,并使盈利更加持续、稳定,也是央企提高盈利能力的重要途径。”有业内人士称。

 

但在国内,由于融资压力和运营风险较大,有的建筑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不能符合政府的要求,导致血本无归。

 

对此,上述项目负责人称,中国建筑的投资平台对此有严格要求:与当地财政预算收入一年超过60亿元的政府才谈基础设施项目,项目投资额小于10亿元的不在采用PPP模式之列。

 

据记者了解,为把控风险,曾有民企拟投资200亿元的铁路项目,但因运营权限分散,中国建筑最终放弃了以投融资方式投标。同样,经测算后,有区县政府的财政收入预算难以实现还款承诺,中国建筑同样放弃拟采用PPP模式的市政道路建设。

 

中建二局西南公司党委副书记王维民说, PPP模式中,建筑企业作为社会资本方要全程参与项目规划设计、投融资、项目建设和运营管理等项目生命周期管理,从而使企业由原来单一的施工承包商向投资商等多重角色转变,从而实现转型升级。

 

他同时坦言,企业转型中最难的是人才。作为以房建起家的企业,下属分公司普遍缺乏投融资和基础设施专业人才,后期运营挑战更大。目前,公司正采用培养和内部调剂的方式来弥补缺口。

 

利用“一带一路”商机

 

十三五期间,中央提出要实现我国区域经济布局“三大重点”:推进“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三大战略。“建筑企业在转型升级中一定要从实际出发,结合形势和市场变化来调整产业结构。”王维民说。

 

从2015年开始,中建二局西南分公司的施工区域从原有的四川、重庆、大力向湖南、云南、贵州等地拓展,并开设分公司。

 

短短两年间,该公司建设了推动“一带一路”实施的国内十大区域平台之一西博城,该场馆是西部地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流合作以及沿线国家拓展中国西部市场的展示交易平台。中国建筑还在云南单体投资了规模最大的项目云南华丽高速公路,总投资额约287亿元,也是云南省政府以PPP模式操作的第一条国家高速公路项目。

 

据记者了解,“一带一路”建设还为中国建筑拓展海外业务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机会。 目前中国建筑已设立9个营销中心和30个国别组,初步形成了覆盖非洲、东盟及周边、中亚、中东欧、拉美地区重点和热点国家市场的营销网络,建立了跟随中国资金海外投向搜集项目信息并快速反应的机制。

★★Pre-IPO项目——三板创新层,成指样本股,行业挂牌企业综合排名第一,净利百强排名第一,16年净利1.69亿,预计17年净利2亿。已符合转板条件,拟17年9月30号申报转板国内A股主板,己于17年1月进入IPO辅导阶段,辅导券商:中山证券(辅导成功IPO案例:000055)。参与方式: 老股转让,规模:4500万,投资期限3+2年,收益: 固收(季付)+ 浮收,转板溢价可期,退出路径清晰,GP到期无条件回购,详细联系↓↓↓


2、雄安-创新层蓝筹企业转板IPO辅导期项目:已符合转板条件有政策支持“绿色通道”近三年利润可观;行业排名前列,介入估值合理,保荐券商已介入辅导,转板获取溢价可观!在售,详细了解私下联系

方小姐  15507588997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NewPPP小编欢迎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观点|尹田:对PPP条例(征求意见稿)的一些意见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