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郑新立:PPP模式打开了公共服务产品的供给新机制改善民生


来自:华宇国信     发表于:2017-09-28 17:24:04     浏览:307次

9月23日,第二届中国PPP投资论坛在中央财经大学学术会堂成功举办。此次论坛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政府部门的指导下,由中央财经大学主办,中央财经大学政信研究院承办,国投信达投资基金集团有限公司、华宇国信投资基金有限公司提供联合战略支持。

论坛以“创新驱动与规范发展”为主题,深入探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中国PPP的规范发展与风险管理。会议邀请到了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郑新立先生做主旨演讲。郑新立长期从事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研究,在计划和投资体制改革、宏观经济调控、中长期发展政策等领域,都有较深的研究和独到见解。多次参加中共中央全会、《政府工作报告》和“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规(计)划的起草工作。郑主任在本次论坛上围绕《推行PPP模式 增进公共产品供给》对PPP模式在推动公共产品供给体制机制方面的作用进行了深刻阐述。

下面是对郑主任观点的总结:

第一,增加公共产品供给,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的重大任务。

郑主任认为我国经济经过39年的改革发展,已经充分调动了可以用市场机制来激活的产业和产品供给,市场需求得到了基本满足,有些产业甚至出现了过剩的局面,但是在公共产品包括公共服务在内,仍处于供给不足的状态,原因在于这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还没有找到投资回报的市场机制,没有通过市场机制来调动生产者投资和生产积极性。

他分析到:过往我国主要以财政投入为主提供公共产品,但受制于财力不足,有些公共产品不能满足老百姓的需要。其中环境是个比较明显问题。我国两届政府都把环境保护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任务,着力改善环境,致力于为百姓提供“清洁的空气,干净的水”。但十年过去了,这一问题还是没有解决,原因在于没有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的体制机制。目前,教育、医疗、社会保险、市政建设、文化、信息、养老等都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通过体制的转变,引导社会资金向这些“短板”领域倾斜,增加供给。

第二,PPP模式是增加公共产品供给的根本途径。

郑主任提到,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关于投资体制改革方面,明确提出,要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模式来增加公共产品的供给,就是PPP模式。所以现在我们落实三中全会的决定,深化投资体制改革,让PPP模式能够落到实处,能够增加公共产品的供给,能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到环境治理、医药、养老、教育等等服务短缺行业,这是国外大量实践所证明的,也是国内许多案例证明的。

第三,推行PPP模式,关键在于找到公共产品的价值补偿机制。

郑主任阐述了价值补偿机制的概念和意义。所谓价值补偿机通俗讲就是一家企业或某社会资本方通过投资给社会提供了公共产品,提供了公共服务,回报问题如何解决的机制,这样的投入才能够进入良性循环。这就需要经济学家特别是中央财经大学研究的课题,找到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价值补偿机制。比如“清洁的空气、干净的水”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来治理环境获得。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了“谁污染,谁付费,推行第三方治理”的机制,这就把环境的价值补偿机制给解决了。过了两三年,这句话没有引起多少人的重视。过去我们是“谁污染,谁治理”,由于缺乏严格的监管,治理的企业就是吃亏,不治理的企业赚钱。现在就是要改过来,由“谁污染,谁治理”改成“谁污染,谁付费”,政府制定统一的排放标准,政府按照污染物排放量收费,然后通过招标选择有资质的企业去治理污染,这样才能保证把最好的设备装上去,保证一天24小时运转,形成了一个制衡机制。

郑主任以新建的湛江钢厂的治污案例说明,现在污染的问题,技术和资金都不是问题,关键是缺一个机制,而这个机制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也提出来了,关键是没有落实。所以一定要找到一个公共产品的价值补偿机制,这样才能解开这个扣,各个行业都有不同的问题,需要我们采取不同的办法来解决。

环境保护问题就可以通过这个机制解决,使投入环保产业的资本能够取得合理的回报,又能够把环保产业培育成一个支柱产业,鼓励民营经济投入到环保产业里面去。对于有些收费不能满足投资回报的行业,是完全可以改变机制,从市场中取得补偿;有一些完全不能通过市场取得补偿,有些一半的投资能够通过市场取得补偿。可以根据不同行业的不同性质,确定不同的办法,来发挥PPP的作用。

第四,就是实施PPP项目,应当以不增加政府债务负担为前提条件。

郑主任对于应用PPP与债务问题的观点是不能因为推广PPP项目,增加了政府负债率。他说,最近财政部发布87号文的目的是约束以PPP名义变相增加政府债务负担。对于这个问题,郑主任也寄希望于经济学家和中央财经大学政信研究院能做深入的研究。有些企业的成功案例可以作为借鉴和研究案例。

第五,推行PPP模式,需要政府各个部门配合和担当。

郑主任指出PPP模式的实施涉及到项目的选择、财政资金的支持、银行贷款和多个部门,如规划部门、财政部门和银行,必须要这几个部门配合。好多地方政府在协调各方力量方面做得很好,他们敢于担当,选择合适的PPP的项目和合适承担的企业。PPP项目能不能做成,能不能做好,矛盾的主要方面在政府;能不能够吸引民营资金进入,能不能够吸引到国有企业,甚至外资的进入,关键是在地方政府,所以地方政府要有高度的责任感,来为群众提供公共服务,用PPP模式,来改善地方公共产品的供给状况,为广大老百姓提供更好的生存和生活环境。


推荐阅读:

2017中国PPP投资论坛:PPP运行关键是政府信用及金融建设

权威专家智聚一堂 探讨PPP发展之策

华宇国信理论结合实践 助力中国PPP事业创新与规范发展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NewPPP小编欢迎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民资PPP参与度双降引关注,国务院推十大方面政策力挺!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