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新政商关系如何弥补PPP模式缺陷


来自:我是名师     发表于:2018-12-17 12:50:31     浏览:275次
(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又称PPP模式,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是公共基础设施中的一种项目运作模式。在该模式下,鼓励私营企业、民营资本与政府进行合作,参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
PPP项目困局

项目利润率不高

PPP项目签约社会资本方寥寥无几,很多项目都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社会资本处于等待观望状态、仍把目标锁定在寻找机会获取暴利方面。但是,从总体上讲,这与PPP项目本身有无利益空间有着直接关系,与政府的市场化意识密切相关。


因为,对资本来说,无利是不可能投的。反之,政府怎样才能让PPP项目有利可图,且不出现国有资产流失、暗箱操作、利益输送等方面的问题,也是需要政府方认真思考的问题。


政府方缺乏市场意识。

当前政府手中需要建设、需要完成的公共设施、公益类项目很多,且在政府眼里都是能够吸引社会资本的。然而, PPP项目不能仅是政府想做,而是市场认可才行。


市场不认可的项目,就不可能成为真正的PPP项目。因此,对地方政府来说,在制定PPP项目计划和方案时,就必须进行全方位、有深度的可行性研究,把需要进行PPP合作的项目的优势、劣势、收益、投资额等全部认真细致地进行分析和核算,提出回报的期限和获利空间,从而让社会资本能够更加直观地看到合作的空间和可能,而不是一厢情愿。


如果政府经过认真的研究和分析,确实没有办法进行PPP,也不要为了需要、为了面子而勉强为之。如何确保PPP项目得到市场认可,也是需要政府方认真思考的问题。


新政商关系
如何解决新政商关系?

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的关键是作好“亲”“清”二字文章。就是“亲”“清”二字。之所以首先讲“亲”,是因为我们的政府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唯一宗旨的,其中就包括全心全意为经商办企业的这部分人服务。



但,凡事须有度,交往有底线。政商交往应该为君子之交,不能超越“清”的底线。彼此关系要清白、纯洁,不能有贪心私心,不能以权谋私,不能搞权钱交易,更不能搞成吃吃喝喝、酒肉朋友的那种关系。构建新型政商关系,


只讲“政”一方不行,“商”一方也必须相向而行,正所谓“一个巴掌拍不响”。


不论是民营企业家,还是其他经商者,都是中华民族一份子,都应该依照宪法和法律行事,遵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与时俱进,加强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提升,做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典范。


有了这个基础,“亲”“清”二字文章就好做了。所谓“亲”,就是积极主动同各级党委和政府及部门多沟通多交流,讲真话,说实情,建诤言,满腔热情支持地方发展。


所谓“清”,就是要洁身自好、走正道,做到遵纪守法办企业、光明正大搞经营。只要政商双方都按照“亲”“清”二字去做,新型政商关系就一定能够建立起来。?

法律制度保障新政商关系

构建新型政商关系需要健全的法律制度为保障。


这是历史经验的启示,也是法治中国建设的要求。其基础,是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国家法律体系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政府应把“亲”“清”的成熟做法固化为制度。按照制度规定,努力搭建有利于商家发展的平台,改进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以优质服务赢得商家的信赖。


坚决贯彻执行廉洁自律准则和政府各项廉政规则,自觉斩断与商家的各种非法利益链接,杜绝权力寻租,建立起纯粹的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作为商家,要把政府当成“娘家人”。


当企业经营遇到困难和问题时,及时通过法制渠道反映和解决。如果遇到政府人员故意刁难和不作为,可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要建立健全严格的内控制度,坚持依法经营、诚信经营。


有了健全的法律制度,新型政商关系就一定能够巩固和发展下去。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NewPPP小编欢迎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环保动态丨风险大回报少环保PPP项目路在何方?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