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的飞速发展之后,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成绩举世瞩目,遇到的难题也如成长的烦恼摆在PPP人的案头,亟待破局。与任何一个高速发展的行业类似,人才都是带路者,也是践行者。有关PPP人才如何打破短缺困局,很多业内先行者都一直在思索并践行着。
PPP大发展带来人才荒
随着业务量的激增,相关人才的薪水水涨船高已经并不稀奇,但薪水的提高是否与能力的增长成正比呢?
国融兴华投资管理集团董事长杨建荣对记者表示,在PPP项目之中非常重要的社会资本回报率的计算方面,他们就发现有部分第三方咨询机构,由于人才匮乏或职业操守欠缺,所出具的报告不够严谨和规范。有些甚至把社会资本回报率、投资回报率和总投资回报率相互混淆。
PPP讲求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但如果第三方咨询机构的人才存在严重匮乏的情况,那么政府方的人才是否充足?
在谈及PPP模式实施中的困难时,一位基层区县财政局局长表示,“作为基层财政局,现实工作当中,很大的一个问题是人员专业性保证不了。省里有PPP中心,市里归在金融口,到县区这一级,只有一个经建科。一个科室3个人,要管三四个科室的业务,有一个专门干PPP的人,但是他要兼做很多事情,保证不了专业性。”
PPP人才瓶颈如何突破
为了提升能力,解决PPP人才之困,中国铁建十八局组织100多名中层以上领导及业务骨干来北京参加PPP模式实战操作高级研修班学习。
记者了解到,在PPP领域有很多机构都在开设相关课程,来自政府、社会资本方、中介咨询机构的学员们已经从各类培训班走向PPP项目一线。PPP培训的确已经及时而又高效地解决了一部分人才短缺问题。
省市一级的财政系统工作人员大多已经经过PPP的系统培训,区县一级基层财政工作人员及PPP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往往没有机会对PPP进行系统深入学习,部分地区基层的党政一把手也存在对PPP模式理解不深不透的问题。杨建荣建议,目前PPP相关政策文件已经很多,中央和地方党校最好能将PPP相关内容纳入课程体系,为党政领导提供一个系统持续学习的机会。
第三方中介咨询机构是PPP项目推进中最活跃的一方,他们在自己不断学习培训的同时,也为政府和社会资本方的PPP人才成长提供了有力支撑。赵仕坤表示,谈PPP人才问题,专业机构PPP人才的职业道德也非常重要,如果出了问题还是要有一定的惩戒机制。
人才中长期培养规划亟待提上日程
要突破PPP的人才瓶颈,除了培训,高校对于中长期人才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中国人民大学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研究中心名誉主任程天权认为,高校应该加强跟各方面的联系,加强人才培养。学生们有了系统的理论知识以后,到实践中去,用不了太多时间,他们的理论知识很快就可以跟实践结合起来。大学并不培养比较完美的人才,但他们是PPP人才的一种储备,也是一种基础,当他们毕业后到实践里面去,才能够真正成为建设者。
记者也注意到,与PPP大发展引发人才荒相对的是,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越发严峻,一些行业因为经济的结构性调整和转型升级而出现人才过剩。做好PPP人才培训工作,推动高校培养PPP相关人才,对于解决就业和再就业问题具有积极意义。
PPP人才供求矛盾的化解将有利于解决PPP改革工作进入深水区后面临的“瓶颈”问题和挑战,从而推动PPP事业高效发展,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
投资理财帮
微信号:licaicom
股票大作手 :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新NEWPPP平台小编欢迎大家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