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模式推广的浙江实践


来自:浙江财政     发表于:2016-10-24 18:25:42     浏览:471次

2014年以来,浙江省财政厅按照理解要准、责任要担、机制要新、工作要实、推动要快、管理要活”的原则,积极探索推广运用PPP模式,规范有序推进PPP项目进展,形成了浙江特色的PPP推广之路。

重基础着力完善工作机制和制度体系

加强组织协调。积极发挥财政部门的牵头作用加强对PPP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工作部署,形成全省协调推广的良好

加快构建制度体系。提请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指导意见》,并制定和转发了关于推进PPP模式的一系列制度文件。省政府出台《关于推进全省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全省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也明确鼓励各行业采用PPP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广泛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运行管理分行业、分领域推进PPP工作

重规范着力推进项目的规范实施

认真识别、筛选PPP项目,建立全省PPP推荐项目库。2015、2016年分三批发布171个PPP推荐项目,总投资4290亿元。

加强对推荐项目的跟踪指导建立能进能出的项目库管理机制,对于已丧失实施条件不再适合PPP模式的,及时从项目库中移除

认真履行财政管理职能,会同相关部门做好物有所值评价、财政可承受能力论证,提升项目实施方案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可行性

做好PPP项目识别、准备、采购、执行阶段的财政监管工作。

规范PPP项目的操作流程严格按照财政部《政府社会资本合作项目操作指南》操,确保项目规范实施。

重保障着力构建财政支持政策体系

认真评估和控制项目的财政支出,强化对PPP项目中政府资本金、基础设施项目配套资金及后期运营补贴的管理,把财政支出责任纳入中长期财政规划,确保运营项目长期可持续,保障社会投资人的合理收益。

积极对接中国PPP基金,争取基金浙江PPP项目的支持,促进项目落地实施。目前,海宁市政府已与中国政企合作投资基金公司签订了13亿元长达29年的战略合作协议投资建设海宁至杭州城际铁路项目,加快海宁融入杭州都市圈的步伐。

积极探索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参与PPP项目的有效方式,省财政出资100亿元设立省基础设施投资(PPP)基金通过与市县合作设立子基金,以财务投资者的形式对纳入省级PPP项目库的项目进行投资,增强社会投资者对PPP项目的信心目前,第一批7个子基金已完成投资前尽职调查。

实施综合奖补政策工作扎实、实施规范、成效明显的PPP示范市县列入省财政推荐项目库按规范完成项目签约落地的项目所在市县给予奖补,2016年省财政通过体制结算下达综合奖补资金1.04亿元支持市县加快推进PPP工作,促进项目落地实施。

重公开着力推动社会各方参与PPP项目

按照平等参与、公开透明的原则加大PPP政策和项目信息的公开力度,充分披露和公开PPP项目信息,方便社会资本和公众查询。

公开向社会征集PPP咨询机构和PPP专家,组建PPP咨询机构库和专家库,发挥专业机构和专业人才的作用。

加强PPP项目的政府采购管理,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合作环境,增各类企业参与的信心。

PPP模式成效显现

截至目前浙江省在财政部PPP综合信息平台审核通过的项目达261个,总投资3688亿元,涵盖市政、交通、文化、体育、旅游、片区开发、教育、科技、医疗卫生、保障性安居工程、政府基础设施、能源、生态环保等领域。

2015年推出的85个推荐项目中,有45个已经签约,项目签约落地率为53%。

PPP模式的推广运用,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PPP模式的各项政策功能得到初步体现。

1.提高了公共服务供给水平

供给效率大大提高。通过和社会资本合作,把政府目标、社会目标和私营部门的运营效率、技术优势和管理经验结合起来,充分提高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一大批项目通过PPP模式成功引入了社会资本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如北京碧水源、龙元建设、物产中大、上海基建、富春紫光环保等具有技术和管理优势的企业通过PPP模式参与浙江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项目建设和运营效率。

供给数量得到增加。地方财力、债务水平等原因原本一些百姓急切需要建设的公共服务设施项目无法实施,通过PPP模式引入社会资本,有效减轻了政府财政压力。同时,PPP模式通过市场测试、竞争性采购等市场机制,促进潜在投资人之间的有序竞争,降低了项目建设运营成本。因此,同样的财政支出可以实施更多的公共服务项目,增加了当期公共服务供给,让百姓提前享受更多优质的公共服务

供给质量有效保障。与传统的政府投资项目相比,PPP模式要求对项目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既有建设也有运营,政府根据绩效付费,建立起了激励相容的保障机制,提高公共服务的供给质量。

2.促进了企业发展和转型升级

PPP模式利用公开透明的竞争性采购机制选择投资人,鼓励各类所有制企业积极参与提供公共服务,有效打破了企业投资的“玻璃门”“弹簧门”,为各类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

浙江PPP项目中标各类投资主体中,民营企业占38%上市公司及子公司占33%国有企业占16%,联合体占13%。由此可见,民营企业的中标占比是最,而部分国企通过PPP模式也加快了转型升级的步伐

3.加强了政府财政预算管理和管理

通过PPP模式提供公共服务,财政部门着眼于做好PPP项目“全生命周期”的预算管理,从以往的“单一年度”预算收支管理,逐步转向跨年度、中长期预算平衡管理,将运营补贴等财政支出责任,纳入财政中期规划和政府财务报告,提高了财政的规划性和可持续性,有利于防范和化解中长期财政风险。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NewPPP小编欢迎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PPP专栏】PPP涉税问题研究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