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守清,清华大学建设管理系教师、清华大学PPP研究中心首席专家
现代社会,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即公私合作,我国称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是公共基础设施中的一种项目运作模式,最早由土耳其首相奥扎尔提出,当时叫做BOT(建造-经营-移交),主要用于基础设施,主要向老百姓收费。而在英国等西方国家,在撒切尔夫人时代就开始采用PPP模式,主要用于社会事业项目,例如学校、医院、养老院、监狱等,主要由政府支付,对老百姓仅象征性地收取一些费用。当然,在发展中国家,也有政府出钱补贴的PPP项目。
在我国,PPP是从8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和发展的,那时,国内的PPP项目主要涉及电厂、公路等领域,主要是港澳台等外商投资。到了90年代中期,发改委出台了《特许经营暂行办法》(后来作废),主导了四五个国家级PPP项目,这一阶段主要由西方国家外商投资,涉及的主要领域为电厂、水厂、污水处理。到了上世纪90年代末,我国出现很多污水处理、垃圾处理项目,国内的民营企业开始参与其中。
2003年起,商务部开始鼓励中国央企在“走出去”中转型升级,做对外的BOT。我在2003年回国前,就已经开始参与商务部与清华大学在这方面的合作事务,2013年7月一回国就代表清华大学,与商务部、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组成BOT小组,对国内相关机构和企业对这方面的情况进行调研,并开始在各大央企讲课,宣灌这一模式。
从2014年开始,财政部、发改委和中央其他部委开始在全国大力推广PPP。经过3年的发展,根据财政部公开的数字,截至今年3月末,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入库PPP项目已达12287个,项目总投资额14.6万亿元。其中,已签约落地项目共计1729个,项目总投资额2.9万亿元,落地率34.5%。国家示范项目,截至2016年12月末,共计743个,投资额1.86 万亿元。发改委的项目库中的项目数量也在一万个左右,并评选和公布了第二批示范项目。现在,PPP项目在全国范围内可谓火爆,PPP概念已经相当普及。
不过其中也存在一点隐忧,这涉及中央和地方对PPP的理解不同、动机不同、目标不同。特别是有些项目不太规范,又造成地方负债,提高项目效率的目的并没有提高。因此,从2016年开始,中央部委特别是财政部,开始纠正地方政府不合规PPP项目,以免造成负债。总的来说,PPP模式在向好的方向发展,近三四年来,各部委100多个相关文件密集出台,PPP条例也快要公布,部委之间的合作也逐步开始。
项目管理工具在PPP无处不在
PPP项目是一种非常复杂的项目,从项目管理的角度来说,PPP正好在以下几个方面与之相符合:一是项目管理的全寿命期,从项目策划到设计、建设、运营,项目管理贯穿全产业链;二是涉及面广,项目管理各领域的知识都要运用,还涉及工程、法律、合同、公共管理、市场、政治、社会、财务、保险、。我曾经说过:如果一个人把PPP学透了,把项目管理学会了、又了解一个行业,如建筑、交通、环保、能源等,就是一个复合型人才,在职业生涯中,基本上可以所向披靡。
因为PPP项目涉及面广,又是新兴模式,迫切需要各方面的复合型人才,目前大家都在学习中。从发改委或财政部PPP专家库的成员分成综合组、理论组、法律组、金融组、财务组、行业组等就可以看出这一点。PPP的项目管理比一般项目管理所跨越的时间长得多,从规划、可研,一直到运营和维护,是真正全生命周期的。在实施过程中,从政府的角度,根据具体情况,其牵头机构可能是财政、发改等职能部门,也可能是住建、环保、交通等行业主管;从投资者而言,项目经理要根据自身及其团队的知识与经验不足,需要聘请不同的咨询。但无论是从哪个干系人的角度,均需从全方面、全过程进行项目管理。
咨询的模式也有几种,可以是由一个咨询公司牵头,负责全过程全方位的咨询,除了传统的规划、可研、造价、招投评标、监理等,特别包括PPP方案策划、物有所值评价、财政承受力评估、法律合同等工作;也可以只做某一方面如技术、财务、法律、方案等的咨询,即不同的工作分别交给不同咨询,这种模式下,咨询委托者协调不同咨询的水平要比较高,否则实施过程就会比较麻烦。现在越来越多的是交由一个咨询公司牵头做PPP相关的综合咨询,主要包括PPP方案策划和“两评”。
总之,根据项目类型、委托人的水平等的不同,PPP项目的咨询存在多种组合,但都离不开项目管理的思维方法和工具。
国企在项目管理上进步很快
作为国外两大项目管理权威组织,PMI(ProjectManagement Institute,即项目管理协会),和IPMA(International Project Management Association,国际项目管理协会)都强调项目管理的三块:知识、能力、素质,都强调经验和能力,仅仅只是载体形式和认证过程的侧重不同。
国外的项目管理专业知识给中国带来了很多的价值,主要在于:第一,他们真正是由专业的人所建立的专业机构,推广专业的知识,是多年形成的专业知识体系;第二,他们重视知识的总结和提炼,加以标准化,并进行推广传播。而国内原来更重视所做的事情,对于形成标准等并未很重视,没有形成系统行内容。在起始阶段,我国对二者借鉴较多,现在,国企已经在国外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完善,大有提高,甚至开始输出到国外。
项目管理在国内发展如火如荼,虽然政府从未公开对此表达过态度,但其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我们自2003年开始已经有项目管理领域工程硕士,培养相关人才。从中央到地方,各行各业都很重视项目管理,这是毫无疑问的。
在国内,项目管理应用最多的领域是在IT和工程行业。这两个行业是项目特点比较明显的行业,但工程行业的特点更为突出
IT行业内尝试过各种各样的管理方法,仍发现很难管理好IT项目,所以转而尝试项目管理工具。该行业内又可笼统分为硬件为主和软件为主两大类,硬件为主的项目比较接近工程,软件为主的则比较强调快速变化。另外,越来越多社会项目,只要带有项目特征的,都可以运用项目管理知识。
在国内,项目管理学科的发展也较好。一方面越来越多老师在研究和教学项目管理,发表项目管理相关的文章,国内也有《项目管理技术》、《项目管理评论》等相关专门期刊,国际上也有很多相关期刊,一些传统行业期刊如工程等行业期刊也发表项目管理文章。另一方面,项目管理学位火爆,最初师资紧张,我们协作组2004年成立后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开展师资培训或举办研讨会,开始是一年两次,后来现在随着师资水平的提高,改为一年一次,每次都是按国际发展趋势进行,对项目管理学位的发展和中国项目管理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虽然从2016年起,由于种种原因教育部改变了项目管理领域工程硕士全国入学考试的变更,特别是现在报考MEM(工程管理硕士)是参加全国管理类联考,而项目管理工程硕士是参加全国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二者考卷的难度不同,造成攻读后一学位对一些工作多年的专业人员而言困难加大,但大家可以改报MEM,其学科知识内容还是以项目管理知识为主,还是说明项目管理的重要性。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新NEWPPP平台小编欢迎大家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