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国PPP项目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项目情况
截至2018年9月末,综合信息平台管理库累计项目总数8,289个、投资额12.3万亿元,与上季度数据相比净增项目540个,投资额3,471亿。
图一:管理库项目数量季度变化(数据来源: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季报)
截至9月30日,综合信息平台管理库累计项目总数8289个,较上季度增长6.97%。管理库项目数量整体呈现上升趋势,2018年增长趋势放缓。
图二:管理库项目数量季度变化(数据来源: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季报)
截至9月30日,综合信息平台管理库累计投资额12.3万亿元,较上季度增长3.36%
(2)项目行业分布情况
截止2018年9月末,累计项目数前三位是市政工程、交通运输、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合计占管理库项目总数的62.3%;累计投资额前三位是市政工程、交通运输、城镇综合开发,合计占管理库总投资额的72.2%。
(3)项目地区分布情况
截止2018年9月末,管理库累计项目总数前三位是山东(含青岛)、河南、贵州,累计投资额前三位是贵州、云南、浙江,分别为9,724亿元、9,463亿元、9,005亿元,其中,三季度新增项目数位居前列的地区为云南,三季度新增项目投资额排名第一的地区为云南。
(4)落地项目变化情况
9月末累计落地项目总数4,089个、投资额6.3万亿元,落地率49.3%。其中,第三季度环比新增落地项目421个、投资额3,135亿元。前三季度,新增落地项目1360个、投资额1.7万亿元,落地率上升11.1个百分点。
(1)总体成交情况
截止至2018年9月底,全国中标PPP项目已达到11.85万亿元,其中7月全国共成交了157个项目,共计1993.24亿元。
图三:全国PPP项目月度成交规模变化(数据来源:PPP知乎月报)
自2018年1月至9月,PPP落地项目成交规模总体呈现平缓下降趋势,其中9月PPP落地项目规模较上个月有所增加,但项目个数有所下降。
(2)区域成交情况
截止至2018年9月底,河南省落地项目总规模超过了云南省位列第一,河南省、云南省和四川省占据了累计实施PPP项目金额的前三位,本月四川省、浙江省和贵州省成交的项目金额排名前列,分别成交了325.1亿元、229.8亿元、210.4亿元。
(3)行业成交情况
9月行业成交项目金额前三位分别为交通运输行业、市政工程和城镇综合开发行业,成交金额分别为642.3亿元、509.8亿元、259.4亿元。
(4)月度十大项目
(5)月度十大社会资本
(1)PPP项目融资模式的必要性
PPP项目融资模式是指公共政府部门与民营企业合作的模式,PPP项目融资模式的推出是为弥补BOT模式的不足,这其中政府承担着重要的角色,政府不仅仅是项目的发起者,也是项目的参与者,我国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国内人民生活水平亟待提高,基础设施建设需紧跟国民需求的提高,如果仅仅依靠政府独立运作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无疑是无法满足社会需求的,因此引进PPP项目融资模式,引进社会资本参与到社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对社会的发展进步具有重大意义
(2)PPP项目融资模式的意义
首先,PPP项目融资模式促使民营资本更多的参与到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上来,更好的促进了社会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并能更好的为社会提供服务。
其次,PPP项目融资模式充分利用了政府和社会资本的优势,将社会效益与项目建设运营效率很好的结合在一起,既能让民营资本获得更加安全的保证,同时也能为政府节约费用支出提高政府建设能力。
最后,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各主体间相互借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对促进社会创新有着重大的意义。
(3)PPP项目融资模式存在的问题
第一,在项目建设期,项目只有支出没有收入,对资金的需求量较大,对企业融资能力要求较大。
第二,我国PPP项目发展仍处于发展初期,行业上层建筑无法适应多变的市场环境,政策对行业影响波动较大。
(1)成立期
PPP基金:在此阶段成立PPP项目资金专门投资于PPP项目有关企业的产业投资基金,其组织形式分为公司型PPP基金、契约型PPP基金、有限合伙型PPP基金。
专项建设基金:由国开行、农发行两家政策性银行定向发行的专项金融债,用于重大项目建设。
资管计划:由理财资金、信托资金、保险等委托资金借助通道进行投资。
(2)建设期
财政专项资金:由政府部门拨付用于指定用途的资金,进入项目公司无偿使用,申请门槛较高。
项目贷款:主要来源是银行资金、信托资金、企业委托资金,针对单一项目公司进行的贷款。
PPP项目专项债:PPP项目公司或者社会资本方专门为PPP项目发起的专项债,债券认购主体为机构投资者或者个人。
融资租赁:融资租赁公司自有资金、银行等机构参与到PPP项目。
(3)运营期
资产证券化:以PPP项目未来产生的现金流为偿付支持,通过结构化设计进行信用增级,再次基础上发行资产支持证券。
(4)退出期
IPO/新三板挂牌:PPP项目可通过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或者新三板挂牌进行公开交易实现PPP项目与资本市场对接。
并购重组:资质较好未上市的项目获得并购重组资金。
PPP资产交易:PPP资产交易平台上进行交易,获取认购方自有资金或者机构资金。
(1)PPP项目亟需提高质量和企业融资难之间的矛盾
PPP项目建设期需要大量的资金运转,对企业的融资能力本是就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在政府的去杠杆的背景下,众多企业开始出现资金链紧绷的状态,近日东方园林资金链紧绷事件,出现“史上最凉发债”,公司由于在PPP领域扩张太快,而相对应的投融资体系及其管理体系都尚未完善,管理水平,体制机制都存在不完善,加之为规范PPP项目行业发展,2017年下半年开始,中央深改委、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资委等国家等主要经济主管部门密集出台了一系列规范PPP发展的政策文件,健全的法律制不仅能对项目政府方,企业方在权利、义务、风险方面进行明确的界定,更大程度上保护双方的利益,而且能够在PPP项目融资整个生命周期中对各方进行约束规范。最大程度的保证PPP项目的运行质量。一方面的急剧扩张,另一方面的政策规范造成PPP项目质量提高和企业融资之间的矛盾。
(2)政府提高信用能力是根本
提高PPP项目质量的前提除了拥有较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提高政府信用能力是重中之重,PPP项目从成立到完成需要很长的周期,保证项目良好持续发展,政府信用建设首先从自身着手。政府尤其在PPP项目上要提高自身的自律性,其次明确权责范围,并且规范执行。最后,社会公众监督倒逼政府信用能力建设。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NewPPP小编欢迎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