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项目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分析


来自:建筑报告网     发表于:2016-11-03 04:22:08     浏览:366次


2016年1-8月第三产业中,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70827亿元,同比增长19.7%。但我国基础设施领域中投资增速不一,铁路运输业、水利管理业、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速均出现回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225005亿元,同比名义增长2.1%。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的比重为61.4%,比去年同期降低3.6个百分点。鉴于中央财政预算内投资已有安排,政策未来加码的可能性不大,房地产领域投资在调控政策下面临较大不确定性,经济下行趋势下,投资成为政府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PPP项目的出台表明政府意在通过拉动民间投资保经济增长。16年10月交通运输部副部长何建中表示,“十三五”期间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投资中,要大力推动PPP模式的深入实施。短期内,货币政策尚未发力,PPP项目成为积极财政政策的一个重要着力点。

预期我国PPP项目对于四季度的固定资产投资仍将起到催化剂的作用,高规格的部委政策支持、多元化的金融机构、巨大的基建投资需求都会使得明年的PPP项目继续发力。近期大连湾海底隧道及光明路延伸工程PPP项目正式签署特许经营投资协议。预计具有较好示范效应的基建PPP项目有望在全国各区域广泛复制。但PPP项目的内生矛盾因素也会制约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增速,PPP项目相关利益主体方利益分配不均、合同契约不完善、成本和收益预判失误都会影响投资的增速。

PPP背景下四季度基建投资趋势

据财政部PPP中心披露:第三批PPP示范项目中100亿元以上的项目有21个,具体包括交通运输类15个、市政工程类4个(全部为轨道交通),基建领域的项目占据百亿项目90%。从PPP项目的行业分布和投资金额分布来看,基建投资成为我国PPP模式中的主力。基建领域的投资能够较好盘活实体经济,拉动政府和民间投资的增速。

当前我国的PPP基建项目分为两大类型:一是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的基建项目质量的提升。二是中西部区域基建项目覆盖面的提升。

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高铁、机场、轨道交通等基建项目倾向于质量的提升,尤其以京津冀为例,该区域的交通将进一步便利化居民的出行,该类区域基建项目有望向国际化的高水准看齐。中西部区域基建项目将致力于数量的提升,欠发达的县域、乡镇、农村的基建项目将逐步覆盖。基于财政部公示的PPP项目数据来看,四季度我国基建项目或有投资规模和增速的较大提升。

民间以及明年的对四季度示范项目中基建领域的投资额大幅上升,PPP第三批以及据财政部PPP中心披露:10月13日第三批516个PPP示范项目落地,计划总投资金额1.17万亿元,比第二批示范项目增加77%。其中,交通运输类项目总投资规模超过5000亿元,其次为市政工程类项目,总投资额超过3000亿元,两者占比超过70%。与第二批相比,第三批示范项目中交通运输、城镇综合开发、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类项目的投资金额大幅提升。随着第一批和第二批PPP示范基建项目的落地,投资的增速会带来一定程度的催化,基建领域的投资已成为稳经济增长的“领头羊”。(本文节选于东兴证券《PPP模式专题报告:机遇与挑战并存PPP机制创新成关键》


建筑报告网是北京勇略咨询顾问有限公司旗下的建筑行业咨询资讯互动平台。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新NEWPPP平台小编欢迎大家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PPP实务发改委《传统基础设施领域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工作导则》及点评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