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PPP新年也有新布局


来自:PPP三人行     发表于:2018-03-03 10:50:09     浏览:276次

新的一年已经拉开帷幕,PPP的新旅程即将扬帆起航,各个地方结合其地区的发展经验和特色纷纷出台新措施推进PPP改革,期待PPP新一年能带来新发展!

3. 各地区都根据自身具体情况、发展特色而抓住重点领域大力推行PPP,比如特困地区发展、乡村建设、幸福产业、生态环保产业方面等。

4. 重视与PPP基金的合作对接,试图加强发挥省级PPP基金引导作用。

5. 部分地区也开始重视对PPP项目的奖励,如贵州、安徽、江苏,尤其是江苏将奖补资金向民营资本倾斜,加大对民营资本或民营资本牵头参与的PPP试点项目的奖补资金扶持力度。

6. 随着PPP咨询服务的发展,更多的地区注意到加强对该行业的规范。比如陕西建立咨询机构信用评价体系,江苏推动成立PPP咨询行业协会,山东的咨询机构自律性组织等。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一看全国各地区新的一年对PPP的具体发展规划吧!


湖南:湖南省财政厅出台《关于实施PPP和政府购买服务负面清单管理的通知》旨在保障PPP和政府购买服务行为的有序健康发展,防范和化解政府债务风险,规范PPP发展。重点把握好PPP工作的“四条线”,全面开展清查行动。督导示范项目规范推进,创新县域PPP项目推广模式。重点推动省内垃圾焚烧发电和病死生猪无害化处理PPP项目,通过科学布局,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招商和监管效率。加强项目后期绩效管理。

吉林:集中开展PPP项目库自查清理,对全省PPP项目库在库项目进行集中清理,严格审核把关。并且加强PPP项目库建设,严格项目管理库入库标准

江西:严把新项目入库关,集中清理已入库项目。加大PPP工作力度,大力支持罗霄山片区和省定片区等贫困地区推广应用PPP模式,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生态环境治理等领域PPP发展。

北京:加强PPP项目实施监管,建立制度化、常态化的PPP项目规范性检查工作机制。加强项目库及资金保障硬约束,有效落实污水、垃圾处理领域全面实施PPP模式,在养老等幸福产业、地下综合管廊、绿色项目等领域深入推广运用PPP模式,积极拓宽民间投资空间。进一步加强项目库动态管理机制,完善项目库信息管理,强化信息利用。

江苏:严把PPP项目入库关,做好PPP入库项目集中清理工作。修改PPP奖补资金办法,奖补资金向民营资本倾斜,奖补资金扶持力度标准在既定标准上浮10%。努力发挥江苏省PPP基金作用。改进省PPP基金投放方式,加强与中政企PPP基金的对接。加强PPP咨询机构管理,推动成立PPP咨询行业协会,建立PPP咨询服务机构的评价、考核、责任追究、退出等机制。

浙江:完善省级PPP咨询服务机构库、PPP专家库。严守底线,加强采购活动监管,继续完善财政政策支持体系,积极争取中央建设项目转移支付资金、中国政企合作基金的支持。推动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等领域PPP项目建设。加强PPP综合信息平台管理 ,加强PPP综合信息平台入库审核,必要时借助第三方力量,强化PPP项目信息公开工作。

安徽:严把项目入口关。抓好公开公平采购,严格合同管理,规范绩效付费,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动态管理。对连片特困地区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生态环境治理等民生领域PPP项目进行优先扶持。采取财政奖励、运营补贴、投资补贴等方式,支持民间资本参与PPP项目。创新PPP项目融资渠道,加强与中国PPP基金合作,支持开展PPP项目资产证券化业务。

福建:坚持规范发展,切实把好10%的支出“红线”,坚决防控风险。严防以固定回报承诺、回购安排、明股实债和兜底等方式承担过度支出责任。加强财政监管,依托财政部PPP综合信息平台,建立PPP项目管理台账电子化管理系统。开展项目清理,扩大新兴领域项目规模,推动在健康(医疗)、文化、养老、体育、旅游等幸福产业新兴领域运作PPP模式,积极推动存量项目。加强示范引领,继续发挥省级PPP引导基金示范引导作用。

山东:规划储备一批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公共设施项目,如河道流域治理、轨道交通、城际轻轨、高速公路等,弥补全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发展短板。重点聚焦农业、环保、幸福产业、连片特困地区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等领域PPP模式推广工作。鼓励和引入具有新技术、新产业优势的社会资本,推动建立咨询机构自律性组织,加快引导形成统一规范、公开透明、竞争有序、监管有力的PPP专业咨询服务市场。

 湖北:建立省级PPP综合信息平台,指导建立专家库和项目储备库。进一步规范PPP管理,建立财政上下归口统一的项目管理运行模式。 聚焦连片特困地区发展、美丽乡村建设、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治理等领域。严把“一案两评”关口,科学制定项目实施方案,把好物有所值评价和财政承受能力论证关。完善风险分担机制,严守“红线”。 

广西:继续深入推进PPP改革,充分发挥PPP在流域治理、海绵城市、环境监测等生态环保领域作用。规范运作PPP项目,扎实做好PPP前期工作,防范隐性债务风险。以污水、垃圾处理等成熟领域为切入点,力争适合的新建项目全面推行PPP试点。进一步加强与中国政企合作PPP基金合作,争取基金投资

海南:继续完善制度,规范推进PPP模式改革。重点聚焦连片特困地区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生态环境治理等领域PPP发展。继续完善以奖代补激励机制,强化财政承受10%的红线规定,继续充分发挥中政企合作基金、中政企海南子基金等PPP基金规范、引导、示范作用。继续推进海南高铁存量转PPP项目签约落地

四川:建立PPP项目财政支出监测制度,出台全省PPP专家库管理办法。通过补助资金、引导基金和落实预算支出责任,对市县政府和PPP项目进行叠加支持。持续推动行业主管部门改革专项资金管理模式,加大“补建设”向“补运营”的转型力度。用好全省PPP项目库(综合信息平台),立足四川项目管理实际需求,拓展平台管理功能,发挥平台数据技术优势。

贵州:严格新入库项目审核标准、加快已入库项目的清理整改。对确定的污水处理、垃圾处理领域的新建项目,全面推行PPP模式。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继续推进PPP基金体系建设,落实好以奖代补政策支持。加强数据跟踪分析和信息公开,为政府方寻找优质低价融资支持提供更多可能性。

陕西:按时完成项目清理,严把项目入口关, 在污水垃圾处理领域、关中各市县集中供热项目,全面实施PPP模式。用好陕西中政企合作基金,设立陕西省PPP基金。加强PPP咨询机构管理,建立健全咨询机构的信用评价体系与大学合作成立PPP研究中心,为陕西PPP项目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以上资料收集整理自网络)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新NEWPPP平台小编欢迎大家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实现PPP市场规范化的三大准则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