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政府部门杠杆率稳定PPP成地方融资新宠


来自:中企政PPP中心     发表于:2017-09-29 12:35:17     浏览:297次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9月28日讯 2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中心“国衡论坛”召开,论坛现场发布了《中国去杠杆进程报告(2017年第二季度)》。报告显示:当前我国总杠杆率趋稳,杠杆率的内部结构有所改善,杠杆率风险下降。

报告称,政府总杠杆率从37.7%上升到37.8%,上升了0.1个百分点,保持基本稳定。其中:中央政府杠杆率从一季度末的15.7%上升到15.8%,上升了0.1个百分点;地方政府杠杆率依然维持在一季度末的22.0%;。

当前地方政府的预算外融资主要包括传统的融资平台、PPP、政府引导性基金以及特殊项目建设基金这几种方式。其中最主要的还是融资平台和PPP这两项,二者加总约占GDP的40%。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是地方政府融资的传统形式。《新预算法》为融资平台的债务规定了新老划断,新增债务不再获得政府认可。但市场对《新预算法》的接受需要一定的时间,在2015年开始施行后,平台利差仍有缓慢下降。但2017年以来,平台债的信用利差开始拉大,债务余额也不再增长。截止2季度末,平台债务约有6.5万亿。由于监管的加强,这部分债务未来的增长空间有限。

PPP取代传统的融资平台模式,成为地方政府融资的“新宠”。近两年来,PPP项目的资本规模迅速上升,从2016年初的8万亿增长至2017年2季度末16.4万亿。2017年上半年增加了1.8万亿元。在全部项目中,已经进入实施阶段的有3.5万亿元,将近五分之一,也具有较快增速。照此速度,PPP项目规模将很快超过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成为最重要的融资模式。从具体形式看,PPP的出资方包括政策性银行、政府基金、私人资本和国有企业等,但项目主体通常由政府控制,须提防地方政府继续提供隐性担保的可能。

PPP班第29期10月26-29日清华园开班        



王守清
       清华大学建设管理系教授/博导,清华大学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研究院副院长、清华大学PPP研究中心首席专家、清华大学恒隆房地产研究中心PPP研究室主任,兼全国项目管理领域工程硕士教育协作组组长、中国“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法”立法专家、国家发改委PPP专家暨专家委委员、财政部PPP专家、项目管理协会(PMI)全球项目管理学位认证中心中国副主席。
李  全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长城保险首席经济学家,长城财富资管投委会副主席(主持);中国财政学会绩效管理委员会执行秘书长、投融资委员会副秘书长,微金融五十人论坛执委,互联网金融三十人成员,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副院长。
谭家才
       谭家才律师,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上海政法学院客座教授、校外硕士生导师。自2001年执业至今,执业年限超过15年,主要业务领域为证券与公司融资、知识产权与技术、争议解决。曾受邀参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财金司举办的PPP融资政策专家研讨。经办某市海底隧道、污水处理以及餐厨垃圾处理等PPP项目,具有丰富的理论及实践经验。
杨荣南
       国家发改委PPP专家,高级工程师,现任世界500强骨干企业副总经济师兼投资公司总经理、多个PPP项目SPV董事、董监事,国内知名PPP实战专家,多地PPP中心评审专家,专长于创新设计桥梁、高速公路、市政道路、地下管廊、海绵城市等基础设施投资项目投融资模式,创新策划运作了多个国务院、交通部等部委示范PPP项目,项目出表率100%,设计策划的基础设施联合体表外融资模式、原则性谈判技巧被业界普遍认可和推广。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新newPPP平台所有,NewPPP小编欢迎分享本文,您的收藏是对我们的信任,newppp谢谢大家支持!

上一篇:【媒体看城投】城投公司涵江工业污水处理PPP项目建设纪实
下一篇: