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补短板进一步发力基建蓝筹迎来表现契机


来自:译信丰崟     发表于:2016-10-20 17:08:15     浏览:399次

  近日,相关知情人士向经济观察网透露,在2016年-2020年五年时间中,按照静态投资估算,全国铁公水航领域的固定资产投资有可能会超过13万亿元,其中仅高速公路的投资就有可能达到3万亿元。

  方正证券(601901)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认为房地产调控之后,稳增长将更多地依靠基建和PPP。从2014年第4季度开始,发改委、财政部等部委开始大力推动PPP。PPP可以在不增加政府债务的情况下,通过引入民间资本来刺激投资,形成双赢。

  随着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破2.7%,中国进入低利率时代,PPP项目5~8%的收益率变得极具吸引力,PPP既符合鼓励民间投资的方向,也符合基建投资稳增长的方向。

  2016年以来,PPP项目需求不断增长,规模不断扩大,项目落地亦开始加速。2016年6月起,国务院、财政部、发改委等相关部委以及地方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扶持PPP模式发展的各项政策和意见。PPP发力,政策、落地和企业业绩大超预期。

  之前政府对社会资本参与PPP仍以融资支持为主,并未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示范作用,未来政府可能会让渡更多的投资领域供社会资本参与。更重要的是,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对激活民间资本具有重要意义,民间投资增速或将重新上升。

  国庆期间地产的密集限购使得基建投资维持高速的重要性凸显。政策对PPP模式的支持力度或上升,10月13日财政部联合19个中央部门推出了第三批PPP示范项目,项目总数量为516个,计划总投资额达1.17万亿元,与第二批的0.66万亿元相比,增长近1倍。项目质量进一步提高,从项目入选率来看,第一批入选率25%,第二批26.34%,第三批明显提高到48.22%。除了传统的基建、能源和交运类项目外,政府会让出更多的投资领域供社会资本参与。除此之外,我们认为未来在立法、财税政策,退出机制政策及创新融资政策等方面也会有不同程度的加速。

  2016年10月12日,财政部网站发布《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深入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推广应用PPP模式。《通知》首次明确民间资本参与PPP的无差别待遇,公平竞争可避免PPP模式沦为第二个“地方融资平台”,PPP项目的落地亦将加速。另外,《通知》也强调了PPP项目各阶段的规范,只有前期做好论证,后期规范推进实施才能形成双赢。更重要的是,未来政策层面不再单纯以加快PPP落地为主要目标,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也提上议程。

  目前受益于PPP的主要是建筑、公用环保、交通等行业。但随着城市基建供给缺口的缩小,教育、医疗、养老、能源作为传统的民生短板,未来相关行业的PPP项目投资也有望加速。相比于基建领域,医疗教育类项目能提供较高的投资回报,对民间资本的吸引力更大。人口老龄化催生养老类PPP需求。未来相关项目的落地有望加速。能源领域和一带一路相关领域也有望成为下一个风口。另外,在2016年10月11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改领导小组会议第二十八次会议。会议通过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的意见,要求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业。养老类PPP项目落地有望加速。房地产调控趋紧环境下,随着PPP发力,养老、医疗、教育等行业有望受益。

  基建蓝筹迎来表现契机

  近日财政部联合20个部委公布第三批PPP示范项目,共计516个项目合计1.17万亿元,远超此前两批236个项目合计8400亿元的总和。第三批示范项目仍以市政工程、交通运输和片区开发为主,投资额占比分别为31%、26%和10%。

  各大券商普遍认为,地产限购使基建的重要性显著提升,考虑到房地产的不可持续性,基建投资拉动成为市场一致预期,PPP行情将继续演绎;随着PPP项目将持续落地,行业业绩将进入持续兑现阶段,基建蓝筹迎来表现契机。

  国泰君安认为,在地产调控背景下,PPP基建价值更加凸显。房价上涨引发了地产限购等措施的调控,基建投资作为对冲仍是必需品,地产越调控,基建投资越凸显经济稳定器的价值。此外,目前地方债务压力仍大,PPP作为新的融资工具仍具有时代意义。其认为,四季度是建筑公司业绩结算高峰期,业绩将开始明显加速,PPP基建企业整体将在未来5个季度处于业绩环比加速过程中,2017年上半年才真正迎来业绩加速爆发期。

  华泰证券(601688)认为,PPP项目落地加速渐成为共识,第三批示范项目规定完成采购时间表有利于进一步改善建筑上市企业订单。从目前已披露的1~9月新签合同情况来看,三季度基建央企订单呈现显著上升态势,其中中国中铁(601390)、中国铁建(601186)增速连续三个季度提升,中国建筑(601668)基建业务1~9月累计增速高达124.41%,第三季度单季继续同比增长94.94%。央企新签基建订单主要以PPP模式为主,由于PPP合同的高毛利率和高回款保障,对提升大型基建企业盈利能力有很大帮助,预计这些企业三季报业绩也将持续向好。

  相关概念股:

  中国铁建:新签订单增速创近几年新高,在手PPP订单量变将带来质变

  总体来看,新签合同总额增速达到近年来的峰值,主要是受益于占比达80%的工程承包业务新签合同额的增长。2016年前三季度公司新签合同6790.33亿元,同比增长22.04%,为近五年来的最高增速,公司订单情况已有大幅改善。分业务来看,工程承包、勘察设计咨询、工业制造、房地产开发、物流与物资贸易、其他业务分别同比增长24.43%、20.01%、21.78%、51.24%、-13.81%、225.99%,受益于前期房地产销售的复苏,房地产新签合同额增长较快;2016前三季度工程承包新签合同额增长较快且达到近五年的最高增速,主要系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速回暖。 

  城市轨道工程和市政工程表现良好带动工程承包板块新签合同增长较快,未来有望保持较快增长。分季度来看,Q1、Q2、Q3分别实现新签工程合同分别同比增长15.45%、20.72%、32.38%,季度增速逐季提升,在稳增长政策加码的背景下,公司工程订单有望持续保持较快增长。分业务来看,铁路工程、公路工程和其他分别新签合同额1636.24亿元、1135.98亿元和2919.9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0.96%、0.59%和60.03%,值得注意的是,其他工程新签合同额大幅增长,此次工程板块增长可能主要源于其他工程中的城市轨道工程和市政工程新签订单大幅增长。 

  2016年前三季度新增房地产储备面积均翻番。新增房地产储备中,规划总建筑面积、权益规划总建筑面积、建设用地面积、权益建设用地面积分别为518.03万平米、420.75万平米、127.48万平米、103.52万平米,分别同比增长126.33%、157.73%、105.94%、136.86%,各项储备面积指标均实现翻番。 

  2016新签PPP合同金额接近1800亿元,PPP订单快速增长且在手PPP订单金额大。2016年至今公司新签PPP订单为1777.03亿元,较2015年增长2.35倍;目前公司近三年PPP订单金额超过2000亿元,在建筑央企中位居前列。公司的PPP项目大部分都是优质的可运营项目,伴随项目的累计,量变会带来质变,PPP项目的执行会将公司带入新的增长轨道,同时有望改变铁建未来的盈利模式。 

  盈利预测与评级:预计2016-2018年公司的EPS分别为1.02元、1.12元和1.24元,对应PE分别为9.0倍、8.2倍和7.4倍。 

  佳都科技:受益基建投资提速,轨交再下大单

  十三五轨交投资爆发,PPP模式有望进一步提速轨交建设。由呼和浩特市和中国铁建以PPP模式投资建设的呼和浩特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在9月19日正式开工。该工程是我国城市地铁领域第一条采用社会资本投资、建设、运营、维护、移交全产业链运作的轨道交通PPP项目,该项目投资总额约208.66亿元。“十三五”城市轨道交通投资建设面临爆发,PPP投融资模式有望解决面临的资金短板。

  人工智能厚积薄发,智慧城市有望带来新增量。公司上半年加大了人工智能的研发投入力度,提升数据分析处理能力、知识发现能力和辅助决策能力。同时通过投资千视通和方纬科技完善智慧城市布局,看好公司在智慧城市领域的布局未来将能够带来新的业绩增量。 

  投资建议:看好PPP模式对于公司轨交和智慧城市业务的快速发:展的推进作用,预计公司2016-2018年EPS分别为0.17元、0.25元、0.33元。

  隧道股份:预中标196亿PPP轨交大单,基建巨头有望驶入加速通道

  隧道股份(600820)公布中标提示性公告,全资子公司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与绿地控股(600606)集团有限公司所组成联合体,被列为南京地铁5号线工程PPP项目的第一中标候选人,线路全长37.4公里,项目投标报价为196.14亿元,是2015年收入的73.18%,主要包括投融资、建设、运营和移交,目前该项目尚处于中标候选人公示阶段,其后续中标、签约仍有一定不确定性。 

  PPP有望斩获大单,强大的投融资能力再获认可。公司2016年上半年投资类项目中标额约139.13亿元,其中PPP项目约131亿元;施工业务新签162.15亿元,其中由投资业务带动施工部分金额约42亿元。公司具有丰富的BT、BOT投融资经验,金融产品设计能力突出,并与金浦城发、交银施罗德等合作成立建元投资基金(首期规模10亿元),进军PPP领域优势显著。本次所组成联合体成为196亿PPP项目第一中标候选人,验证了之前对公司“PPP业务渐入正轨”的观点,认为,公司未来在PPP模式拓展上将继续开花结果。 

  城轨喜迎“十三五”建设热潮,PPP助力公司撬动大项目。2015年我国城轨总营运里程达到3618公里,截止2015年底,44个城市轨道交通在建里程数达到1878公里,已获得批复的总里程数达到4705公里,到2020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有望达到6000公里,假设按照每公里土建3.5亿的造价计算,则“十三五”期间我国轨交土建市场规模超过8000亿。公司在轨道交通及大型隧道等领域建设经验丰富,本次在与中国中铁、中国铁建同台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第一中标候选人,标志着公司通过PPP模式拿下超百亿整条轨交项目的模式是可行的。 

  阜外业务拓展成绩喜人,海外订单亦斩获颇丰。公司2016年上半年施工订单中,市外订单达65.64亿元,占比40.48%;市内订单76.96亿元,占比43.73%,而本次成为南京市196.14亿订单第一中标候选人,是公司努力拓展阜外业务努力的进一步体现,未来有望继续有超预期表现;此外,公司的海外业务也表现不菲,上半年中标合同25.61亿元,占比15.79%,8月又与印度拉森集团联合中标孟买地铁项目,金额总计52.58亿元,公司在联合体中占比35%,公司在一带一路业务拓展同样值得期待。 

  盈利预测及估值。公司是轨交、隧道建设的领先企业,拓展PPP业务优势显:著,同时也是上海国企改革的首选标的,预计公司16-17年EPS分别为0.54和0.60元,给予17年20倍PE,6个月目标价格为11.90元。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新NEWPPP平台小编欢迎大家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PPP政府监管的“洛阳案例”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