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政信体系建设对PPP来说很重要吗?听专家怎么说


来自:国投信达     发表于:2019-02-26 20:44:02     浏览:260次

社会信用体系按其组成部分可以划分为政府信用、企业信用、银行信用、个人信用或公众信用等,其中政府信用是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核心,居主导地位,对社会信用建设产生辐射、引领作用。在由国投信达集团鼎力支持举办的“中国政信发展论坛”上,北京大学PPP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怡从政府信用体系建设与PPP规范发展的角度,阐述了政信体系建设需要通过根本改变体制机制入手的观点。以下是她的发言内容:

 

我们在研究中遇到一些问题,比如说GDPPPP发展机会相关吗?GDP大发展机会就大?还是GDP小,发展机会大?GDP大的地方,PPP做成功的机会大?GDP小的地方,做PPP意愿大?我们应该使用什么样的数据或指标来回答这些问题?

 

地方财力可以从多个角度加以度量。比如就财政收入来看,不只一般公共预算是地方财力。2015年之后,地方政府有四本预算,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产经营预算与社会保障预算。数据上,从1953-2017年中央财政收入与支出占全国财政收支比重,我们可以非常明显观察到中央和地方关系的变化。1994年分税制改革之后,中央财政收入占比有大幅提高,2017年中央收入占到全国收入的比重达到47%,而支出不到15%。因此,大家可以看到,中国有非常强大的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能力。因此,我们考察地方可支配财力的时候,可以清楚的看到,地方不仅通过征税,通过土地出让金获得收入,还从上一级政府得到转移支付收入。

 


地方财力的差异不仅表现在地方之间收入水平的差异,也可以从他们在市场上的融资成本观察到。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在地方政府融资成本方面,既有成本较高的一些省,也有相对比较低的省。我们可以看到地方政府手里面所持有债务期限余额不一样,有些更长,有些可能更短,也都体现在市场能力上,表现出来的一些差异。数据反映了市场对地方政府信用的判断。

 

我们希望评价各地的PPP发展机会。目前,我们考虑以下维度来进行这样的判断:经济发展情况、PPP现状、财政收支、政务债务以及公共服务。当赋予这些维度不同的权重,我们会得到各地PPP发展机会的评估结果。

 

PPP模式的引入是追求政府支出绩效的需要。201876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对支出绩效提出了更高要求。

 

政府信用体系的重塑,需要通过根本改变体制机制入手。我提出通过税收分享原则的调整来实现。中国增值税地区间分享是根据生产地原则确立的,比如说中石油管道运输线,按现行税收分享原则,我们会看到税收会出现在企业注册地。弱化招商引资对经济发展的扭曲,根本改变政府的激励机制,需要改变传统发展产业的思想,把增值税分享原则由生产地原则改变成为消费地原则。大量的测算表明,转为消费地原则后,税收在地区间的分享会更加均衡。

 

我希望这是一个契机,希望通过政府信用体系的有效建立,为PPP的规范发展提供保障。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NewPPP小编欢迎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葛洲坝撤销PPP事业部,环保大央企在下怎样一盘棋?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