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监管将迎来新模式预计未来PPP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来自:PPP工作中心     发表于:2018-03-11 15:47:16     浏览:265次

湖南省近日对ppp项目实施负面清单管理,这也是首个省级PPP负面清单管理。此外,北京、上海、福建等20多个省区市也纷纷发布新措施规范PPP发展。对此,专家表示,2018年各地都将加大对PPP项目的规范,PPP监管将迎来新模式。同时,加强规范监管并不代表PPP项目的停止或收缩,更加健康的PPP未来总体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湖南省明确将商业地产开发、招商引资项目等列入PPP负面清单,不得运用ppp模式投资建设。同时,市政道路建设、广场、绿化带等仅涉及工程建设而无实际运营内容、无现金流、完全由政府付费的工程建设,以及政府方回购社会资本投资本金、向社会资本承诺固定收益等项目不得运用PPP模式。

自2013年以来,PPP模式作为扩大公共服务供给、提升服务质量的有效手段,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自2014年财政部第一批示范项目发布以来,截至2017年12月底,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收录管理库和储备清单项目近1.5万个,总投资额18.2万亿元。但与此同时,部分地方政府却借PPP变相举债,政府回购、明股实债、固定回报等变相融资不断出现,增加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隐患。

对PPP项目的负面清单管理被认为是明确限定了PPP项目的范围,有利于规范PPP和政府购买服务工作,能够制止地方政府违法违规举债融资行为。不仅是湖南,包括北京、天津、吉林等20多个省区市也纷纷出台措施,加强对PPP项目监管。

如北京市建立制度化、常态化的PPP项目规范性检查工作机制,加强项目库及资金保障硬约束。天津市搭建PPP制度框架体系,推进市、区两级PPP项目操作程序标准化,强化支出监控等。

实际上,不仅是地方层面,从2016年开始,地方政府借PPP项目变相举债等问题就已经初露端倪,发改委、财政部等部委也连续发文制止地方以PPP模式和政府购买服务名义违法违规融资。

日前,发改委和财政部又下发通知,明确要求规范PPP项目发行债券融资。严格PPP模式适用范围,审慎评估政府付费类PPP项目、可行性缺口补助PPP项目发债风险,严禁采用PPP模式违法违规或变相举债融资。

在加强对PPP项目规范和监管的过程中,PPP项目的拓展确实受到了一定影响。在财政部PPP中心最新公布的第四批PPP示范项目中,与第三批的516个项目、投资额近1.2万亿元相比,第四批项目数和投资额分别下降了23.3%和35.2%。

据了解,在地方清理PPP项目库的过程中,银行等金融机构也在观望清库进展,目前多数银行都已经暂停对PPP新项目的审批。

对此,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贾康表示,加强对PPP项目的规范和监管不是要停止或是抑制PPP模式的发展,而是要让PPP模式更加健康和有可持续性。 

免责声明

本公众号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报刊及电视台,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仅作参考。我们尊重作者的成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非常感谢,支持原创,欢迎投稿。投稿请联系PPP工作中心采编室。15011246621(可添加手机微信)



中国投资协会民投委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工作中心是中国投资协会民投委内设的非盈利机构,其主要职能是:1. 搭建PPP综合服务平台;2. 提供专业的咨询及培训服务;3. 为政府和社会资本的合作牵线搭桥;4. 汇集PPP业内专家,打造PPP高端智库;5. 组织高级别的PPP课题研究与PPP规划设计;6. 建立PPP项目大数据中心、PPP信息网络和研发PPP专项基金等。中国融投网作为中国投资协会PPP工作中心的专业服务网站,目前是我国最大的政府项目服务平台。

地    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盛景国际A座10楼

联系电话:010-57537165

邮    箱:[email protected]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NewPPP小编欢迎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PPP-模式田园综合体发展的不二选择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