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首颐医疗获悉,由财政部、民政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三部委共同起草的《关于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日前已经正式发布。《意见》指出,鼓励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推进养老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养老服务业培育与发展,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多样化的养老服务市场,以推动老龄事业发展。
对于有意向进入养老服务业的社会资本来说,这项政策的出台无疑具备极大的意义。首先一点是《意见》从政策高度上明确了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业的意义,保证了社会资本进入在政策方面的合法性。而另外一点,此项《意见》的出台不仅体现出国家对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模式进入养老服务业予以了肯定,同时也明确列出优先支持的重点养老服务领域。方向已经确定,接下来就看如何做了。
发挥社会力量的主体作用,激发社会活力,提高养老服务供给效率和能力,促进多层次、多渠道、多样化的养老服务更加方便可及,努力使养老服务业成为扩大内需、增加就业、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是此次国家着力推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促进养老服务领域供给侧结构改革的重要意义之所在。
也正因此,社会资本的进驻以及与政府的合作都是建立在“政府引导、市场驱动;厘清边界、支持基础;强化监督、提质增效”等几个基本原则之上的,不管是进驻的原则,还是优先发展的领域,都有一定的规则可循。
《意见》明确,重点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通过PPP模式,立足保障型基本养老服务和改善型中端养老服务。而优先支持的重点养老服务领域也已明确,主要包括养老机构、社区养老体系建设以及医养健融合发展三个方面。
在养老机构方面,国家鼓励政府将现有公办养老机构交由社会资本方运营管理。支持机关、企事业单位将所属的度假村、培训中心、招待所、疗养院等,通过PPP模式转型为养老机构,吸引社会资本运营管理。鼓励商业地产库存高、出租难的地方,通过PPP模式将闲置厂房、商业设施及其他可利用的社会资源改造成养老机构。
在社区养老体系建设方面,鼓励政府和社会资本在城乡社区内建设运营居家养老服务网点、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兴办或运营老年供餐、社区日间照料、老年精神文化生活等形式多样的养老服务。支持政府将所辖区域内的社区养老服务打包,通过PPP模式交由社会资本方投资、建设或运营,实现区域内的社区养老服务项目统一标准、统一运营。
而在医养健融合发展方面,则鼓励养老机构与医疗卫生机构、健康服务机构开展合作,支持打造“以健康管理为基础、以养老服务为核心、以医疗服务为支撑”的全生命周期养老服务链,兴建一批养老为主题,附加康养、体育健身、医疗、教育、文化娱乐、互联网等现代服务业的“养老+”综合新业态。
方向已定,接下来的重点则是谁来做,以及怎么做。
在社会资本的参与方面,此次《意见》的要求体现在“一松一紧”。一松在于《意见》要求合理设置参与条件,消除本地保护主义和隐形门槛。除本级政府所属尚未转型的融资平台公司、控股国有企业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境内外法人,均可作为养老服务项目的社会资本方。而一严则在于,尽管准入条件并不严格,但对于最终社会资本方的确定仍然有一定的条件,其侧重点则在于那些在养老服务项目建设、运营、管理等方面具有专业资质的社会资本方,通过兼并重组、输出服务技术和品牌等形式,发展跨区域、跨行业的综合性养老服务集团,推动养老服务向品牌化、连锁化、专业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
首颐医疗就是这样一家符合《意见》要求的社会资本方,且兼并重组、项目管理与运营一直是首颐医疗的实力与优势所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动养老服务业科学发展 、有效提升老龄人群生活福祉,则是首颐医疗作为专业的医疗领域投资平台、在进入养老服务产业时所秉持的初心与理念,更是首颐医疗所的使命与担当。当前,我国也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2015年底我国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02亿,预计2020年将达2.43亿人,2025年将突破3亿人,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业是大势所趋。首颐医疗顺势而为,即将凭借自身实力进入高端医养结合产业。
所谓医养结合,一定是医为主,养为辅。中国的老人大多数都有这样或那样的疾病,尤其是慢性病,首颐的应对之策便是医养结合。医是稀缺,养是刚需。首颐医疗目前的核心优势在于医院资源,重资产收购医院,作为养老的支撑点,在所收购的医院辐射范围内展开养老业务。而这种专业性是仅有养老布局的民营资本所不能比拟的。此前广东省有多家星级酒店转型高端养老,尽管硬件设施十分先进,但正是由于缺失了专业的医疗资源,导致入住率甚至不足一成。
而首颐医疗旗下的成员医院组成的医院集团和专家集团是老年人医疗的保障,在养老社区可设置专家工作室、康复门诊等专业的医疗机构,利用优势资源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医护。同时,保证社区距离医院的直线距离不超过3公里,以便重大疾病需要手术或急救时可以第一时间送往就近医院。
其次则体现在康复需求之上。中国的老人基本都是生病了才想到去医院治疗,治疗还没完全完成医疗流程就着急出院,加之中国医院就医难、床位紧张,很多专科或大医院也要求病患减少住院天数,尽早出院。因此,一些康复训练、功能恢复都不能在医师专业的指导下进行。首颐的应对策略是“建立康复中心配备专业人才”,首颐可以利用在收购的成员医院里的康复科,也可让医院的康复科下沉到社区中,提供专业的医护人员和设备场地。
然后是与国际接轨的临终关怀需求。中国50-80后的这一代人大多是无法正视死亡的。一是自己接受不了自己的死亡,十分恐惧死亡;二是接受不了自己父母的死亡,希望通过一切医学手段让他们被活着。这时则需要介入“舒缓医疗”,又称为“姑息治疗”,这是目前美国、台湾等地已经普及开来的一种方式,不仅仅是治病,更强调的是以人为本,重视精神心理问题和心理照护,减少晚期病人的癌痛及心理痛苦,让家属活的好,让病患尊严辞世。
最后则是提供品质养老及失能失智养老需求。随着财富聚集和增多,一部分老人愿意为自己的老年品质生活买单。他们付费获得更加专业的护理和照护。因此,首颐打造三个层次的护理服务—机构护理、社区护理、居家护理,并建立“老年保健评估机制”,根据评估结果提出护理需求与护理等级,加之完善的护理项目可供挑选,让一部分有能力的品质客户挑选自己需要的护理;更重要的是保障失能失智老年人在适宜的护理层次上接受服务,避免过度利用。通过这两个方面的建设,既能满足老年人的护理需求提高其生活质量,又可降低失能失智老年人带来的社会经济负担。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NewPPP小编欢迎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