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模式】翻来覆去就这些内容


来自:刘旭视觉简书     发表于:2017-08-17 17:08:19     浏览:364次

PPP模式,源自全称“Publc -Private Partnership”的缩写,其中单词首位的三个P分别代表着公共的、私有的、伙伴关系。所以可以理解为一种政府与社会资本的合作模式,是公共基础设施中的一种项目融资模式。对于它最新的解释为2017年7月21日国务院法制办会同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起草的《PPP条例(征求意见稿)》中“政府采用竞争性方式选择社会资本方,双方订立协议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有社会资本方负责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目的投资、建设、运营,并通过社用者付费、政府付费、政府提供补助等方式获得合理收益的活动”。

PPP项目的范围只能是公益项目不包括商业项目,通俗点就是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里,ppp是政府与社会资本的一种合作模式,在提高政府服务效率、降低债务风险的同时,在一定的程度上还保障了民营资本的“有利可图”。由社会资本投标通过“使用者付费”、“可行性缺口补助”和“政府付费”等方式获得投资回报。

ppp模式由三个显著的特点:

1. 目标一致与深度合作

2. 利益共享与激励共荣

3. 优势互补与风险共担

PPP的运作模式有BOT(建设-运营-移交)、BOO(建设-拥有-运营)、TOT(转让-运营-移交)、ROT(改建-运营-移交)等很多种模式,但无一例外,PPP所有的模式中都会有一个“O”运营在内,不同的项目运作方式适用于不同的PPP项目。

中国的PPP项目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为:“摸着石头过河”的1995年-2003年、“黑猫白猫”的2004年-2013年和“规范化发展”的2014年至今,如今由于推广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不仅需要资金的支持也需要项目的规划、国际经验的借鉴、政府多部门的配合,所以财政部成立了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工作领导小组,在金融司下设金融五处,专门负责PPP相关工作,推动目前PPP模式的一系列相关制度和规划发展。

PPP项目如何运作呢?

财政部将流程分为五大阶段:PPP项目识别阶段、PPP项目准备阶段、PPP项目采购阶段、PPP项目执行阶段、PPP项目移交阶段。

PPP模式和我们普通人有什么关系、什么好处呢?

其一,是加快改善民生的步伐,因为PPP模式的适用范围极其广泛,包括能源、旅游、体育、水利、交通、养老、教育、环保、农业、林业、科技、安居、医疗、卫生、文化、市民娱乐、特色小镇、市政、生态、污水处理等各个领域,几乎无所不在。如果这些项目都由政府来投入,不仅没有这么多的钱,也不可能组织如此庞大的建设力量。与社会资本合作之后,政府只要平均每年出五分之一、十分之一的钱,甚至不出钱,就可以做大量的民生事业。

其二,是转变政府职能,激发市场活力。十八大以后,政府提出了市场要在整个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我们国家比以前更开放,更市场化,政府可以通过特许经营权的方式让社会资本为人民服务。由于在项目确认、设计和可行性研究等前期工作中就参与了进来社会资本可以充分发挥在建设施工、技术、运营管理等方面优势提高效率。在面对现实中很多基础设施耗费重金建设后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情况下,社会资本也可以运用自己擅长的运营理念,真正的让基础设施“活”起来。

其三,化解债务风险,政府性负债主要都在于市政、基础设施、能源等方面,面对政府的负债越来越高,很容易引发金融风险。社会资本的介入可以有效化解风险,因为在PPP模式中,合作双方会及可能大的承担自己有优势方面的伴生风险,而让对方承担的风险尽可能小。

PPP模式的结构:


例如:中国首个县域经济PPP项目——阿尔山全域旅游项目,总投资为30亿,通过PPP模式由社会资本担任美丽乡村口岸建设和品牌运营及招商引资工作。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NewPPP小编欢迎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智慧城市快速推进PPP成重要建设模式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