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资基建投资扩容试水最爱的PPP模式


来自:保险秘闻     发表于:2016-06-19 17:28:06     浏览:504次

险企不断加码另类投资,其中基础设施债权股权计划成为追逐的对象。昨日,保监会发布投资新规,获准险资开启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等可行投资模式,投资领域进一步扩大。新规自8月起正式实施。

保监会昨日发布《保险资金间接投资基础设施项目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做出上述规定,对十年前的试点办法进行了修正,剔除了部分不能适应当前险资运用内外部环境变化的内容,如取消了险资投资基础设施项目相关当事人的业务资质审批、投资计划产品发行备案、保险机构投资事项审批等许可事项,有利于险资投资基础设施项目提高效率。

保监会介绍,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大、期限较长、收益稳定,是保险资金配置的较好资产。自2006年以来,保险资金通过基础设施投资计划的形式间接投资基础设施项目,特别是2013年注册制改革后,业务得到快速发展。截至今年5月末,保险资产管理机构累计发起设立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300项、基础设施股权投资计划17项,合计注册(备案)规模8938.26亿元。如债权投资计划平均投资期限7.54年,平均年收益率6.65%,极大改善了保险资产配置结构,促进了保险业务的发展。

不过,原有办法规定的险资可投资基础设施领域较窄,仅限于交通、通讯、能源、市政和环保五个行业。据了解,保险资金投资的基础设施项目主要集中在交通、能源和市政行业,投资规模分别为3994.14亿元、2294.4亿元和781.1亿元,在整个基础设施项目投资中占比高达八成,行业集中度较高,无法满足市场需要。因此,《 办法》进一步拓宽了投资空间,增加了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可行投资模式。

保监会表示,投资计划采取债权方式投资基础设施项目的,应当具有明确的还款安排;采取股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投资基础设施项目的,应当选择收费定价机制透明、具有预期稳定现金流或者具有明确退出安排的项目。

 保险资金投资基础设施项目业务情况如何?

  2006年以来,保险资金通过基础设施投资计划的形式间接投资基础设施项目,取得较好进展。

一是业务规模稳步上升。特别是2013年注册制改革后,业务得到快速发展。截至今年5月末,保险资产管理机构累计发起设立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300项、基础设施股权投资计划17项,合计注册(备案)规模8938.26亿元。

二是服务保险主业成效明显。作为保险业创设的资产管理产品,基础设施投资计划符合保险资金特性,较好满足了保险资金配置需求。如债权投资计划平均投资期限7.54年,平均年收益率6.65%,极大改善了保险资产配置结构,促进了保险业务的发展。

三是风险基本可控。保险资金投资基础设施项目注重安全性,标准相对较高。其中债权投资的偿债主体以大型企业为主,偿债能力较好,除国家信用外 90%以上都有大型企业或银行担保,增信措施较为充分,投资风险基本可控。这也得到社会高度认可,并被纳入企业年金投资范围。

四是支持了实体经济发展。保险资金投资的基础设施项目主要集中在交通、能源和市政行业,投资规模分别为3994.14亿元、2294.40亿元和781.1亿元。在国家重大工程和重要民生领域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投资项目,比如投资京沪高铁项目160亿元,投资南水北调中东线工程550亿元,对稳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提高了保险业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办法》修订在加强风险管控方面有哪些新的措施?


     加强风险管控是《办法》的首要原则。在此次修订中,我们根据业务实践经验,进一步完善了风控机制:

     一是落实风险管控责任。按照卖者有责、买者自负的市场化原则,适度调整了相关当事人职责,强调投资者做好投资决策和监督,受托人做好投资管理,将责任交给市场主体;

     二是健全风控机制。建立了受托人风险责任人机制,切实发挥风险责任人对业务运作的监督作用。建立了受托人净资本管理机制和风险准备金机制,确保满足抵御业务不可预期损失的需要。其中风险准备金从投资计划管理费收入中计提,计提比例不低于10%,主要用于赔偿受托人因违法违规、违反受托合同、未尽责履职等给投资计划财产造成的损失;

     三是细化风控措施。将对担保等风控措施的具体要求移至配套文件中,以便进一步细化相关要求,增强风险控制措施的可操作性;四是加强专业机构监管。对法律、财务等中介服务机构履职提出明确要求,加强监督管理,真正发挥第三方监督作用。


 法》修订发布后,下一步还有哪些配套工作?


  《办法》的修订发布,是我会持续推进保险资金运用市场化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做好相关配套工作,推进政策落地:

      一是按照《办法》要求,修订完善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相关细则;

      二是按照供给侧改革要求,探索基础设施投融资新模式,积极开展保险资金参与PPP模式实践并出台相应配套文件;

      三是加快保险资金登记交易平台建设,实现基础设施投资计划的登记发行、交易转让、质押融资、资金结算和信息披露等一站式服务功能


精彩文章回顾

要火的三家相互保险社,为何被监管偏爱?

君康人寿再陷动荡期

车险费改之后如何让保费降到底

社会资本进入保险业屡屡被拒

天安财险屡换掌门人 明天系幕后转台前

有关保险秘闻: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新NEWPPP平台小编欢迎大家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独家】国家会计学院崔志娟:实现“一带一路”五通的PPP风险应对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