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模式及其在公路建设中的运用(二)


来自:老范说交通     发表于:2017-08-06 08:17:21     浏览:325次

2013年7月31日,李克强提出,利用特许经营、投资补助、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吸引民间资本参与经营性项目建设与运营。作为新一轮城镇化建设中的重大改革举措,这被认为是PPP模式开启的信号。2014年以来,国务院、财政部、发改委接连发文倡导PPP模式。2014年12月4日,财政部发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操作指南(试行)》,从项目识别、准备、采购、执行和项目移交五个方面对相关实务操作给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同一天,国家发改委通过官网公布了《关于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指导意见》以及《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通用合同指南(2014版)》,并要求各地发改委2015年1月起按月报送PPP项目,建立发改委的PPP项目库。2015年1月20日,国家发改委公布《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同一天财政部也公布了《关于规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合同管理工作的通知》,并发布《PPP项目合同指南》。2015年4月14日,财政部在官方网站上发布了关于印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指引》的通知,这是财政部关于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发布的最新政策。按照财政部的定义,所谓PPP项目财政承受能力,是指识别、测算PPP项目的各项财政支出责任,科学评估项目实施对当前及今后年度财政支出的影响,为PPP项目财政管理提供依据。


经国务院常务会议2015年4月21日审议通过,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中国人民银行于4月25日联合印发了《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以下简称 “办法”),自2015年6月1日起施行,这是PPP领域的重要法律文件。

目前,从各省公布的地方政府报告来看,全国有19个省市自治区将PPP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探索”、“鼓励”、“积极推广”PPP模式。2014年,国务院一纸“43号文”,结束了地方政府传统的融资平台和融资模式。

地方有压力

地方政府的偿债压力仍然巨大。审计署数据显示,2013年6月底,全国各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约为20.7万亿。2015年始,地方政府每年到期债务已达2.8万亿元,负担着实沉重。地方政府债务沉重,投资乏力。省级政府债务占省GDP比值的全国平均值为31.4%,最高的贵州接近80%。融资平台偿还能力严重依赖土地出让金。融资平台大量借新还旧(据中诚信国际数据,通过对1100家融资平台公司统计,2011-2013年借新还旧率分别为69.85%、61.19%、68.8%)。如果宏观济经和土地经济未来有大的下跌,将形成地方债务系统风险。现在的做法是清理存量债务、甄别现存政府债务。严控政府举债,未来地方政府债务限制颇多,如举债级别提升(省级),举债用途限制(公益性资本支出和适度归还存量债务,不得用于经常性支出)、举债规模限制(财政部测算、国务院确定、人大批准)、分类纳入预算管理。

与此同时,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并未完成,财政部网站刊登的财政部副部长王保安的讲话称,预计2020年城镇化率达到60%,由此带来的投资需求约为42万亿元。

面临“缺钱”和“欠债”的双重压力,地方政府亟须寻找新的融资模式。而“43号文”的出台为地方政府指明了路径:发行政府债券和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

对地方政府而言,这种模式不仅减轻了财政压力,更重要的是,PPP模式实际上是对地方政府转变职能、改革创新、依法行政的“倒逼”。许多省份都选出了一批PPP试点项目,力争在短时间之内上马。

现在政府推PPP也是无奈之举,经典的经济学理论说公共产品由政府提供,私人产品由市场提供,但是现在政府没钱,社会资本也不愿意参与,属于政府和市场双失灵,所以要推PPP,要合作。

以竞争方式向社会购买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和提升服务效率,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政府监管;为纳税人实现“货币的价值”(Value For Money),或者说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突击花钱,不讲效率。PPP能够通过许多途径来使纳税人的“货币”更有价值,避免了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超额投资、工期拖延、服务质量差等弊端。

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给民营资本平等竞争机会 PPP不仅意味着从私人部门融资。PPP同时使项目建设与经营的部分风险由项目公司承担,分散了政府的投资风险。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新NEWPPP平台小编欢迎大家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你问我答】PPP模式和传统政府融资模式有何区别?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