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燕绥:银色经济与养老服务创新医养PPP的规制建设


来自:清华PPP研究中心     发表于:2019-05-01 05:50:13     浏览:344次

2019年4月19日,在第11届清华老龄产业高端论坛上,杨燕绥教授做了题为“银色经济与养老服务创新”的主旨发言。

来源:清华医疗服务治理

01

  介绍“银色经济”的内涵及形成背景

在比较OECD与中国的人口-经济-医康护支出大数据的基础上(见表1),分析了我国受未富先老影响而形成的“买方定价”国情。从大数据中看到,以5年一个周期统计,国民平均寿命每延长5年,就会有一个特别明显的新需求出来。经济学家总是用官方数据推导未来,不研究社会问题就会脱离实际,需求是从社会中来的。

02

如何理解医养结合

从表1可以看出,进入老龄社会,医疗卫生支出占比达到GDP的6%,预防康复占到3.5%,护理占到GDP的0.5%;进入深度和超级老龄社会,预防、康复费用和护理费用占比均在不断上升。国民预期寿命每延长5年,既有一个新的医养服务需求出现。这就是钱纳里经济学原理,伴随人均GDP的增长,消费结构发生质变,投资健康与大健康产业由此而来。


03

认识国情和买方定价

2000年中国进入老龄社会时的人均GDP是800美元,而OECD 主要国家是平均1万美元,新加坡与中国同期进入老龄社会,其人均GDP是24000美元,是我国的25倍。这就是中国未富先老的国情,它直接影响医养的有效需求。供给不足、有效需求也不足,是中国发展医养事业和产业的最大问题。中国国情决定中国的养老服务是买方定价,要根据老百姓手里可支配收入定价。各类医养机构应对先定位两个问题,一是服务对象,二是服务内容;再与政府协商合作与补贴的问题。政府的责任是供养贫困老人、补贴低收入老人,支持和规范社会企业与商业企业提供医养服务。

另一个问题是窗口期。1959-1962年间中国遇到天灾人祸,苏联撤走专家,还有严重的自然灾害,生育率下降和死亡率奇高,直到1962年开始风调雨顺,1963年出现了人口出生率的珠穆朗玛峰,人口增加3个多亿,即一个空前绝后的婴儿潮。1980年后进入一胎政策,婴儿潮的养老成为社会问题。

2013年这代人进入50岁成为退休人员,很多地区养老保险基金出现缺口;到2023年,婴儿潮出生的男性60岁,大量男性职工将进入领取养老金的人群;2033年这一代人70岁了,阿尔茨海默症的发生率增加,我们只有15年准备期。这就是政策窗口期,过了窗口期的政策成本、经济成本和社会问题将会成倍增长。2015年以后,中国银色经济与健康财富发展指数在成长,2017年比2016年增支0.0191,健康促进和医疗保障做出贡献,但养老金负增长。综上所述,中国医养体系建设需要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最低的成本。


04

行动计划与体制创新

2013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启动了中国养老服务事业和产业,提出居家、社区和机构三种养老模式,并提出医养结合的需求。

1、居家养老是所有老年人的愿望。在家庭养老服务能力不足的情况下,需要将养老服务嵌入社区,以可及的、高质量的、低成本的方式嵌入家庭,才能实现人们居家养老的愿望。政府支持的老旧社区改造服务于中低收入家庭;高收入家庭可能选择进入新建的养老社区。

2、机构养老就是集中供养。愿意接受集中供养的人均有特殊原因,如贫困、失能失智和孤独等。

针对2013年以来的国家政策,特别是18个部委关于在社会服务领域公共服务补短板的政策,杨燕绥教授认为“社会服务”的出现,“公共服务补短板”是公共政策的巨大进步,开始焦距问题的核心。她提出:

(1)短板即指医养服务购买力不足,需要大力培养老年人的购买力。中国银色经济与健康财富发展指数2017,比2016增值0.1910,但日常开支的养老金在贬值。居家照料与护理属于附加养老金,需要开发多种资源渠道,如保护老年人的房产和置换护理服务的规则。

(2)弱项即指医-康-护-失智老人乐园服务体系混乱,例如,将康复患者留在医院,由护工看护,一方面扰乱了医院环境,另一方面患者失去了康复的最佳15天,亟待发展康复医疗的早期介入;再如,将失智老人放在长护院,为了安全一些老人被捆在床上,护理院没有足够的人工陪伴这类老人,亟待建设失智老人乐园;这些错位增加了服务成本、患者和老人的痛苦,是多方失利的结果。

(3)提质量需要采集数据、制定标准和第三方评估,这是一项严肃的事情。带病老人从医院走来,医疗-慢病管理-康复-护理、失智照护-临终舒缓治疗需要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失智者乐园和医师护士、康复师、护理员队伍,属于卫健委职责范围;基本医疗保险分担部分医疗-康复费用;没有床日限制的长期护理保险不属于医疗保险支付范围,应当建立独立的长期护理保险。无疾而终的老人可能带药生活,需要居家照料和入户看护师,属于民政部职责范围。在两个部门协作下打造具有连续性的服务体系,即实现医养结合的管理体制,这是深化医改的内容之一。

杨教授特别提出制定《社会资产和社会企业保护法》,发展社会信托型医养事业和产业。社会资产即指来自社会投资、服务于社会群体、由社会企业管理、属于社会的资产。包括慈善事业捐款、非营利目的投资、社会医疗保险基金等。社会企业即指管理社会资产和提供社会服务的,非营利(没有股东)有盈余(没有税负)的经济实体和公益法人。培育社会资产和社会企业需要社会治理,即社会群体平等协商、长期合作与实现共赢的制度安排和实施过程。这是实现中国经济社会转型,建设经济大国并走向强国。

回顾历史,19世纪,英国创新了个人信托文化,支持事业有成者开辟新大陆,打造了经济帝国。20世纪,美国创新了公司信托,培育了养老金受托人和资本市场,打造了经济强国;21世纪中国应当基于社会主义原则,利用共有土地和公共资源,培育医养信托的社会资产和社会企业,打造银色经济和大健康时代的经济大国,走向共同富裕的经济强国。这需要在发展理念上,重新定位政府和市场的功能,实现体制机制创新,强化社会治理。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NewPPP小编欢迎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号称“国内最大民营PPP”的金诚集团倒下,涉嫌非法集资,80后创始人韦杰被抓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