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模式下BOT运作方式的项目建设投资资产属性分析


来自:峰言峰语PPP     发表于:2018-04-10 20:24:33     浏览:252次

根据财金[2014]113号文,PPP项目运作方式主要包括委托运营(OM)、建设-运营-移交(BOT)、建设-拥有-运营(BOO)、转让-运营-移交(TOT)和改建-运营-移交(ROT)等方式,其中BOT模式是最为常见的运作方式。在BOT模式下,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2号》,BOT业务所建造基础设施不应作为项目公司的固定资产,而是应该根据不同情况确认为金融资产和无形资产。那么,金融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区别是什么,建设投资具体应该确认为金融资产还是无形资产?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金融资产,是指企业持有的现金、其他费的权益工具以及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资产:

1)从其他方收取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合同权利;

2)在潜在有利条件下,与其他方交换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合同权利;

3)将来须用或可用企业自身权益工具进行结算的非衍生工具合同,且企业根据该合同将收到可变数量的自身权益工具;

4)将来须用或可用企业自身权益工具进行结算的衍生工具合同,但以固定数量的自身权益工具交换固定金额的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衍生工具合同除外。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资产在符合下列条件时,满足无形资产定义中的可辨认标准:

1)能够从企业中分离或者划分出来,并能单独或者与相关合同、资产或负债一起,用于出售、转移、授予许可、租赁或者交换;

2)源自合同性权利或其他法定权利,无论这些权利是否可以从企业或其他权利和义务中转移或者分离。

上述定义同样专业术语较多。无形资产最为常见的是土地使用权和专利,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

2)金融资产和无形资产的确认规定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2号》,确认为金融资产的条件是:

“合同规定基础设施建成后的一定期间内,项目公司可以无条件的自合同授予方收取确定金额的货币资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或在项目公司提供经营服务的收费低于某一限定金额的情况下,合同授予方按照合同规定负责将有关差价补偿给项目公司的,应当在确认收入的同时确认金融资产”;

确认为无形资产的条件是:

 “合同规定项目公司在有关基础设施建成后,从事经营的一定期间内有权利向获取服务的对象收取费用,但收费金额不确定的,该权利不构成一项无条件收取现金的权利,项目公司应当在确认收入的同时确认无形资产”。

从上面的规定来看,根据不同情况,BOT模式下的建设投资确认为金融资产、无形资产或金融资产和无形资产混合形式,均有可能。

金融资产具有强制性,即上述准则所称“构成一项无条件收取现金的合同权利”。在BOT模式下,项目建设完成后,如果政府方对收益进行保底,那么就相当于项目公司购买了一种“债券”,有期初现金流流出和未来一系列确定的现金流入,这就实质上等同于一种金融资产,因此可以计入金融资产“长期应收款”项中列示,

BOT模式下,涉及到的资产是特许经营权。所谓特许经营权,是政府以法律的形式授权投资企业在一定期限内未公共服务的基础设施进行建设、运营和管理维护的一种特许经营的权利,同时允许投资企业向用户收取一定费用或者给予投资企业一定数额的补偿,用于投资企业收回成本并获取投资收益。

在实际工作中,PPP模式下,BOT运作方式的PPP项目,常见的回报机制包括政府付费、使用者付费和可行性缺口补助三种。

根据财办金[2017]92号文:未建立按效付费机制,包括通过政府付费或可行性缺口补助方式获得回报,但未建立与项目产出绩效相挂钩的付费机制的;项目建设成本不参与绩效考核,或实际与绩效考核结果挂钩部分占比不足30%,固化政府支出责任的,不得入库。

从上面规定可以看出,政府付费或可行性缺口补助方式的BOT项目,其付费需要与绩效考核挂钩,因此项目公司收费金额是不固定的,不构成一项无条件收取现金的权利。

对于使用者付费方式的PPP项目来说,费用收取的多少取决于项目处理的数量,而项目处理数量的多少随着市场供需情况的变化而变化,项目公司的收费金额同样是不固定的,不构成一项无条件收取现金的权利。

此外,对PPP项目来说,国家各部门三令五申不得承诺收益保底,因此固定收益的条件很难具备,但对于某些特殊的项目,如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费用政府按最低保底用水量和固定的价格支付给项目公司,超过最低保底用水量部分,采用市场化收费,这种情形下,可以分为固定和变动两部分,固定部分的污水处理费构成了一项无条件向政府收取现金的权利,且金额确定,应按照金融资产(长期应收款)进行账务处理;变动部分因其收费金额无法确定,应按照无形资产进行账务处理。

对中国交建、四川路桥、东方园林等拥有BOT项目的上市公司年报分析也可发现,其BOT项目下的特许经营权大都作为无形资产处理。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新NEWPPP平台小编欢迎大家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PPP项目库清理大限已至投融资平台需转型、加强大数据管理是趋势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