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PPP成上市公司“故事库”


来自:PPP风向标     发表于:2017-09-03 23:56:09     浏览:337次
自2014年5月25日财政部成立PPP工作领导小组起,新一轮PPP改革浪潮席卷全国。恰逢改革三周年之际,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虽然年仅3周岁的改革已经成为了上市公司炒概念的“故事库”,能为部分公司带来订单与利润,但“伪PPP”不绝、政府履约信用存险、企业退出渠道不健全等依然是改革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业界指出,目前能源、交通等PPP主流领域内的项目投资回报率平均在6%-7%之间,仅能薄利运营且仍有下降趋势,这也成为了PPP诸多问题的根源所在。
标签

三年来,越来越多上市公司将PPP当做了“炒概念”的故事库。A股上市公司爱炒概念人尽皆知,相对于那些短暂的不具有持久性的概念,很多上市公司更喜欢那种具有长久性和持续性的概念和标签。其中PPP概念就是其中的一种,从最开始政府推出PPP这个经营模式到现在,每过一段时间,PPP板块上的个股就会有一些出现集体上涨。但实际上这些公司主营业务没变,部分上市公司业绩也没有上涨。

近期,几乎每隔几天就会有上市公司宣布公司又新增了PPP项目,比如5月18日,龙元建设就发布公告称,公司中标了天柱县鉴江小流域综合治理PPP项目,项目总投资约14.91亿元。公司表示,该PPP项目的中标有利于公司在PPP领域进一步积累项目经验,提升PPP业务市场竞争力,有利于进一步抓住市场机遇开拓PPP项目,推动公司业务的战略升级,对公司起到积极作用。

龙元建设只是A股众多PPP概念公司中的一家,但是它代表了绝大多数上市公司的PPP模式。不过对于龙元建设来说,披露这种中标PPP项目的公告已经够不上利好。因为长期概念和短期概念的区别就在于,短期概念只借助消息炒作一波,长期概念隔段时间就会炒作一波,并且炒作时间点难以把握。

同花顺数据显示,A股上市公司中PPP概念的上市公司有129家,大到总市值近3000亿元的中国建筑,小到市值不到30亿元的晓程科技。就目前来看,PPP概念于上市公司而言更多的是贴了一个标签。对于上市公司来说,PPP的模式不会改变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只是拓展了公司主营业务的市场需求。这其中很多公司的确受益了PPP模式新增的市场需求,比如龙元建设。当然也有部分上市公司虽然参与了PPP项目,但是实际并没有产生利润。

对于为何这些行业上市公司都爱贴上PPP标签,政策利好是主要原因。安信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陈果表示,“看好PPP主题的主要逻辑是,政策将继续大力支持,2017年仍是基建大年,面对巨大的固定资产投资需求和财政收支的约束,仍然需要大力推动PPP拉动民间投资,业绩上,PPP项目从订单转化为利润的兑现也是利好”。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NewPPP小编欢迎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PPP项目投标保证金及建设期、运营期、移交期履约担保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