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工行如何看PPP、信贷额度、贷款投向、债转股、Fin-tech


来自:大金所     发表于:2017-09-11 19:22:12     浏览:438次

作者:戴志锋 来源:BRI观察


上周,我们和工行领导,就市场关心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和坦诚的交流,干货满满!


Q:对PPP项目融资支持情况?最近有没加大力度?

A:工行没有单独来研究PPP应该怎么做,或者事业部方式来做。对于工行而言,PPP本质就是长期的项目贷款,对应的就是基础设施、地方上的一些公共事业项目;PPP的核心在于还款来源—地方财政收入纳入政府预算的10%,这个账是很容易算的,因为现在地方政府财政比较透明。目前,某些PPP项目落地难度比较大,银行肯定是要选地区、选项目,选地区就是按财政收入走,哪个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强,哪个地方PPP融资就愿意支持。工行的PPP融资审核标准没变。


Q:上半年的投放节奏?下半年是信贷额度是否充足?

A:上半年贷款需求比较旺盛,信贷投放比传统的3322的节奏要稍微快一些:上半年发放了64%;另外压了2000亿票据。下半年的信贷额度没有问题,一方面信贷投放节奏按计划,总体还是平稳的;另一方面,对于大型银行,也能小幅调整。


Q:对债转股的态度怎样?

A:目前,债转股签了2000亿,落地60亿,债转股的原则是市场化、法治化,工行在这方面不是特别着急,要做一个就要做成功债转股要一单一单去看。债转股牵涉到很多方面:

1)风险,转了以后企业就能变好?

2)将来的退出。

3)债转股这块很多银行是跟集团合作,但债转股拿到股权比例并不是特别高的话,银行是否有这个能力在集团的董事会上有一些话语权?


Q:下半年市场利率怎么看?贷款的利率趋势怎样?

A:1)7月份以后形成的看法是市场利率不会有太大的上行,否则经济受不了,货币供应/政策上是这么个基调。

2)在这个框架下,下半年银行在资金供应上是紧俏的,市场有大量的需求,而供给有限,从这个形势上来说,下半年银行能有一个较好的贷款定价权。整体来看,今年的定价肯定比去年乐观得多。但国有银行不会像股份商业银行、小一点的银行完全按市场定价,国有银行有对经济发展的责任在里面。今年来看,两个方面:供需结构不会变,手上有大量的需求,供给有限;第二个来说今年没有替代品,发债这块下半年会比上半年好,但全年来讲不会比过去几年繁荣。


Q:工行的资产负债配置情况?

A:今年存款形势比预期的好,存款的来源不缺,对公和零售都很好。零售存款主要是市场风险偏好下降,有一些类金融的老百姓不敢去了,小银行提供的高收益理财产品也减少了。总体来说公司金融资产的投资规模这些年都在往上,今年比如就一万亿存款,贷款需求多了就多投贷款,金融市场同业这块就会相应减少。投向上主要是地方政府债,看整个市场地方政府债的规模,然后我们一般占总的14-15%。下半年还是主要地方政府债。


Q:个人按揭是否有收紧?

A:个人按揭贷款总体没有收紧,总量有所上升。表现为三四线城市增速加快,一二线城市收紧消费贷主要采用白名单制,消费贷笔数多,金额小,期限短,定向发送邀请,APP快速申请,几秒钟放款。消费贷核心要控制金额、控制用途。


Q: 工行未来的贷款投向?

A:银行始终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经济变成什么样,银行就变成什么样。要看中国经济的成长贷款投向还是那几块:大的基建、大的制造业升级(如大飞机);个人信贷这块,住房,量比较大、高位运行,未来居民住房需求还是可持续的;再一个是消费。中国的总需求是蛮大的,城镇化率较发达国家差距还是大的(差20个点),这么大一个国家城镇化率要提升10个点,各行业需求还是很大的;新的行业(制造业等)会逐渐替代发达国家,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不光是中国市场、海外市场也会去,一带一路也是未来的巨大需求;还有一个比较大的地区性发展,如大湾区、西部地区建设,整体基建需求、钢筋混凝土、大型设备、原材料的需求,在未来至少十年这个需求还是在的。


Q: 工行未来对新兴行业和企业的选择?

A:对于银行,说到挑战就是说再往后看,中国的新经济起来后银行如何去支持。很多新行业不试错,将来可能就没有机会,我们高管层也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我们的贷款投向提出了八个字:抓大、抓小、抓优、抓新抓大:高铁、大飞机等;抓小:抓小企业和抓个人这块;抓优:抓好的企业,如钢铁里的前十、铝业里的前三等;抓新:现在还没找到一个答案,只能不停的试错,很多新行业看不准,跟银行传统信贷经营思路和管理模式不一样,如影视业应该怎么支持?,银行不敢去试探,风险和收益的权衡很难。也包括模式,我们现在的问责是一笔贷款对应一个责任,如放了5笔贷款,有1笔贷款出了问题,对你的评价就是这1笔贷款,而不是一个打包的模式,像投资界,投了20笔,有1笔成了,能覆盖其他19笔风险,那么最终的评定是成功的。信贷经营是一对一的,这个模式将来银行怎么进行改变,银行将来会不会用投贷联动模式去做,又去投资又去贷款;当然,这个风险很大、投贷联动相当于将这个杠杆进一步放大。


Q:工行资产质量一直很稳健,工行风控的特点?

A:1)总体来说工行对企业信贷支持和进入是非常谨慎的,行业研究也是非常细的,不太懂的就不做或少做,尤其是这些年特别新的一些行业(刚刚起步,看不清发展前景);经营风格上非常谨慎。

2)激励、约束机制和很多银行不一样,有些银行3年换一拨人,导致有些人行为顾虑会较为短期,而银行信贷又是滞后的、业绩是当期,但风险是远期的。

3)银行不同层级的博弈—风险和收益的平衡。如个别区域贡献GDP企业(有经营风险)就一家,银行如果不给贷款,政府其他业务就拿不到,如公务员工资代发、财政存款等,对于当地行长而言,是要积极支持的,但在总行而言,该客户对总行的影响程度是较小的,这里就存在总分行间的博弈,这个博弈的最终结果就是风险和收益的平衡,如这个企业可以做一点,但不能成为主要贷款对象,因为我们判断这个企业不行,但不知道什么时候不行,这里存在一个度的问题,往往在这个时候我们主动选择放弃一些市场份额,换取经营的稳健,但这个是很难把握的。


Q:工行如何看零售金融的发展?

A: 零售有三点:客户从哪儿来?给客户提供什么产品?用什么渠道向他服务?工行未来最大的竞争对手是科技型企业。银行和银行比工行压力不大,零售将来就是跟科技型企业比。科技型企业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提供服务会非常容易。现在账户没有放开,还是要面谈,账户体系不会向科技型企业流失。现在只是管道流失、账户还在银行


工行强调,用技术手段,用科技服务客户,现在获客手段都发生了变化,线上获客多。现在账户分一二三类,一类是全功能账户,必须到网点开,因为牵涉到现金提取;二类账户,不能提取现金,银行的账户其他功能都有;三类账户只能转账,有金额限制,不能进行投资理财等。未来如果现金需求下降,只需要二类账户就可以,不需要到银行,线上就可以服务;当客户不到银行的时候,你就没有客户了。银行的核心就是账户,有了账户才有资金的沉淀,有了资金沉淀才会放贷款,有了贷款才会推到其他服务。零售银行最核心的就是账户。


智能机布点很多,未来网点数量未来会缓慢下降,网点会变轻,未来不需要那么大的网点。将来到网点去的人越来越少,现在银行ATM交易量快速下降。


Q:供给侧改革对工行的影响?

A:供给侧改革对银行资产质量是正面的。供给侧改革的这些行业,包括钢铁、煤炭、有色、建筑建材等,对贷款需求是有影响的,但要看影响的是哪部分的需求,如果影响的需求都是一些无效或有风险的需求,从这个角度来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银行是正面的;对银行的定价能力也是有影响的,剩下来的都是一些好企业,企业议价能力有所提高;另外行业集中度提高,资金的提供变成卖方市场,总体来说对银行信贷价格是有影响的。在量和价都没有优势的时候,要看中国经济的成长


行业集中度提高,最大的挑战就是价格。剩下来的都是大企业,银行在信贷上很难赚他们的钱,但必须通过放贷把客户关系留住,这样企业有一些高价值业务会给你,如它的全球经营管理,结算体系都在我们这里,资金流动量很大,从这个里面可以作为附加价值远远超过对其贷款的收益,所以有时候对这个企业的贷款服务内部算账是赔的,但还是要做,这样它境外收购会给我们做,大企业的账本算起来比较复杂。


Q:银行手续费以及非利息收入的压力来自哪里?

A:1)前些年有些中收是项目贷款等转过来(如投行收入、咨询服务费),这块现在改过来了,手续费的增长是不值得担忧的。

2)减费让利对大银行影响大。4亿个客户、一个客户少收一块钱,就是4个亿的收入。去年上半年刷卡手续费就开始在调,对零售做的多的、卡多的、POS机多的银行影响大;异地的存取款、汇款全部免费。

3)市场因素,如保险、基金,理财在调整,上半年规模没有太大变化(2.7万亿)。


Q:工行利润中心的未来考核和规划,包括人员、扩张计划、业务拓展?

A:1)工行最大的利润中心在金融市场部,目前是、未来也是,而且未来会越来越大。对比国际大银行,交易收入是最重要的板块。今后全市场、全球交易能力一定会继续提升。人会变多、收入会变多、产品会变多,系统会变得更好。

2)可以单独核算出来的利润中心是贵金属、私人银行、专融(海外信贷部),以及资产管理未来也会变得更大,居民理财需求还会保持增长。


戴志锋,经济学博士,中泰证券银行业首席,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约研究员。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新NEWPPP平台小编欢迎大家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中国23个政府机关引导下PPP特色小镇投融资模式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