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民退?国进?好纠结!


来自:创格网StartPPP     发表于:2018-10-25 15:21:26     浏览:293次

导读:充分发挥国有资本与民营资本在资金和技术方面的不同优势,双方共同探索走出一条由政府引导、产业投资、社会参与相结合的新型绿色发展道路,才能让PPP模式走上健康发展之路

央企、国企国内PPP的绝对主力


有人认为,国内的PPP项目,大多数从一开始就仍然是给国企准备的。很多项目就是为国企量身定做的,有的地方政府甚至直接告知民营企业家,项目优先考虑国企。很多地方政府官员认为民企不可信、不可靠、风险高,容易引发国有资产流失质疑,从心里就不愿意和民营资本打交道。再加上一些项目确实操作复杂、技术要求高,地方政府就给那些试图参与项目的私人资本设置了很高的资质条件、工程业绩、专业要求等进入门槛。于是绝大部分民营企业被排除在玻璃门之外。


有数据显示,从2017年PPP项目中标15强来看:8家大型建筑央企,分别是:中建、中交、中铁建、中铁、中冶、中电建、葛洲坝、中建国际投资;5家地方国企:分别是:云南交投、云南建工、河南收费还贷高速公路管理公司、北控水务、云南建投;只有2家民营企业,分别是:华夏幸福基业、东方园林。


PPP大数据公司发布的《2017年中国PPP发展年度报告》中显示,2017年中国PPP项目数量为3269个,总投资规模达到4.7万亿元,其中,地方国企成交项目规模共15116亿元,较2016年增长了2.23倍;央企下属公司成交项目规模共16161亿元,较2016年增长了1.65倍。与之相比,虽然民企成交项目规模较2016年也增长了1.31倍,但总额仅为10706亿元。


2017年,央企参与PPP项目的程度到达历史巅峰。


基建通的数据也显示,2017年全年中标的PPP项目中,公路PPP项目占据了52%的市场份额,而中标额排行前五名的央企,全年累计中标额高达2.5万亿元。中标总金额最多的央企是中国建筑,累计中标总额约9944亿元,对比2016全年的3555亿元,足足翻了一倍有余;紧随其后的是中国交建、中国铁建,2017年PPP项目累计中标金额难分伯仲,都在5200亿元左右—2016年,这两家的PPP中标总额分别为1555亿元和1500亿元,一年后均翻了三倍。


深圳 民企”清盘“公告占据了当地报纸大量的篇幅


2

民企在“退” 央企也不能进?



PPP环保明星企业,东方园林曾是民企的骄傲,也因为PPP陷入了资金链紧张的局面,遭遇史上最凉发债,股价爆跌,企业发不出工资,于是不得不向国企业变卖股权。


10月23日,东方园林发布公告与三峡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未来双方将共建以水资源治理为核心的长江大保护合作平台。据了解。在本次合作中,双方将借力三峡集团超大型央企的资金和项目资源优势,而东方园林则以“轻资金、重技术”的方式参与生态长江、绿色长江的保护和改造,此举有望成为环保领域国资与民企共同参与PPP模式的创新样本。


网上流传的东方园林的帖子


东方园林是民企在PPP领域逐步后退的风向标。有消息说,东方园林的PPP项目目前已经基本停下来了。


那PPP领域是否同样也存在所谓的国进民退现象呢?目前,至少从政策来看,很难得出这样的结论。


2017年11月10日,财政部发布《关于规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管理的通知》(下称“92号文”),直击部分央企杠杆过高且没有财务并表导致的债务隐形化风险;


11月26日,国资委印发《关于加强中央企业PPP业务风险管控的通知》(以下简称“192号文”),提出对央企PPP业务规模实行总量管控:纳入中央企业债务风险管控范围的企业集团,累计对PPP项目的净投资原则上不得超过上一年度集团合并净资产的50%,不得因开展PPP业务推高资产负债率。


随后,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的指导意见》(简称《意见》),鼓励民营企业运用PPP模式盘活存量资产,加大民间资本PPP项目融资支持力度。


这些政策文件,至少在明面上是“打压”国企、央企进入PPP领域的。尤其是国资委192号文,企业负债水平成为硬杠杠,对央企进入PPP领域产生了一定的“冰冻”效应。


3

PPP领域“国民共进”才是正道

A股市场出现明显的国进民退现象


近日,刘鹤副总理在讲话中对“国进民退”进行了分析:我国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国有企业多处于产业链上游,在基础产业和重型制造业等领域发挥作用;民营企业越来越多地提供制造业产品特别是最终消费品,两者是高度互补、互相合作、互相支持的关系,未来中国经济将沿着这个方向不断提高,走向高质量发展。我们必须从传统固化的观念,转向用全新的现代化产业链理念来认识国有和民营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得以复活,给国民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历经40年的休养生息,民营经济重新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比重和增长速度超过了国有经济,其中,民营企业贡献了中国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新增就业和企业数量。


不过,经济改革从一开始就没有建立公平健全的金融、税收体制:国家垄断了金融渠道,国企、民企融资待遇并不平等。


具体到PPP领域,体制框架仍然限制挤压了使PPP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导致PPP民业经营困难,迫使PPP民业不得不以短期行为求生甚至违规操作,这又影响到对PPP民营企业的诚信评价,令其融资更加艰难,生存状态雪上加霜,形成恶性循环。PPP中小型企业抗风险能力原本脆弱,当国际金融危机来袭之际,便首当其冲地成为牺牲品。


“国进民退”显然是让人担忧的。人民日报旗下杂志《文史参考》曾发文警示,清末以来,中国历史上先后发生过三场“国进民退”,结果第一场引爆了辛亥革命,第二场导致了国民党政权的垮台,第三场将国民经济拖到了崩溃边缘。历史已经证明:“国进民退”没有可持续性,PPP领域“国民共进”才是人间正道。


民富才能国强,独大未必为公。在国民经济格局中,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国企与民企的发展关系,逐步推行国有企业的民营化,重点扶持民营企业的发展,都是必要的。在PPP领域,民企在实践及其技术、人才和项目运营综合具有优势,而大型央企、国企在资金和项目资源具有优势。双方共同探索走出一条由政府引导、产业投资、社会参与相结合的新型绿色发展道路,充分发挥国有资本与民营资本在资金和技术方面的不同优势,才能让PPP模式走上健康发展之路。



更多信息见智慧PPP 扫描下方二维码可见





[版权声明] 图文来源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

[侵权处理] 图文无从溯源,如涉版权问题,24小时内删除。

合作与投稿:微信 dahuzi798


你可能还喜欢


 著名经济学家魏杰:2018钱荒,民资警醒!

△ 中美“屠龙”之争 改革吧!我的国

△ 刘鹤的新职位 关系到7千多万中小企业的发展

△ 定了!华夏幸福投资1000亿巢湖造新城!

想将“地方债”转“企业债”?门都没有!财政部为何给辽宁一闷棍

△ 中央政府对PPP态度巨变:打压央企 鼓励民资 两文件释放重大信号

△ 重磅!6条地铁PPP项目要整改 5大片区开发被点名

△ 地方债的春天来了 借新还旧 增加债券期限 鼓励各类投资者参与

△ 正式批复!厉害了!中国首条民资控股高铁:总投资450亿!运营30年后无偿移交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NewPPP小编欢迎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PPP特许经营模式把握“工程+运营+金融”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