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驻京记者 赵晓娜
数据??国家示范项目“灯塔”作用显现
季报显示,截至2016年12月末,全国入库PPP项目共计11260个,投资额13.5万亿元,较2016年年初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分别增长61%、66%,并按月呈持续稳步上升的状态。其中,市政工程、交通运输、城镇综合开发3个行业项目数和投资额均居前3名,合计分别占入库项目总数、总投资的54%、68%。
除项目数和投资额实现稳步上升外,我国PPP项目落地率有明显提高。12月末,全国入库项目已签约落地1351个,投资额2.2万亿元,落地率31.6%,这较当年1月末、3月末、6月末、9月末落地率19.6%、21.7%、23.8%、26.0%相比,项目落地数和落地率稳步上升。
而这离不开国家示范项目的“灯塔”和“标杆”作用。季报显示,截至2016年12月末,国家示范项目743个,投资额1.86万亿元。其中,2014年第一批22个,投资额709亿元;2015年第二批205个,投资额6267亿元;2016年第三批516个,投资额1.17万亿元。
“总体来看,12月末识别阶段项目数及投资额有所减少,执行阶段项目数及投资额大幅提升。”季报称,12月末,已签约落地的示范项目363个,落地率达49.7%。其中,第一、二、三批示范中分别有22、121和220个落地,落地率分别达到100%、62.4%、42.9%。
从平均落地周期来看,第一批中20个示范项目的平均落地周期为15.0个月,第二批中83个的平均落地周期为15.6个月,第三批中144个的平均落地周期为11.0个月,第三批比前两批少4个月。
“随着PPP工作的推进,相关各方能力提高和经验增长,落地周期呈缩短趋势,落地速度加快,落地效率提高。”季报称。
成效??中国PPP项目投资总额全球最大
亚洲开发银行高级PPP官员肖光睿指出,从全球范围来看,中国PPP项目的数量和总投资额已经超过了其他各国的总和,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如何实现从量到质的转变,将是下一阶段中国推行PPP的焦点。
PPP模式近3年在中国被快速推广,不过民营资本参与度不太高,是困扰决策层的一大难题。财政部副部长、PPP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史耀斌在去年底的全国财政系统PPP工作推进会上指出,个别地方政府通过设置高额保证金、注册资本、银行存款等条件,制造“隐形门槛”。
季报显示,截至12月末,落地示范项目签约社会资本共419家,包括民营独资104家,民营控股59家,占比39%;国有独资119家,国有控股113家,占比55%。
“2016年,无论是发改委还是财政部,包括国务院督查组,鼓励民营企业参与的政策导向很强。不仅有政策出台,实际上也是这么做的。”曾参与PPP项目的大岳咨询总经理金永祥表示,第三批国家示范项目的评审环节,针对民营企业加分,即在同等条件下优先。
在中央政府的政策导向下,地方政府也开始效仿。金永祥说,今后民营企业有实力做PPP项目的,机会还是很多的。不过,从投资额上来看,民营企业由于实力仍然较弱,占比仍然较小。
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是PPP项目物有所值的目标。按回报机制分析,335个示范项目中,使用者付费、政府付费、可行性缺口补助类分别占61个、99个、175个,平均每个项目物有所值量值分别为2.4亿元、2.7亿元、4.9亿元。
季报称,无论是哪种回报机制的项目,PPP通过市场公开竞争都能实现物有所值目标。对2016年通过物有所值定量评价的335个国家示范项目分析表明,在项目全生命周期内,PPP模式与传统投融资模式相比,平均每个项目节省政府投入约3.8亿元。
■连线
PPP研究专家、大岳咨询总经理金永祥:
PPP已经进入攻坚克难新阶段
“经过三年顺风顺水的发展,PPP已经进入攻坚克难的新阶段。”PPP研究专家、大岳咨询总经理金永祥向南方日报记者表示,进入2017年,制约PPP发展的各种问题可能集中显现。只有通过改革持续攻坚,才能确保PPP改革的顺利推进。
2014年至2016年,在政策利好的推动下,各方资源迅速积聚到PPP相关领域,12万亿的投资项目带给市场主体巨大的想象空间。
金永祥参与了三批国家示范项目的征集和评审。他回忆道,2014年第一批国家示范项目经过两次征集,才征集到30个项目。到了第二批,一些省份开始感兴趣了,征集到了200多个项目。到了第三批,地方政府积极性明显提高,共有1100多个项目申报,最终从中选择了500多个。
“这说明经过3年的发展后,地方政府对PPP的认知度提高,积极性也有所提升。”金永祥说,伴随信贷、土地、平台等传统融资手段的逐渐收紧,地方政府融资选择空间也逐步缩小,但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地方政府资金需求仍然较大,他们开始认识到PPP是个出路。
当然,这与PPP项目前期效果较好和中央政府的决心不无关系。金永祥说,从中央层面来看,共同推动PPP的决心很强,陆续不断推出各项政策,推动PPP项目的顺利落地。
不过,金永祥也指出,进入2017年,PPP的政府方将面临财政承受能力达到上限的问题,社会资本方则面临着融资压力。目前,许多金融机构仍然以粗放的方式提供融资服务,对PPP的反应较为迟缓,金融机构与PPP的对接没有完全实现。
金永祥说,在各方资源快速消耗的情况下,未来能够在市场上得到青睐的PPP项目将是价费机制理顺的好项目,而能够在市场上真正淘到金子的,将是针对PPP建立起完善的行业投资风控体系的社会资本和金融机构。
PPP资产证券化2017热点(上海)研讨会
2月25日 周六
13:00 ~ 17:30
陆家嘴二十一世纪中心大厦15层
活动导言
2014年11月证监会推进资产证券化备案制,2014年11月和12月,发改委财政部相继发文推进PPP指导意见。
据最新统计,2016年全年发行488单资产证券化产品,总发行量约8828亿,同比增长约55%。2016年全年的PPP项目1401个,总投资2.4万亿元。资产证券化和PPP业务在2016年均取得了爆发式增长。
随着《发改委证监会关于推进PPP证券化通知》的正式出台,PPP证券化业务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
活动议程
PPP项目法律实务要点
资产证券化法律实务要点
资产证券化交易报价系统业务介绍
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的信用评级要点
PPP项目证券化的会计处理和税务筹划
PPP资产证券化的政策解读及运作流程
互动答疑和现场交流
(最终议程以实际为准)
特邀嘉宾
中证机构间报价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助理总监 台闯
上海融孚律师事务所 融天明律师 孙尧尧律师
德邦证券股份公司 结构融资部总经理 叶晓明
上海新世纪评级公司 总裁助理 姜波
上海建纬律师事务所 刘潇瑜律师
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 合伙人 叶增水
主办机构
支持单位
中证机构间报价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融孚律师事务所
德邦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新世纪资信评估投资服务有限公司
上海建纬律师事务所
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
策划承办
北京立天达科技有限公司
参会对象
银行、券商、资管、基金、评级、会计师所、律所、咨询、交易商、社会资本等各类机构投融资高管、PPP项目与资产证券化业务相关从业人士
活动费用
700元/人
(含茶歇、会务组织等费用)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NewPPP小编欢迎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