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大潮下银行何去何从?


来自:陕西新丝路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发表于:2017-03-13 18:25:15     浏览:452次

    没有金融参与的PPP,也就失去了生机和活力。以金融从业者的视角去透视PPP,以客观接地气的思维去分析PPP,以朴实不玄虚的文风去表达PPP,将所感所悟与同道中人分享,共同探索PPP的融资之路,即为本专栏开设的初衷。

    众所周知,PPP不是单纯的融资方式,而是综合的管理模式。但是,资金能否顺利到位,是PPP项目落地的前提,银行能否积极参与,是PPP模式成败的关键。2014年以来,PPP疯狂发展,如此态势,不仅让各家银行看到巨大的市场商机,心生爱意,也看到部分的市场乱象,心生畏惧。那么,PPP大潮下,银行是激流勇进,还是岿然不动,本文提几点拙见,探讨银行何去何从。

前提:政府做真PPP,银行真做PPP

    PPP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缓解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因此,地方政府对其青睐有加。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项目都适合采用PPP模式。从前期实践上看,一些地方政府仅将PPP作为一种融资手段,大干快上了数量众多的PPP项目,并且藏肥抛瘦,重导向、轻管理,重建设、轻运营,重速度、轻质量,暴露出一些市场条件不足、盈利模式不明、激励措施不清、还款机制不畅、收益风险不匹等问题,令包括银行在内的社会资本顾虑重重、望而却步。因此,银行真做PPP的前提,是政府做真PPP,为银行打牢基础之路、扫除后顾之忧。

立场:不宜轻视PPP,不宜盲目PPP

    经济的新常态,特别是在“资产荒”的大背景下,更需银行为其资金寻找适当的资产配置。随着新型城镇化的稳步推进、政府投融资机制的规范化,PPP前景趋于乐观,将释放数万亿的资金需求。因此,PPP是银行不宜忽视的资产配置途径。但与此同时,由于PPP发展的现状以及银行对其研究所处的阶段,也宜避免随波逐流、盲目介入,过度放宽审批标准和要求,或为取得优质项目通过特殊渠道变相支持新增政府债务,为银行自身经营带来风险隐患。理性的选择是,保持清醒思维,立足自身实际,稳妥适度推进。

角色:发挥各自优势,实现战略目标

    PPP项目融资特点鲜明,资金需求大、期限长,并非所有银行都适合大包大揽,而宜结合自身特点有目的、有选择的介入。相对而言,大型商业银行信贷资源充足、项目经验丰富、风险管理成熟、服务团队专业,或成为PPP项目的融资服务主体。具体来看,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由于不缺乏优质的信贷项目,容易被自身传统的体制机制暂时束缚,或为其他银行提供短期的发展机会。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因其区域分布特点,在区县级的PPP 项目上不具优势,但在省级或省内发达城市,其灵活的体制机制易于抢抓一批优质项目,有利于实现其业务和规模的扩张以及质量和结构的优化。对于城商行,因其无可比拟的区位优势以及与地方政府的特殊关系,宜选择有战略意义的重点项目择优支持,达到切入当地战略客户、响应地方政府号召、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目标,但也宜避免因争抢业务或维持银政关系过度承担风险。

策略:单打独斗过气,综合服务取胜

    银行产品的同质化问题已经较为突出,对于PPP,不同银行存在的是产品出现的时间早晚问题,不是产品设计的内涵差异问题。因此,与以往不同,再凭单个产品去拼关系、拼资源、拼价格、拼期限的营销模式,已不适于新常态下对新模式的掌控。PPP是一种模式,银行可渗透切入的工具不仅仅是项目贷款,也可包括融资顾问、股权融资、财富管理、票据、债券、资产证券化等等,宜转变经营策略,实现从信贷服务机构向综合服务商的角色转变,特别是对于拥有多牌照的银行集团,宜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协同旗下咨询、信托、基金、证券等为PPP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并依托自身资源,连接政府方和社会资本方,提前介入并帮助各地做好项目前期策划、融资方案设计、融资风险管控、社会资本引荐等工作,充当PPP项目的组织者和撮合商。当前,实践中较为常见的模式为:银行以自有资金认购基金优先级份额,政府或者社会资本认购基金劣后级份额,银行指定基金管理人管理,社会资本向银行提供担保、回购、差额补足等其他保障,基金、政府、社会资本向项目公司出资,项目公司负责后续融资、建设、运营等事宜。

风控:全面识别风险,完善风控措施

展望:布局犹如买房,错过遗憾终身

    在存量政府债务清理和新增政府相关融资双向挤压的情形下,银行的投资渠道趋于收窄,优质的交易对手愈发难以挖掘,实力差的民营企业抵质押物少、不稳定因素多,实力强的央企国企议价能力强、融资渠道广,银行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在全面深化改革稳步推进的背景下,PPP将成为我国基建投融资改革的重要方向。银行参与PPP项目,不仅有利于发挥自身优势,加强银政企合作,提升市场地位和形象,又是适应新常态、加快结构调整、重塑行业地位的战略需要。现阶段,PPP正处于探索期、准备期、接触期,包括银行在内的社会资本普遍持观望态度。但观望不等于不作为,正如前些年的买房时机一样,银行宜提早布局,统筹规划,有的放矢,设计好产品,建立好机制,不要错过这一重要的战略机遇期。

    PPP大潮下,银行全面介入PPP的前提是政府主导的PPP项目应是真的PPP项目。现阶段,银行对于PPP的态度,宜是不轻视、不盲目,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实现战略目标。在具体策略上,不宜再以单个产品拼杀,而宜转换经营策略,实现从信贷服务机构向综合服务商的角色转变,充当PPP项目的组织者和撮合商。PPP项目存有建设风险、运营风险、增信风险、政策风险等诸多风险,银行宜加大研究力度,从阶段、相关方、还款来源等方面着手,建立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展望未来,PPP是投融资改革的重要方向,对于银行经营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宜提早布局、统筹规划、有的放矢。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NewPPP小编欢迎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PPP基建有多么火?挖掘机知道答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