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第四批示范项目出台及行业最新趋势解读


来自:前海精钢团     发表于:2018-02-12 11:50:44     浏览:282次

从趋势来看,财政部 PPP 项目入库数量在前三批显著增加,第一批仅有 30 个,第二批有 200 多,第三批 500 多。现在的第四批有近 400 个项目,将近 7000 亿投资规模,但较第三批下降了 25%左右。

 

在评审的过程中,第四批有一些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包括事前公布消息,评审更加严格,民营企业加分,PPP 做的好的地区加分,行业方面有倾向,进度比较快的项目加分等。

 

第四批项目评审中,除了财政部,还有 19 个部委派出了监察员。11 月份评审,到现在公布,中间有一部分时间是在走各部委的会签程序。

 

财政部的 92 号文、国资委的 192 号文以及央行的资管新规征求意见稿的出台导致 PPP的市场迅速冷却,观望氛围升高。

 

地方政府是 PPP 冷却的一方面原因,92 号文出来后,要对存量项目整改,分散了地方政府的精力。央企则是 PPP 冷却的主要原因,自 2013 年以来,央企一直是社会资金方的主力,尤其是在一些投资规模大的项目中。国资委 192 号文出台后,对央企做新的项目的影响很大,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92 号文有一个关键的时点,到今年 3 月 31 日整改完毕,整改完后才能知道哪些项目能入财政部的库,哪些项目不能入财政部的库。社会资本可据此观察政策的走向。

 

现在第四批 PPP 项目公布,有一定的指标意义。首先,政策方向明确,PPP 仍然要做;其次,PPP 出现新的变化,数量高峰已经过去,要增强质量和合规性,市场作用逐渐体现。

 

国内的“PPP”已经不同于国外“PPP”,国外的第二个“P”是指私人机构(Private),但在国内,代表的却是国有企业,这是中国式的 PPP。中国式 PPP 的一大优点是“政策一声令下,双方说改就改”,能够适应国情。

 

从某种角度来看,PPP 改变了整个社会规则,是一次社会变革,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决策上更科学,对原先的决策机制有一定制约作用;其次是效率提高,比如通过 PPP项目将一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大幅集中。

 

在规范化的过程中,中国式 PPP 将形成独特的模式,在世界 PPP 的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

  

提问环节:

 

Q:PPP 推广中是否会形成行业性的龙头企业?是否各行业均会如此?

 

A:现在各行业基本都是这种方向,比如水务行业,碧水源、北控水务等已经对传统的国有企业形成较大的压力。PPP 项目也使得一些央企具有了战略转型的机遇,一个是向前延伸、资本运作,一个是向后延伸、运营管理。

 

Q:为什么 192 号文要限制央企搞 PPP?


A:文件出台的大背景是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目的是要降杠杆。并不认为央企会退出而让民企做,一方面,央企需要工程项目来支撑;另一方面,民营企业本身的实力有限,不具备做很多大项目的条件;此外,PPP 主要是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多数是大投资、长周期、低风险、低回报的项目,与多数民营企业的追求方向不一致。当然,民营企业参与 PPP 的机会多了。

 

Q:大岳大数据报告的方法论?怎么解读 PPP 的趋势?

 

 

Q:环保项目占比较高,是否存在行业偏好?

 

A:行业偏好是存在的,但环保、市政不属于行业偏好,因为他们一直都是 PPP 领域中份额比较大的,项目数量方面。这次行业偏好体现在民生行业。

 

Q:央企的 PPP 项目现在是否存在对于财政较差地区的规避?央企这类项目的大单审批权是否在集团层面?

 

A:央企的情况也非常复杂,存在各种可能,具体要问企业了。这类项目有的央企的审批权在总公司层面,有的央企对一些小的项目的审批权可能有下放,但按照国资委的 192 号文,这些下放的权力可能需要回收,否则存在违规的可能。

 

Q:怎样看待 2018 年 PPP 以及基建的资金来源,是否会成为制约因素?

 

A:92 号文出台后,PPP 受影响是没法回避的,预计上半年影响大,下半年可能会逐渐回暖。现在基建投资可融资途径并不多,发债是一部分但量有限,这次降杠杆的决心很大,作为对政府负债影响最小的 PPP 方式应该还会受到重视。

 

Q:怎样看待“包头地铁项目”?

 

A:这个事件本身有偶然性,但对于 PPP 市场确实起到了转折点的作用,特别是轨道交通项目。对其他类型的 PPP 影响相对有限。

 

Q:对于已有前期投资但未能入库的项目会如何处理?如何看待民营企业进入 PPP 项目?

 

A:如果没有入库可能会比较麻烦,有可能被停下来,一种是项目不做了,一种是以其他的方式做。民企做 PPP 首先是战略要符合 PPP,因为公司转型风险还是很大的,不能因为要做 PPP 就盲目转型;民企也可以通过传统业务参与 PPP,比如不做社会资本方或投资人,而是结合自身的业务做 PPP 项目的设备供应商、材料供应商等。

『 免责申明:本报告内容仅供参考,不直接构成投资建议,据此入市风险自负。期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NewPPP小编欢迎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老潘PPP-2018年国家将重点支持的产业(172)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