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观点]:谈谈本人对近期热点板块PPP机会的分析


来自:天天股票分析     发表于:2016-08-05 05:30:00     浏览:398次

从宏观上我看不到大行情的基础,经济下行压力仍然很大,货币宽松可能性仍然很小,去产能现在就在最关键的时刻,债务危机也是如影随形。经济增速下来后政府需要考虑如何促增长,从政府的角度来说,基建方向是比较可以把控的。

我们都知道,4万亿助推了09年的大级别触底反弹,一带一路助推了15年的牛市,最关键的问题是,PPP有没有可能在市场掀起这种大级别的波澜,我们还需要持续密切观察。以下是目前的一些观察和思考。


先看一个2010年的政策和一个2016年的新闻:

2010年的政策:

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13号)

  一、进一步拓宽民间投资的领域和范围

  (一)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3号)等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准入的行业和领域。规范设置投资准入门槛,创造公平竞争、平等准入的市场环境。市场准入标准和优惠扶持政策要公开透明,对各类投资主体同等对待,不得单对民间资本设置附加条件。

  (二)明确界定政府投资范围。政府投资主要用于关系国家安全、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经济和社会领域。对于可以实行市场化运作的基础设施、市政工程和其他公共服务领域,应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进入。

  (三)进一步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国有资本要把投资重点放在不断加强和巩固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在一般竞争性领域,要为民间资本营造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四)积极推进医疗、教育等社会事业领域改革。将民办社会事业作为社会公共事业发展的重要补充,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加快培育形成政府投入为主、民间投资为辅的公共服务体系。

  二、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以下领域:

  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和政策性住房建设,社会事业,金融服务,商贸流通,国防科技工业领域

.........................

 国务院
                         二○一○年五月七日

2016年的新闻:

【辽宁民间投资大降58.1% 发改委摸底东北经济路线图】8.13日讯,东北三省在民间投资方面的差距更为显著,吉林和黑龙江分别为10.3%和6%,辽宁则大幅下跌58.1%。在发改委的调研中,发改委主任徐绍史开出的药方是,要着力稳投资、稳工业,补短板、调结构,培育新动能,拉动经济发展。(华夏时报)

PPP的基本情况介绍:

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s)是指政府与私人组织合作开发公共服务项目的伙伴关系。公共服务项目一般包括交通、电信、水利等经济基础设施和科技、环保、教育等社会基础设施。一方面大规模的公共项目资金投入对财政形成了一定的压力,一方面非市场化运营的公共项目存在管理乏力、运营效率低下等诟病。引入社会资本带来的市场化运营可解决上述限制。 

我国的PPP发展大致经历了4个阶段。




探索阶段:20世纪末至 2003 年。1993年,国家计划委员会开始研究投融资体制改革问题,包括 BOT 模式可行性问题。1997年国内掀起了第一波PPP热潮。此阶段PPP项目中社会资本仍以外国资本为主。然而,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使得国内PPP项目步入低谷期。 

推广阶段:2003-2008年。2002年建设部出台相关文件,推动2003~2008 年间PPP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项目数量多达7000-8000 个。 

反复阶段:2009-2013 年。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国的PPP发展进入了一个反复期。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政府出台了四万亿投资计划,地方政府资金充足,出现了国进民退的浪潮,该阶段是政府与国企的合作项目更多,而非政府与私企受到了很大的挤压,PPP的性质发生了化。 

新一轮热潮:2014 年至今。近年,我国 PPP模式的制度化建设提上议事日程。随着一系列顶层设计的逐步推进,我国有望形成由法律法规、管理机构、操作指引、标准化工具和专业培训构成的相对完整的 PPP 政策框架。


PPP之于企业一定要盈利才有意义。而政府力推PPP的逻辑是什么呢——政府财政的意义:重庆式PPP化解政府债务,正在全国推广。


地方政府化解债务问题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即依靠财政收入偿还债务;第二是依靠土地出让收入,即卖地的一次性收益填补缺口;第三是目前各地政府正在尝试的PPP模式,改变债务的统计口径。


今年7月1日,重庆签约总投资1300亿元的34个PPP项目。项目既包括传统的高速公路、桥隧、水利、市政等领域,又新增了园区开发经营一体化、体育场馆、智慧城市等项目。至此,重庆已经连续三年,签下总投资达3900亿元的PPP项目。

国务院再发文力促民间投资。

7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民间投资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做好民间投资有关工作。这是投融资体制改革历史上第一份以党中央国务院名义印发的文件,核心是,要改善企业投资管理,充分激发社会投资的动力和活力。在意见中,有三处直接提到 PPP 模式。

该意见指出要科学界定并严格控制政府投资范围,放宽放活社会投资,激发民间投资潜力和创新活力,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和放大效应,完善 PPP 模式。鼓励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将特许经营与政府购买服务并列,都作为 PPP 模式的方式,明确了 PPP 模式与特许经营、政府购买服务之间的关系,结束了长久以来模糊不清的局面。其次,界定了 PPP 模式的适用范围,在交通、环保、医疗、养老等领域,实现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再次,列示了 PPP 模式的投资形式,可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单个项目、组合项目、连片开发等多种形式。 

最后一部分提出配套改革,加快推进公用事业领域价格改革,完善市场决定价格机制,可有效改善以往很多领域价格由政府定价,社会资本参与时处于弱势、议价空间较小、收益难以保障的困境。同时,要求研究推动土地制度配套改革,明确 PPP 项目中土地取得方式,确保 PPP 项目土地顺利取得。 

全部PPP入库项目情况 

   截至6月末,全部入库项目9,285个,总投资额10.6万亿元,比3月末增加1,564个、1.8万亿元;其中已进入执行阶段项目619个,总投资额1万亿元,比3月末增加250个、0.5万亿元。 

   (一)项目总量持续增加,落地项目投资额可观 

入库项目呈逐月增加趋势,月均增加457个、0.5万亿元,表明PPP项目需求不断加大。需要说明,其中七成项目仍属于识别阶段的PPP备选项目,一是规划实施时间分布在未来若干年;二是尚未完成物有所值评价和财政承受能力论证,只表明地方政府部门有意愿采用PPP模式,要真正成为PPP项目,还必须经过严格论证把关。尽管如此,截至6月末已签约进入执行阶段的项目619个、投资额达到1万亿元,落地项目投资额依然可观。

各阶段项目投资额月度变化(万亿元) 

  (二)入库项目正在加速落地,落地率稳步提升 

   执行阶段项目1月末298个,3月末369个,6月末619个。一季度后两个月比1月末新增71个落地,增长23.8%,二季度比一季度新增250个落地,增长67.7%,增速大幅提高,表明入库项目正在加速落地。 

    按落地率口径计算,1、3、6月末落地率分别为20%、21.7%、23.8%,呈现稳步提升特征。

1、3、6月末准备、采购、执行阶段项目数分布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环保类PPP项目的投资机会:“十三五”环保投资需求大

新的基建和我们原来传统的修路、修机场等“铁公基”不太一样,今年PPP项目加速落地,其中环保及公用事业类项目是数量最多的领域。

“十三五”以及未来的10-20年,我国将围绕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三大领域的重点整治,投资主线从减排转向治理。从测算看,“十三五”水、气、固废三大领域的原有业务模式将继续保持20%-30%的增速,而水环境、海绵城市、土壤修复将带动1.5万-2万亿的投资,年投入3000亿-4000亿元为环保投入增量。加上传统业务2015年环保投资体量5000亿的基础上每年保持25%的增长,环保行业年投资体量将从4000亿-5000亿上升到1万-1.5万亿。

从1月底到6月底,环保类项目个数增长了30.4%,月复合增速5.4%;投资额增长了33.8%,月复合增速6%,略高于整个项目库的增速。未来随着国家对环保行业的扶持力度加大,环保类项目的数量和投资额将继续维持高速增长。在环保类项目中,污水处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水利建设三大类项目数量最多,分别占环保类项目的23%、16%、13%;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管网建设、水利建设三大类项目的总投资额最高,分别占环保类项目的27%、18%、17%。

财政部PPP中心市政工程类项目库具体情况:

3,241个项目总投资额2.8万亿元。其中,污水处理、市政道路、供水、垃圾处理4个二级行业的项目数分别为740个、514个、367个、277个,占市政工程项目总数的58.6%;投资额方面,轨道交通、市政道路、管网3个二级行业的投资额较大,分别为1万亿元、3,994亿元、3,221亿元,占市政工程项目总投资额的64.6%。 

与3月末相比,新增项目537个,其中市政道路、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其他、供水5个二级行业的新增项目较多,分别为110个、93个、51个、50个、48个,占新增项目的65.5%;新增投资额3,985亿元,其中其他、市政道路、管网、轨道交通、污水处理5个二级行业的投资额增长较大,分别增长839亿元、783亿元、652亿元、607亿元、281亿元,占新增投资额的79.4%。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NewPPP小编欢迎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PPP不是拯救投资下滑的灵丹妙药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