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PPP迎来“中年危机”,三大症结致落地窘境


来自:生态文明金融网     发表于:2016-08-29 21:40:00     浏览:473次

来自近日举行的“2016中国环保产业高峰论坛”上的公开消息称,2014年以来,我国PPP模式进入发展快车道,尤其是与环保领域的融合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环保产业发展。不过,当前PPP项目在落地中还面临一些瓶颈和风险,亟须在探索中不断完善。

根据财政部PPP综合信息平台公布的二季度统计数据,截至2016年6月30日,财政部两批示范项目共232个,总投资额8025.4亿元,其中执行阶段项目105个,总投资额3078亿元,落地率达48.4%。

政部PPP中心副主任韩斌认为,随着PPP与环保产业的融合,环境治理理念和治理方式出现了新变化,过去部门分割的限制被打破,政府可以统筹更多资源集中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而在PPP项目带动下,大批资本涌入环保产业。全国环境商会会长赵笠钧介绍说,2015年全年约有130余家环保企业参与了并购,一批具有技术集成、工程建设、设备运营和投融资能力的综合型环境集团正在形成。

但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专家指出,尽管发展迅速,但从实践来看,尤其是环保行业,我国PPP模式还面临一些瓶颈,主要是制度环境未能与经济需求相匹配、融资难、定位模糊等问题。

环保PPP驶上“快车道”

2015,号称为PPP元年,各地推出项目近2000项、总投资超3万亿元。“这个力度对环保产业来说着实是不小的。”桑德集团董事长文一波认为,未来三年,中国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PPP市场。

具体说来,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环保PPP项目多,比例大,增速快。今年5月25日,发改委发布权威PPP项目库,环保PPP项目总计达到370个,占比达35%,环保PPP项目增速超100%。

二是投资额相对较小。根据项目库数据显示,PPP项目平均投资额18.9亿元,其中环保项目平均投资额仅4.6亿元,远低于平均值。

三是水务项目数量较多。从PPP项目构成来看,包括供水、再生水、污水处理等在内的水务项目数量明显高于固废、土壤、大气等项目。

四是涉细分领域较广。包括水务项目、垃圾处理、建筑垃圾处置及资源化利用、流域治理、生态公园建设、黑臭水体、综合治理项目、海绵城市等。

五是以BOT模式居多。PPP模式是公私合营模式的泛指,其中BOT模式是市场主流,其他模式包括TOT、BOO、BTO、ROT、BOOT等。

六是较其他领域更被社会资本看好。随着国家将环境保护定义为战略新兴产业,环保产业越发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环保产业市值一路高涨。

卡在“四证”门外

风生水起的环保PPP并非看起来那么美。

“目前环保产业迎来高速发展期,PPP模式得到大规模应用,但在实践过程中,环保PPP项目落地难问题已经十分突出了。”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在撰文中如是说。

根据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对环保领域促进民间投资第三方评估的专题调研结果显示,目前,企业普遍反映的一项重要问题就是,项目融资难已成为制约环保PPP落地的主要障碍。一位不愿具名的环保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由于各地环保治理需求均较为迫切,因此,政府在与社会资本签订环保PPP协议后,就要求项目马上开工建设,因此,企业需要掀起投入资本金,边建设边办手续,等到手续齐备后再从银行贷款以保证项目顺利进行,“然而,目前部分地方出现了企业资本金花完后,地方政府应提供的项目手续还未办完,导致贷款下不来,影响项目进展的现象”。该负责人表示。

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相关负责人解释称,企业所说的项目手续,核心内容就是“四证”,即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国有土地使用权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而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国有土地使用证,因为这一证件直接决定着银行是否能审批通过项目贷款,拿不到这个证,企业只能通过其他渠道来完成融资,融资成本大大增加。此前有知情人士透露,有些地方环保PPP项目甚至直至建成都未必能够办全“四证”,手续繁琐、证件不齐导致无法贷款令不少社会资本对于继续投资环保PPP项目有些“望而却步”。

PPP为何落地慢、落地难?

与此同时,在财政部金融司五处处长阚晓西看来,政府、企业等PPP的参与方,各方想法太多,都想尽可能地减少自己的责任,尽可能地把收益扩大,是PPP落地慢的客观原因。

阚晓西进而表示,国外做一个PPP项目要一两年、两三年来准备。我国推出PPP正好赶上经济结构转型,大家都期盼PPP成为一场及时雨,能彻底扭转投资下滑的趋势。“如果大家希望PPP像过去的决策那般高效率,通过PPP模式来实现成本节约和提高效率的功能,可能会难以发挥。”阚晓西直言。

某建设集团基础设施部负责人亦指出,他们公司签约的PPP项目,目前并没有真正落地,其主要原因在于社会资本承担太多风险。“银行参与到PPP项目不会吃亏。社会资本在投资PPP项目时,除了投入项目资本金,银行在跟进贷款时,还要求社会资本将公司其他资产进行抵押,来降低银行自身的风险;如果以基金的形式来投资,金融机构也多要求优先,由社会资本劣后。”上述人士透露。

此外,PPP项目周期过长,资本难以回收也造成了落地情况不佳。诚如市政道路这种,原来通过BT模式,最多五年,资金就能收回;现在变成PPP,最短也要10年时间,其间政府是否守约、地方财力可持续性等问题会出现,资金收回上变数很多。

而有环保类资本人士指出,他们公司在此轮PPP项目圈地中表现积极,2015年底前已经签约300亿元项目,但实际落地的项目几乎没有,主要在于金融机构贷款等资金后续难以跟上。不过,上述人士亦表示,近期金融机构介入的热情在提高,落地率低的状况在改善,对后续PPP市场看好。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新NEWPPP平台小编欢迎大家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行业动态】分布式能源发电纳入PPP模式重点项目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