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席公司领导与专家:龙元建设总裁 赖总、龙元明城总经理 颜总、龙元明城副总 苗总、杭州城投建设董事长 孟总、济邦咨询董事总经理 徐总、龙元建设董秘 张总
一、龙元明城总经理 颜总-PPP政策解读与未来市场展望
1、政策支持力度不断超预期,PPP上升为“准国策”
中国GDP投资拉动型,重型大体量制造业产能过剩,投资降幅很大。房地产一二十年还有刚需,但投资会下滑。只有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还有很大需求,但不能沿用城投模式,原先负债隐形,投资随意,存在风险,采取PPP是必由之路。从推广至今各部委颁布相关政策117条,同时深改委发声,习奥会声明,表明中央大力支持,跟政府发生关系的投资都可以用PPP模式来做,PPP上升为准国策。后续会有更多政策出台。
2、当前PPP落地现状
发改委推介三批共计6.4万亿项目,含金量高,落地1万亿;财政部入库12万亿,落地1.4万亿。截止至8月28日,全国政府招投标网上公告中标PPP项目1.47万亿。落地规模可观。
3、PPP市场未来展望
政策完善方面:法律层面《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法》和《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法》的立法工作正在有序推进,预计两年内推出。其他政策不断完善,项目信息披露、实施流程、付费机制、税收制度等应均有相应的政策法规,预计半年内出台。
融资、竞争环境不断优化:无追索权的项目融资方式已在持续完善。资本市场正在研发与PPP接轨的全流程产品,争取对PPP金融资产有流动性的安排。基金模式是当前投资基础设施PPP项目的最佳模式,正在大规模推广。对民企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也在形成。地方政府也在持续上马PPP项目,未来储备还会不断增加。以前参与PPP项目最多的是传统的建筑承包商,现在、未来:越来越多类型的企业参与到PPP项目中。
4、龙元的平台思维
龙元明城构建开放式平台,整合各类外部战略合作资源要素,实现投资者的价值最大化;同时,利用资源整合的优势,为政府提供从规划、设计、融资、投资、建设、运营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综合服务,实现多方共赢。业务类型包括PPP基金投资、PPP项目投资、投行业务。公司控股的杭州城投建设有限公司具有丰富的政府项目建设管理经验,具有甲方思维,作为龙元集团PPP项目“一体两翼”中的另一翼,能为项目的建设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5、PPP为历史大机遇,公司会坚定执行战略
目前公司中标16个项目,总投资接近200亿元,民企中仅次于东方园林与华夏幸福。但公司项目都是单体项目,可执行性更强。同时储备项目3000亿。国家对PPP肯定毫不迟疑的推动,持续时间长,对于龙元建设来说是一次重大机遇。市场也不必过分担心政府违约风险,政府信用是社会底层信用,在法律不断完善、规范的情况下,风险可控。
二、龙元明城副总 苗总-PPP标前管理
1、已中标项目汇总
总中标16个项目,金额约200亿。中标的项目中,浙江省、山东省、福建省项目较多,金额较大。2015年共中标6个项目,总投70亿左右,投标总量等大约在15个左右,中标率约40%。2016年中标10个项目,总投130亿左右,投标量约在35个左右,中标率约30%。今年竞争态势更加激烈。目标今年中标260亿元。
2、进入投标项目信息
10月份进入投标、准备投标、资格预审的潜在项目估计约500亿元,11-12月份还有更多项目进入招投标程序。
3、营销网络完善
营销网络完善,渠道丰富,市场开拓力度大,现在每天有大量信息。具体来看龙元明城,市场部20人,投资部6人;各地分公司:共30家,下面几百个项目经理;运营中心:青岛与济南,负责山东和北方市场;杭州城投:共110人,辅助开拓PPP市场。
4、项目储备情况
估计储备项目约3000亿,涉及省份广:总金额较大的有浙江、山东、江苏;项目个数较多的有浙江、山东、安徽。项目类型多:项目类型主要以房建、市政公用、 公路道路为主。
三、杭州城投建设董事长 孟总-PPP融资、建设管理实践与创新
1、PPP融资对于社会资本的重要性
PPP融资环节是PPP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核心环节,关系着项目的成败。部分项目合同规定融资交割才是合同生效的点,否则政府有权收回合同。项目融资提供的资金支持可以超过70%,是项目资金的主要来源,也是项目顺利推进的保障。PPP融资的顺利推进是社会资本不断开拓业务的基石。PPP项目回报和成本稳定,适当的杠杆成为提升收益的来源之一。如果融资无法顺利落地,为了避免违约社会资本往往需要通过追加资本金的方式为项目提供资金,不仅会损害项目收益率,也会影响后续开拓业务的能力,所以持续的项目融资能力也是社会资本持续继续发展的核心动力。
2、龙元建设的PPP项目融资实践
团队专业:具有专业融资团队,龙元明城设有金融资产部专门负责PPP项目的融资,该部门共有6人,均有银行、信托、证券等专业金融行业实战经验。目前拥一支50余人的专业PPP团队,其高管及项目团队皆为复合型专业人才,公司共拥有金融背景人才21人,其中11人有金融行业从业经验。
融资完成率高:16个项目,8个已完成融资,融资完成率50%。有个项目刚中标,实际完成率更高。
典型结构:股权部分的扩展:目前的情形下本质上是基于公司信用的公司融资,资金来源主要是银行理财资金或募集资金。债权部分的扩展:一般是有限追索的项目融资,包括项目贷款、项目收益债、ABN、ABS等。
3、龙元PPP一体两翼格局
一体为龙元建设母公司,PPP主体,施工总承包主体,龙元明城负责投融资,杭州城投建设为项目建设管理主体。
4、龙元PPP资产管理的探索
随着越来越多PPP项目的承接,龙元已经从一个传统的建筑承包商转型为一个基础设施投资商,需要一套管理体系来管理订单和未来的资产。龙元目前正在进行的跨领域的PPP行业投资,其主要收益来源就是项目建设管理和投融资规划,因此需要建立起一套管理机制来固化盈利模式。突破传统建筑承包商单个项目的核算体制,从集团层面获得管理PPP项目的规模效应,降低管理成本。未来资产管理有望独立化运营,为PPP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参与者打造一个服务组合和合作平台。
5、PPP资产管理市场展望
未来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获得PPP资产,如自行投资获得,并购获得,代管获得等。第一个PPP项目二级市场的交易高峰会在2-3年后到来,目前单个项目规模超过2个亿的PPP项目实施金额已经超过1.4万亿,项目个数达到634个。以单个项目股权投资占比平均25%计算,预计二级市场第一波交易高峰期潜在的交易标的超过3000亿元。
四、济邦咨询董事总经理 徐总-PPP全国市场发展最新形势
1、PPP立法进程加快,可当做长期事业
预计PPP立法工作计划应该是以条例形式出台(位阶次于法律),2015年已经由研究项目转为预备项目,推进时间点会加快。有高位阶立法保障,PPP可以当成是一项长期的事业,这和之前推PPP时最大不同。
2、两部委协作才是永恒主题。
且不论两大部门的分工定位是否属实及合理,其实无论哪个行业哪种类型哪种回报方式的PPP项目,几乎都和两大部门密切关联,协作才是永恒主题。项目审批立项需要发改委,后期财政支付需要财政部,任何一个PPP项目都离不开两部委,包括使用者付费项目中广义的财政支付都需要财政部来负责(例如前期股权出资、后期风险承担等)。
3、目前市场动态
截止2016年8月底,财政部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已经收录10,313个已实施或待开发的PPP项目,覆盖19个行业,总投资预计12.3万亿元人民币,其中已签约项目投资额超过1.4万亿元人民币。该增量市场巨大,各方预期及诉求基本满足,全产业链机会涌现。
4、参与主体分析
仍是建筑承包商为主,但其他多元主体踊跃参与。运营商主要参与以存量为主的,运营非常关键的项目(如会展、体育中心)财务投资人主要和资金缺乏或想放杠杆的企业合作,特别是与施工央企合作(投资审批流程长,不想并表增加负债)。未来趋势联合体越来越多,但政府还是希望单一主体。参与主体仍是央企为主,地方国企也比较多,但反应比较慢,走出当地比较保守。民营企业此后面临环境会更加公平,目前集中在中小型项目。外资参与比较少,主要是不了解以及政策限制。
5、市场竞争态势
竞争者众多,但尚未形成垄断态势,但自2014年PPP大热以来,大量PPP项目成交,已经占得先机的社会资本至少具备以下优势:已经形成系统整合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具有优势;
具备更强的风险承受能力(可以好坏项目搭配,资金来源广);相关业绩相对多,形成事实门槛。竞争激烈,优质项目机会需迅速把握。
政府支付能力及支付信用,使用者付费水平;项目退出机制安排;大型复杂综合性项目(比单一成熟项目更有利润可能性,单一的利润成本太清楚);处于稳定运营期的项目,或有并购交易机会。
五、龙元建设总裁 赖总-龙元建设发展战略
1、转型PPP历程
原先房建占比高,地产投资下滑,业务结构不健康。另一方面当前真正城镇化率最多40%,隐藏了巨大的基础设施和文化旅游的投资机会。单纯施工竞争激烈,最初是想通过投资拉动主业,尝试设立了基金来投资项目资本金。当PPP模式2014年开始推广的时候公司就敏锐觉察到这是重大机遇,第一时间设立专门投资公司龙元明城,专门负责PPP项目。
2、PPP成为国策,对于企业是重大机遇
目前各部委已经发文100多个,深改委3月发声音,9月份再次提到PPP,G20习奥会提到中美合作PPP,表明PPP是来自中央的声音,没有哪一个政策前后发那么多文来推动。PPP在监管性、法制性、公开性方面要远优于BT、BOT,建筑企业很难找到比PPP转型更合适的路径,对于企业来说是重大机遇,会全力投入。
3、龙元平台化运营思路
目前基本竞争对手都是央企和国企,在很多方面还是有差距,必须提高竞争力做差异化竞争,因此必须平台化。公司自身拥有专业PPP团队,并购杭州城投充实甲方思维,整合施工方、资本方、运营方以及其他中介机构,与多方建立关系,主动对接,心态开放,满足各方利益诉求。并充分利用民企决策快的优势,把握PPP机遇。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新NEWPPP平台小编欢迎大家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