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婚礼和婚姻之辨看PPP”——摘自《PPP的中国逻辑》


来自:PPP三人行     发表于:2018-02-28 17:48:44     浏览:243次

        作为一名研究生,寒假应当也充实地过,今年寒假特地买了一本书《PPP的中国逻辑》,本书开篇第一章我就觉得非常有趣,讲的是PPP与信托精神。其中第二节——从婚礼和婚姻之辩看PPP,我更是觉得很形象的阐述了一些PPP的特点。所以在此分享给大家。

         “业内有人形象地将PPP这种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模式比喻成一种婚姻,而不仅仅是一场婚礼。这个巧妙的比喻生动形象,意味深长。因为婚礼和婚姻虽然指的是同一对合作的主体,但两者追求的层次和内涵却很不相同。有人注重形式,有人注重内容;有人急功近利,有人关心长效机制。一些好大喜功的地方政府常常偏好“婚礼”,一场引人注目、显示政绩的婚礼,而社会资本要的则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婚姻”,而且是稳定和谐、不闹矛盾、不会因纠纷导致分手的长期婚姻。

婚姻之前的界定

       

        和婚姻一样,PPP是一种契约。西方人习惯签署婚前协议,在双方正式结婚前将婚姻存续期双方的财产、义务和责任一一界定。这与政府和社会资本在某个项目上的合作很相似。政府给出的项目条件越差,不确定因素越多,社会资本要求的回报就越高,因为社会资本承担了更多的风险,这就是风险溢价。这些条件需要在合同中予以体现,需要律师和会计师的审核,在经过多次尽职调查和论证后形成完整的、全面的协议,双方签字后就得严格执行,即便之后情况发生了变化。

        和婚姻一样,PPP也是一种责任,这种责任不仅包括对合作方的承诺,也包括对双方连带关系的承诺。在PPP项目的合作中,社会资本对以往债务处置、人员安排都应该给予承诺,而不能挑三拣四。举一个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比如买菜,社会资本在PPP合作中买的不是菜,而是整个摊位,甚至整个菜市场以及其所有的管理者,好的位置、不好的位置和人事关系在合作关系确立之后都应该做出合理的安排。

        换句话说,在PPP合作中双方还应尽到社会责任,这可能是最重要的方面,也可能是这种合作中最具挑战性的一面,无论哪一方都不应回避。

婚姻期间的包容

        和婚姻一样,PPP意味着一种包容。每对夫妻在婚姻存续期间都难免发生争执,联姻双方不犯错误也是不可能的。PPP项目也是如此,虽然双方签署了婚前协议,但再厚的契约也不能包含所有方面,即便约定足够全面,双方也可以根据情况各自做出不同的解释,得出不同的结论,因此出现争执。

         一个实实在在的婚姻和一场盛大煽情的婚礼不同,婚礼就像其他任何仪式,都是过眼烟云,很快被淡忘,而真正过日子需要耐心和包容。

        此外,时间在变化,情况也在变化,人们无法预计10年后甚至30年后会发生什么。PPP合同有效期为几年、几十年,在初始阶段会做很多预期、估算和有待落实的条款,之后真正发生的收支可能和之前的预期差别很大。就像几百年前法国包税制一样,即便上缴的收入可以固定,实际收费也难以预估。在合同推进时,双方还常常遇到定价问题,收费少了无法保证投资方的利润,甚至无法保证成本,收费多了则会引发社会不满。所以初始的收费机制设计难以固化,只能是一个预期。此外像污水处理等环保项目也难以确定标准,人们对清洁或者不清洁没有统一的衡量尺度。

        所以PPP项目条款必然会留下解释和再协商的余地,这时需要的是理智和包容。也就是说,契约难以约束的地方需要另一种约束,这就是道德规范。

婚姻结束的安排

        那么在婚姻结束后,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PPP项目会留下一个什么样的遗产?是一个富足、绿色环保的区域,还是一个满目疮痍的区域?就像法国国王路易十五说的那样,“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

        中信集团两个类PPP项目或许能提供一些经验。中信泰富在与上海市政府签署协议后开工建设,在上海浦西和浦东之间架设三座横跨黄浦江的大桥、并打通两条过江隧道,令天堑变通途。在“三桥两隧道”建成之前,浦东一直是荒蛮之地、有待开垦的处女地,上海人不愿意去浦东,当地有“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之说。在“三桥两隧道”开通之后,浦东成为开发区建设的榜样,越来越欣欣向荣,地产价格也水涨船高。

        另一个例子发生于北京。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办前,北京市政府和中信建设签署协议共建北京的标志性建筑——鸟巢(国家体育场)。建成后的鸟巢不仅是北京市民观看体育比赛和举办大型晚会的场所,还成为一种象征。鸟巢在奥运会后成为一个景观,各地游客纷纷来此一游,目睹其风采,门票成为北京市政府预期之外的收入。

        不过,上海的“三桥两隧道”建成几年之后被上海市国有化,北京的鸟巢几年后也被北京市国有化,在这种强势政府的情况下,社会资本讨价还价的余地是有限的,基本上是配合地方工作,执行国家规定。但是,当地政府对这两个项目都给予了相应的补偿。这说明了几个问题,首先,正如之前所说的政府从强势到弱势再到强势的过程,在地方政府或者国家强权的情况下,社会资本还价的资本弱于政府。其次,政府在做出类似决定之前一定要审核自己的财务状况,因为收归国有得付出巨大的财务代价,只有财力雄厚、税收丰盈的地方政府才能做出类似的决定。最后,收归国有的决定还要考虑到政治影响,一旦出现差错可能导致政府失去信誉,失去影响力,失去未来发展的动力。

违约的成本

        婚礼可以装点和粉饰,但是婚姻要求真实相处。PPP项目就是如此,它不是婚礼,而是婚姻,而且最好是银婚、金婚甚至钻石婚,需要经受得住时间和历史的检验。

        改革开放后,中国政府在国际上一直享有很高的财务声誉,遵守承诺,按时偿还贷款,地方政府涉及外债时也是如此,广受赞誉,被称作世界银行的好学生。

        但是如果涉及对内债务,一些地方政府对待商业合同则太过轻率,引入资本前和引入资本后截然不同,之前草率承诺,之后随意违约。加之政府几年换届一次,前任大量借款,后任找借口拖欠,认为不是自己的责任。它们只看重形式,不看重内容;只关心引入,不关心维护;只知道钱重要,不知道信誉更重要。实际上,失信影响的不只是一届政府,而是外界对整个地区的长期评价。

        法国一家国家信用评估机构科法斯,对全球各个国家进行长期跟踪研究,最后量化到违约分数,而国有化就是其中一项重要指标。许多国际投资人购买它们的报告,认真听取从它们的建议,之后得出结论,不能在哪些国家投资,因为它们动不动就搞国有化。这就是代价。拉丁美洲一些国家为什么长期发展迟缓,为什么拥有丰富石油资源的委内瑞拉始终得不到国际资本的青睐?原因正在于此,杀鸡取卵的国家和政府虽然可以在短期内获得利益,但在之后相当长的时期内要付出巨大代价。中国目前虽然没有专门对地方政府进行违约评级的机构,但是不少金融机构已经开始研究交易对手的信用评估,将其视为尽职调查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大家在做项目时也对容易违约的领域和容易违约的地区格外注意,大家心里都有一张图,图上哪些地区可以大力开展业务,那些地区要谨慎行事,哪些地区不能涉足。

        婚礼是美好的,婚姻却是现实的;承诺是容易的,遵守诺言则需要勇气和道德约束。合同并不仅仅停留于纸面,其包含着契约精神,暗示着交易双方的信誉度。PPP或许是解决地方债务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但只有做好长期婚姻的准备、信誉良好的地方政府才能成功。”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NewPPP小编欢迎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贵州七条强化举措推广PPP模式,主抓融资保障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