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财政风险,须在PPP项目“全生命周期”内严密防范


来自:中财公私合作研究院     发表于:2017-08-25 09:55:51     浏览:293次

【聚焦】财政风险,须在PPP项目“全生命周期”内严密防范
中国财经报

      近年来,我国PPP项目建设运营迅速发展。应该说,PPP项目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政府财政风险也开始显现,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与传统公共产品生产和供给方式相比,PPP模式在引导社会资源投入、减少债务发行、提高供给效率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同时,由于参与利益主体众多、交易结构复杂等原因,PPP项目建设运营也面临较大财政风险,且贯穿于项目全生命周期。

 

 

  根据目前我国PPP项目建设运营的实际情况并借鉴其他国家经验,笔者认为,今后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PPP项目全生命周期的财政风险控制措施,以促进PPP模式的健康发展。

 

  坚持和完善物有所值论证,排除不适合的PPP项目,降低财政风险。总结我国PPP项目经验,完善物有所值论证,逐步向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定量评价为主的方向发展,排除不适合的PPP项目,减少项目失败的概率,努力降低财政风险。

 

  调整PPP项目财政承受能力论证的标准。鉴于有些PPP项目政府承诺支出可以从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条件成熟时,将财政承受能力论证口径由公共预算调整为全口径预算,既满足地方发展PPP项目的需要,也有利于控制财政风险。

 

  优化PPP合同条款,治理隐性债务,控制财政风险;优化风险矩阵分配,控制财政风险。同时,谨慎政府财政投资、财政支出、财政补贴、土地政策等承诺支出,治理明股实债等现象,管控财政风险。

 

  健全PPP项目管理体制,加强政府信用建设,预防社会资本方索赔导致的财政风险。逐步健全PPP项目管理体制,加强政府依法履行合同管理,健全地方政府信用体系,提高对失信政府机构和负责人处罚力度,为社会树立榜样,预防社会资本方索赔导致的财政风险。(作者系财政部PPP专家、中央财经大学中财—鹏元地方财政投融资研究所所长 温来成)

 

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部分作品来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从该公众号转载本文至其他平台引发的一切纠纷与本平台无关。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中财公私合作研究院

PPP_R_I

深圳市中财公私合作研究院(微信公众号)由中财嘉丞集团联合国家信息中心、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中国财政学会PPP专业委员会、中国基本建设优化研究会、中国开发性金融促进会共同打造。致力于推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在中国的发展,旨在利用我院智库促进PPP能力建设和知识共享,构建中国PPP知识库和交流学习平台。微信里所有文章都是精心创作及筛选,本着对读者负责,知识共享的原则,让更多的读者学习PPP,了解PPP,掌握PPP知识,使PPP更好地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服务。

详情请致电:139—2459—0608。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NewPPP小编欢迎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成都推出78个PPP项目投资总额3208亿元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