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作为全国首批PPP示范地区,徐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推广PPP工作,徐州市财政局、重点办会同相关部门积极探索推进,PPP工作驶入健康发展的快车道。在5单财政部示范、省级试点项目成功落地基础上,外环公路、徐沛快速通道、城东大道高架、迎宾大道高架、新淮海西路综合管廊、五山公园、徐州一中迁建、城北客运站、杏山子公交首末站、九里公交首末站、新城区14条道路、新城区3所学校等12个市级PPP项目实施方案、物有所值评价报告、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报告经徐州市政府批准,总投资132.7亿元,分别在省、市政府采购平台同时进入社会资本采购程序,在保证“质”的基础上将实现“量”的飞跃,继续保持全省、全国领先位置。
一是先行先试,建立PPP模式推进机制。徐州市政府2015年3月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推进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的实施意见》,提出在12个行业优先推行PPP模式运作;11月印发《关于市城建基础设施等政府投资项目采用PPP模式的通知》,要求徐州市城建重点工程、水利水务、环保治理、文化教育、养老服务、民生实事等项目原则上采取PPP模式运作,财政资金原则上不再直接投资。为加快PPP项目推进,徐州市政府成立PPP工作领导小组,市长任组长,相关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徐州市财政、发改、规划、环保等15个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办公室设在徐州市财政局。
二是项目建库,全力推进PPP模式应用。严格按照PPP标准优选项目库,并实行滚动管理。全市入选财政部首批示范PPP项目2个(总投资占全国10.2%)、省级试点项目22个、省级PPP项目库67个,总数占全省17.6%,位居全省之首。遴选迎宾大道高架快速路等37个项目列入2016年市级PPP项目库,涉及市政工程、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交通运输、水利建设、能源、保障性安居工程、医疗卫生、养老、教育、片区开发、社会保障等11个公共服务领域,总投资1234.8亿元。
三是规范操作,严格PPP项目运作程序。坚持做标准的、可复制、可推广的PPP,按照“一个全程”、“两轮评审”、“三级发布”模式规范实施,确保项目“成本最低、效益最优”。“一个全程”,即财政部门、实施机构、政府出资方代表、咨询机构四方(城建重点工程增加市重点办)全程参与PPP项目方案设计,保证方案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两轮评审”,即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完成后,徐州市财政局、实施机构组织财务、工程、融资、法律、税收等方面PPP专家,会同徐州市发改、规划、建设、国土等部门分别进行联合评审,通过评审的项目报经徐州市政府批准后公开履行社会资本采购程序。“三级发布”,即凡在市级政府采购中心采购的PPP项目,资格预审公告、招标公告、成交公告均同时在中国政府采购网、江苏政府采购网、徐州政府采购网三级平台发布,提高项目招标的公开性、竞争性。
四是率先落地,努力打造PPP项目典范。打破传统的BT、BOT、ROT等思维,按照物有所值评价、财政承受能力论证等PPP模式,实施“持续经营、融资延续”、“成本补偿+合理回报”、“到期股权移交、税收筹划”等项目落地。建立绩效评价、中期评估、价格调整等机制,确保社会资本“赢利而不暴利”,达到政府、社会资本、社会公众三方共赢。轨道交通1、2、3号线一期工程、餐厨废弃物处置、骆马湖水源地及原水管线等5单财政部示范、省级试点项目成功落地。其中: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为财政部首批示范项目全省首单;餐厨废弃物处置项目为全省第一单按照规范化程序落地的PPP项目,同时开创民营企业进入PPP领域先河;骆马湖水源地及原水管线打造了全国供水领域PPP项目标杆,典型案例在《中国财经报》、《中国政府采购报》等整版宣传报道,2016年4月中国财政学会举办的“中国PPP沙龙”上作为范例推广。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新NEWPPP平台小编欢迎大家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