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项目资格预审和采购文件编制


来自:锐展咨询     发表于:2018-03-28 19:27:03     浏览:262次

        PPP项目在完成项目识别和项目准备后,能否顺利实施,关键在于采购环节。财政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操作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政府采购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对PPP项目采购方式和采购程序作了明确规定。集中采购机构接受委托组织PPP项目采购时,应严格依照政府采购法律法规,根据《指南》《办法》规定的方式和程序组织实施:

        资格预审。项目实施机构应根据项目需要准备资格预审文件,发布资格预审公告,邀请社会资本和与其合作的金融机构参与资格预审,验证项目能否获得社会资本响应和实现充分竞争,并将资格预审的评审报告提交财政部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中心)备案。项目由3家以上社会资本通过资格预审的,项目实施机构可以继续开展采购文件准备工作;不足3家的,应在实施方案调整后重新组织资格预审;项目经重新资格预审合格社会资本仍不够3家的,可依法调整实施方案选择的采购方式。

         资格预审公告应在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指定的媒体上发布。资格预审合格的社会资本在签订项目合同前资格发生变化的,应及时通知项目实施机构。预审公告应包括:项目授权主体、项目实施结构和项目名称、采购需求、对社会资本的资格要求、是否允许联合体参与采购活动、拟确定参与竞争的合格社会资本的家数和确定方法,以及社会资本提交资格预审申请文件的时间和地点。提交资格预审申请文件的时间自公告发布之日起不得少于15个工作日。

        采购文件编制。资格预审结束后,若通过资格预审的社会资本数量符合规定,则需编制项目采购文件。项目采购文件应包括采购邀请,项目内容和要求,合同主要条款,竞争者须知,竞争者的资格、资质要求以及应提交的资格、资质、资信及业绩证明文件,竞争者须提交响应文件的格式、内容和编制要求,对采购程序的规定和相关政策依据说明,提交响应文件截止时间、开启时间及地点、保证金交纳的数额和方式及不予退还的情形,项目评审方法、评审标准,确定中标或成交的原则以及具体程序,对签订项目合同的程序和要求等内容,应注意的是,PPP项目与一般政府采购项目的一大区别在于,PPP项目的实施需要取得政府对项目实施机构的授权。

        采用竞争性谈判或竞争性磋商采购方式的,项目采购文件除上述内容外,还应明确评审小组根据与社会资本谈判情况可能实质性变动的内容,包括采购需求中的技术、服务要求以及合同草案条款。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特别声明:微信平台文章的观点仅代表作者,对于无法核实真实作者或者作者出处有误的,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保护知识产权是对作者的基本尊重。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新NEWPPP平台小编欢迎大家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PPP聚焦】2018年3月28日聚焦PPP资讯10条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