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原因导致PPP项目半死不活


来自:润景中咨工程咨询     发表于:2016-07-25 15:30:00     浏览:375次

从未来几十年来看,中国最大的发展在于城镇化,数十万亿城镇化投资,涉及到大量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需要PPP模式加以解决。对于PPP,无须患其冷,而要忧其热。接下来的矛盾与问题,已经主要不是催生PPP,而是要集中精力去研究PPP在“婴儿潮”之后的存续问题。

  PPP开局冷的局面,已经有了极大的转变。展望2016年,这是”十三五“规划的第一年,各地的项目纷纷上马,也都把PPP作为投融资模式转型的重要内容。国家与省级层面的城镇化试点正在展开,其中一项内容就是推进PPP创新。2014年、2015年入库的示范、试点项目,相当一些也有待瓜熟蒂落。从未来几十年来看,中国最大的发展在于城镇化,数十万亿城镇化投资,涉及到大量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需要PPP模式加以解决。

  对于PPP,无须患其冷,而要忧其热。接下来的矛盾与问题,已经主要不是催生PPP,而是要集中精力去研究PPP在“婴儿潮”之后的存续问题。

  从以往一些案例的观察来看,以下七个原因,将影响PPP健康成长:

  第一,条件不成熟而又早产的PPP,项目失败的可能性大。PPP谈判时间长、签约时间长、实际合作时间长。如果一味追求短时间内立竿见影的效果,就可能在谈判、签约、执行过程中,留下种种隐患。现在一些地方为了赶在特定时间内签约成功,政府与社会资本的许多条件都没有谈妥,定价机制、约束性条款,都是马马虎虎,凑乎着先过去,这样的合同过于简单,未来必定要走回头路,翻烧饼,最后事倍而功半。

  第二,政府人员变动导致PPP项目出现“夭折”。一个PPP项目,可能要经历多个书记与市长的就任、离任。一任市长一任搞法,后任不理前任的茬,甚至不愿意看到前任栽的树在本届内结果,也会导致PPP生长环境艰难。所以,仅靠一两个市领导对PPP感兴趣,而不是从政府职能转变这点去培育PPP,这是有很大危险的。

  第三、法律法规之间的冲突会殃及PPP。为了支持PPP,部委和地方政府出台的“指导意见”、“办法”、“鼓励措施”,这些更多具有临时的性质,具有行业与区域色彩,主要用于自身管理。PPP在发展过程中,涉及到许多法律法规问题。法律法规不健全,或者不同的法律打架,就会导致PPP运行出现问题之后,救助机制发生不了作用。法津法律是水,PPP是鱼。让鱼离开水,必死。

  第四、“辅养”能力跟不上导致PPP长不好。政府与社会资本是PPP的双亲,要把孩子生下来,也要有能力辅养孩子。政府这方面的人才、技能储备显然不足。社会资本跟政府打交通,而且是长期合作的性质,这也需要社会资本对宏观政策、区域发展、法律法规有深入的了解。在长期合作中发展,这不是一件容易事,就像有的运动员有五十米短跑的本领,但中长跑就不行了,更不要说马拉松。政府行为学、社会资本行为学要有彻底的转变与根本的提升。

  第五、PPP也可能异化为地方融资平台最后遭到整治。现在很多地方把PPP模式简单地当作一种融资工具或手段,把它的融资功能放到压倒一切的地步,认为签约之日就是政府大卸包袱之时,就是大功告成之时。这样下去,PPP势必异化成为另外一种融资平台公司,成为”新瓶子“装”旧酒“。

  第六、风险频发,将会有部分PPP在未来导致公众抵制。PPP在运营过程中,可能出现操作不透明,出现灰色交易,或者投资者其他方面的诚信出了问题,导致PPP在一个地方运行的公众舆论环境、供给需求环境恶化。

  第七、滥竽充数出笼的PPP最后要被打回原形。这些项目,无论其后天的培育条件多好、法律环境多么完善,但其实质上不能采用PPP的形式,因为PPP有其必须的一些先天约定条件。发达国家对PPP项目投资占公共产品与基础设施的支出的比例一般有个界限,大体上在10%~20%。政府为了政绩好看,一些企业是在拿PPP说事,大家在包装PPP项目,在比拼PPP项目出庞数量、出笼速度,似乎PPP包治百病,最能体现改革思想,这将为以后留下病根。 


内蒙古润景中咨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是内蒙古一家综合性工程咨询机构(公司已录入百度百科),公司成立于2010年8月,注册资本人民币200万元,办公地点位于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工程咨询资质在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备案。目前和国内多家大型甲级工程咨询机构保持业务合作、技术共享,是中国工程咨询协会会员单位。

     内蒙古润景中咨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业务范围包括:(一)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项目申请报告、资金申请报告、节能评估报告、安全评价、社会稳定风险分析报告、职业卫生评价;(二)编制项目建议书(含项目投资机会研究、预可行性研究);(三)规划咨询:含行业、专项和区域发展规划咨询;(四)工程设计总承包。公司目前主要专业有建筑工程、市政环境卫生、市政燃气热力、市政道路、新能源、建筑材料和化工专业等。

   多年来,自治区十二个盟市,且多项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设计荣获国家、自治区优秀设计奖,为自治区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及城乡建设做出了贡献。公司业务市场覆盖率和市场份额逐年提高。面对市场经济和全球经济一体化,将继续坚持“诚实守信,服务一流”的工作作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工作机制,弘扬地域文化,提升技术水平和服务水平,竭诚为区内外政府、企事业单位提供一流的工程技术咨询服务。业务咨询热线0471-3252235、18947131513、13664886526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NewPPP小编欢迎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平台快报贾康:PPP如何对接企业社会责任与脱贫攻坚历史任务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