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PPP模式为什么在特色小(城)镇建设中备受青睐?
2016年7月,住建部、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公布了《关于开展特色小城镇培育工作的通知》,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特色小城镇培育工作,到2020年争取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镇。该政策出台,必将带来巨大的投资需求,PPP模式也将开拓一个全新应用领域,成为特色小镇建设的有力资金支持。
特色小镇既可以是行政建制镇,也可以是有明确边界的非镇非区非园空间,或是一个聚落空间、集聚区,隶属于地方政府行政管辖范围。而一般地方政府土地指标少、基础设施弱、财政能力有限,引入PPP模式发展特色小镇成为最佳选择。它是一种以特色小镇项目为合作载体,让实力企业参与项目建设,实现政府建设特色小镇目的,同时为参与社会资本带来一定投资回报率的模式。其中它参与的项目主要适用于准公共产品的开发,包括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及产业发展及服务类项目。
二 哪些类型小(城)镇推行PPP模式更容易获得支持?
根据农发行浙江省分行的信息,该行信贷投向着力支持三种类型的样板小镇:
(一)资源整合型
依托资源禀赋优势和历史文化传承,立足传承与创新,实现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和生产关系的优化布局。
(二)产业集聚型
依托高端要素集聚和产业转型升级,以最优的政策,培育最具竞争力的核心产业,围绕单个产业打造完整的产业生态圈,培育具有行业竞争力的“单打冠军”。以国际化的视野制定小镇规划,突出产业、城市、科技三者的高度融合;以高端化的水准推进小镇建设,以“10年也不落后”的高水准,推进小镇配套设施和产业项目建设,为推动产业发展建好平台。注重政策的导向和激励作用,积极向上争取要素资源,健全完善政策体系,以最优的政策培育最具竞争力的产业。
(三)“互联网+”型
依托互联网的溢出效应,以高新技术和高端人才为引领,推动技术、项目、资金等各类创新要素快速汇聚,培育以互联网产业为特色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和以科技金融为重点的现代科技服务业,探索“O2O”众创空间。
三 特色小(城)镇适用PPP模式的范围
《关于推进政策性金融支持小城镇建设的通知》对政策性信贷资金支持的范围作了明确规定:一是支持以转移农业人口、提升小城镇公共服务水平和提高承载能力为目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二是为促进小城镇特色产业发展提供平台支撑的配套设施建设。在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小城镇建设项目涉及的特许经营权、收费权和政府购买服务协议预期收益等可作为农发行贷款的质押担保。
特色小镇的产业发展空间与服务项目则是门槛相对较高的参与范围。包括土地整理、产业物业建设、产业招商运营等项目,相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来说不是最缺资金的领域,因此会面临相对较高的参与门槛。
四 近期PPP模式在特色小(城)镇建设中的实践
(一)油岭生态旅游小镇
2016年10月14日,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与清远市连南县签署PPP项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协议规定,双方将积极利用国家及各级政府鼓励的PPP模式,投资打造油岭生态旅游特色小镇为起点,扩大到连南全县全域旅游项目。具体项目建设将包括全县范围内的道路等基础设施,古建筑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水环境治理,新景区开发与运营,学校、医院、污水处理等项目的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等。
(二)深圳甘坑新镇
“甘坑新镇”是深圳龙岗区政府与华侨城集团今年开始合作的一个城镇化项目,甘坑新镇的项目是通过政府与社会资本以PPP模式合作开发,大力发展新型文化创意产业,尤其是导入和培育具有高科技含量和高艺术水准的原创文化内容产业,形成高端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闲置的工业厂房摇身一变为IP文创产业、VR内容等科技产业以及创客的进驻地,带动“文化+”相关的科技、旅游、商业、生态、农业、教育、家居等现代新型城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快速发展。
(三)合肥“PPP+VR+特色小镇”
2016年10月18日,安徽省路网交通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肥东县人民政府举行了签约仪式,双方正式签署《合肥VR小镇项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约定,政府方主要负责征地拆迁、立项可研、用地环评等项目前期工作。社会资本方主要负责小镇投融资、建设、VR产业资源的引进和运营。在国家推行PPP模式和特色小镇建设等多重政策叠加的引领下,政企双方将以创新发展为引领,以VR产业发展为支撑,以合资公司为载体,以长期合作共赢为目标,协同高效推进项目建设,确保小镇早日建成,成为合肥PPP模式下特色小镇建设的新标杆。
PPP模式建设特色小镇的具体路径
1.打造“产、城、人、文”一体化的运营平台。特色小镇不同于以往行政区划单元上的乡镇建设,也不是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旅游区等功能的简单叠加。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当前,一些地方政府急于招商引资,社会资本急于寻找投资机会。实践证明,当双方都对促成一个项目紧迫性要求时,从而导致项目建设“易”而运营“难”。发展特色小镇的关键是要解决当前城镇化建设缺乏“特色”,它本质上没有行政建制、“非镇非区”,必须从战略规划层面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避免生搬硬套把一些产业化项目或传统小镇“包装”成特色小镇项目,“贪多求全”很难抓住重点做特、做强。在保留区域自然禀赋、特定人文底蕴等作为项目的标的基础上,联合规划设计、通过对不同专业机构的导入,以缔约形式破除原有模式的各种利益壁垒,形成“产、城、人、文”一体化的运营平台。
2.构建灵活的体制机制,培育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欧美国家的特色小镇无一不与其相应的“产业生态位”紧密相关,把吸引各类人才放在突出位置。特色小镇不是一般意义上工商企业也不是政府公益性项目,必须因地制宜,从建设、运营、管理等全流程定位准确、机制合理。要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在产业谋划与定位上突出自己的比较优势,打造一种“小而精、小而美、小而优、小而特、小而强”,或是旅游业,或是养老产业,或是手工艺产业等产业生态圈,实现城镇化与服务“三农”的产业化融合。在项目的筛选上,不能只体现一个“快”字,还要能够吸引到人,留得住人,提供较为完善的配套服务,以产业促就业,以就业提人气,以人气促兴旺。
3.发挥金融作为产业改革催化剂的作用。作为供给侧一端的金融企业,应发挥自身的优势,把银行信贷、保险、基金、风险投资、私募融资、P2P等金融创新元素与项目设计有机的融合,不断降低市场参与主体及信息获取成本,促进社会各方利益主体形成共识。PPP过程管理涉及项目识别、模式选择,传统的可行性分析论证仅仅是为立项服务的一门“功课”,还应形成一个周密完整的政策体系提供精准服务。契约精神是市场经济的灵魂,在项目伊始就必须强化地方政府的契约意识,合同是规范政府和社会资本双方行为的准绳,从资源、资产、资本融合多层次、多渠道的角度,明确特色小镇建设的目标导向,对项目决策评价体系真正做到“物有所值”,优质项目优先受理、优先审批,唯有理念到位,规则到位,能力到位,才能有效破解发展难题,增加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
平台推荐:中国文旅地产暨特色小镇盈利模式创新与项目实操高端总裁峰会 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文旅地产企业创新型服务平台,截止目前已多次服务了碧桂园,保利地产,海尔地产,融创中国,远洋地产,上海城建、富力地产,河南建业,正商地产等在4000多家房地产企业。2017年4月23日-25日,第八届中国特色小镇模式创新与项目实操高端总裁峰会暨将于杭州开启,报名进行中----
【峰会时间】 2017年4月23-25日 (3天2晚)
【峰会地点】 中国-杭州
【主办单位】北京壹方城智汇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文化产业园区联盟
【参会对象】 文旅地产及产业链董事长及核心高管团队,政府官员等
【峰会议程】
第一板块:特色小镇产业政策及申报规划解读(国家发改委乔润令副主任-小城镇问题研究专家、李季-清华大学新经济与新产业研究中心主任、陈安华-中国特色小镇建设与规划研究院执行院长)
第二板块:特色小镇模式创新及运营(曾辉-华侨城 、殷旭-横店集团、傅林江-蓝城集团,杨天举-泛华集团,业内大咖齐聚)
第三版块:欢迎晚宴+文旅创新IP项目资源对接(圆桌对话、项目路演、自由交流、洽谈合作)
第四版块:文旅、特色小镇项目IP打造、核心价值提炼及运营创新(北大文化产业研究院长陈少峰、众安集团首先思想官王龙江,袁家村望峤,台湾前行政院客家委员会副主委庄锦华)
第五板块:文旅、特色小镇项目投融资创新模式解读及实践(国家发改委ppp智库首席专家王守清解读ppp模式、中青旅总裁助理袁浩探讨小镇项目金融风险、来也股份董事长杨振之分析旅游投资趋势)
第六板块:特色小镇标杆项目实地考察研讨(项目方负责人全程陪同讲解、小型会议研讨、交流——仅限会员和贵宾席位企业家参加)
(1梦想小镇;2龙坞茶镇)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NewPPP小编欢迎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