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规范严管新时代PPP绩效考核再认识


来自:采联采购     发表于:2018-10-22 20:41:33     浏览:367次

 2014年下半年以来,PPP在中国已经走过了四年的发展历程,一万三千多个项目,十一万多亿的投资,是这几年PPP模式突飞猛进发展,健康规范发展的有力见证。据统计,这一万三千多个项目,落地率已超过30%以上,其中,有的省市PPP项目落地率及投资额均已实现了“双过半”。那么众多落地的PPP项目进入建设期后,作为政府方首先面临的就是“建设期绩效考核”,因为这是政府“按效付费”的依据,项目公司必须接受的监管之一也包括绩效考核。从国发(2015)42号文,到财金76、113到90号文、92号文等规范性文件,无不在强调“按效付费”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针对绩效考核周期长、频次高、专业杂、沟通难、维度多、分析弱、分散化、监测难等特点也是难点



  一、用全面发展的眼光来看待PPP项目绩效管理。积极探索包括:基于财政资金管理的绩效管理,基于PPP项目合同绩效目标的绩效管理,基于PPP项目公共服务政府监管的绩效管理,基于PPP项目公共服务价值和效率的绩效管理,基于PPP项目合作关系的绩效管理等多维度、多层次的绩效管理。


  二、以产出管理为导向来推进PPP项目绩效管理。坚持“以监督为基础,以激励为核心”及动态管理和协商性为原则,在绩效考核体系结构设计时,始终把PPP项目产出绩效作为PPP项目的核心,并以此设置有效的绩效管理机制。


  三、以风险管理为重心来夯实PPP项目绩效管理。坚持“风险共担”和“风险分担”相结合的模式,以合作关系为纽带,处理好市场等外部风险造成的绩效不达标问题,避免因绩效考核给项目带来的风险增加甚至影响项目的正常实施。


  四、以项目合同为基准来支撑PPP项目绩效管理。PPP项目全生命周期始终体现契约精神,合同双方应共同协商约定绩效考核方案,对项目的绩效目标实现程度、预算管理、资金使用、公共服务质量公众满意度等评价标准和指标达成一致,形成合意。双方根据合同约定绩效考核相关指标和指标体系,共同监测数量指标、质量指标、效益指标、成本指标等。


  五、以指标体系为核心来构建PPP绩效管理体系。由于PPP项目实施主体的多样性,带来行业差异、考核对象差异等,不同类型的项目考核指标存在较大差异,应该设计一个兼具共性指标和个性化指标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对PPP项目建设期考核指标的设定而言,不能与传统工程项目一样仅有质量、进度、安全等几个方面的考核,还需要增加资金监管、项目管理、产出说明、满意度评价、合同管理、信息管理等其他指标。


  六、以第三方机构为主体来参与PPP项目绩效管理。鉴于绩效考核和评价的专业性、复杂性,以及沟通过程复杂,考核程序繁琐等因素,未来委托第三评价机构实施绩效考核显然应是一种趋势。该专业绩效评价机构可由政府与项目公司双方共同聘请,并根据双方约定的对公共产品服务的数量、质量等标准和科学的指标体系开展评价。


  PPP项目考核体系的设计和运行涉及到诸多的利益相关方,它的科学、健康和可持续运行直接关系到政府、社会资本和社会公众彼此间的相互关系,尤其是对将“绩效考核与政府付费挂钩”的政府方而言,不能将本应贯穿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绩效考核工作“简而化之”甚至“忽略不计”,也不能对如此有科学理论依据的绩效评估工作“不懂装懂”。应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要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以真正实现对PPP项目的科学管理、有效管理,真正实现PPP项目推行的“初心”。

来源:政府采购信息网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NewPPP小编欢迎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PPP丨阴影笼罩的东方园林,下一步该怎么走?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